跳至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財政預算案演辭(四)
***************
國際金融中心

66.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幾十年來緊貼着國家的需要和國際投資市場的脈搏,匯聚了大量資金、投資者、企業家和專業服務人才,服務和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市場體量持續增大。隨着「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擴大和優化,以及近年我們多項推動市場結構轉變的政策,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和功能進一步提升,發展上了新台階,服務範疇更豐富,產業鏈覆蓋更全面,金融機構羣聚的效應更顯著。

67. 「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深化及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高質量建設大灣區。

68. 我們要發揮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平衡好穩定安全,讓香港市場的潛能充分發揮,要走得快、走得遠、更要走得穩。國家的穩步發展是香港的最堅實倚靠;「雙循環」發展的格局中,國家持續改革、高質量雙向開放,人民幣持續國際化、經濟向綠色、零排放轉型等,都為我們帶來了新任務、新機遇。香港要積極打造更活潑多元的金融市場,從投資產品的種類、管控風險的工具、適切企業籌融資以至財資管理需要等。香港的金融市場也將必然有更好的發展,更深更廣更好地促進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通和互動,讓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和更具能量的國際金融中心。

證券及債券市場

證券市場

69. 證券市場在過去一年繼續蓬勃發展。去年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額達一千六百六十七億元,較二零二零年上升百分之二十九;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近三千三百億元,全球排名第四,繼續是環球主要的上市平台。

70. 港股交投及市值的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過去幾年我們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提升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包括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企業上市;容許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並便利合資格發行人在香港作第二上市。

71. 截至上月底,共有七十家公司循此新制度上市,融資金額逾五千七百多億元,佔同期總集資額近一半。新經濟企業目前已佔香港股市總市值超過百分之二十。其中,有四十八家為醫療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他們的融資額合共逾一千一百億元,令香港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帶動香港生物科技生態圈快速全面發展。

72. 持續優化運作、革新制度、創新發展,是為香港市場賦能、提速發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一月,在平衡了確保上市公司質素、投資者保障及市場發展等考慮下,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制度,容許經驗豐富而信譽良好的SPAC發起人物色新創企業作為併購目標,扶植富有潛力的新興企業通過非傳統首次發行的方式上市,為香港引入一個全新的上市路徑。

73. 此外,內地經濟持續發展,企業在國際市場融資需求龐大。然而在海外市場上市須面對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增大,已有不少中概股選擇回流。我們已為此做好準備,包括容許沒有不同投票權架構並屬非創新產業的大中華公司在港第二上市,並給予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更大靈活性。這些措施將有利進一步吸納優質中概股在港上市,豐富市場選擇,增加市場流動性,提升香港全球融資平台的競爭力。

74. 在市場發展方面,考慮到一些從事先進技術且具規模的科技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但卻未有盈利和業績支持,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和港交所正檢視主板的上市規則,研究在充分顧及相關風險的情況下修訂上市條件配合有關集資需求。

債券市場

75. 債券市場有利資金的中長期配置和管理,也有助構建更具深度和闊度的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香港債券市場是我們近年工作的重點目標之一。除了推動債券產品多元化發展外,我們亦致力朝更普惠的方向發展,讓市民能參與和受惠其中。

76. 我於去年成立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已檢視了香港債券市場的現況,並循三個方向提出建議,包括優化市場格局、市場基建及市場推廣。我們將逐步落實這些建議,包括在政府債券計劃下擴大發行綠色、人民幣和較長年期的港元債券,以促進本地人民幣和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及本地收益率曲線的形成;鞏固香港在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的優勢,鼓勵內地企業和機構參與香港的債券市場;以及加強向投資者及債券發行人等推廣香港作為債券中心的地位。同時,我們會進一步完善中央結算系統 (Central Moneymarkets Unit) 的功能,把它提升為亞洲主要的中央證券託管平台,並研究開發電子債券交易平台,促進二級交易及擴闊投資者基礎。此外,我們亦會研究優化發債章程規定,在妥善保障投資者的前提下,便利小投資者參與,分享債券市場發展的成果。

77. 我們致力推動零售債券的發展,讓市民受惠。我計劃在下年度發行不少於一百五十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即iBond)和不少於三百五十億元的銀色債券,為市民特別是長者提供回報穩定的投資選項。首批供市民認購的綠色零售債券上周公布了發售詳情,讓市民可直接投資具環境效益的綠色項目,共建香港的綠色環境、綠色生活,並取得與通脹掛鈎的穩定回報,我計劃在下年度繼續發行零售綠債,金額不少於一百億元。

離岸人民幣服務樞紐

78. 香港是規模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兼具先行優勢、地域和文化之利,在離岸人民幣的資金流、結算量、產品種類和風險管理工具等方面都發揮着推動和創新的功能,積極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79. 未來我們會探討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繼續推動離岸人民幣產品發展,包括在港發行更多元化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債券。

80. 由證監會、港交所及金管局成立的工作小組,已完成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詳細的實施建議。工作小組將展開籌備工作,並與內地監管當局和相關機構協商。政府將會提供配套,例如寬免有關市場莊家交易的股票買賣印花稅,以提高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流通量。我們亦正與內地監管當局探討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措施,例如逐步放寬額度,擴大可投資產品範圍,增加參與機構數目,完善銷售安排等。

深化與內地的互聯互通

81. 本港金融市場與內地的互通互動不斷加深和擴闊。「債券通」南向交易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在去年九月相繼推出。「滬港通」和「深港通」的範疇持續擴展,交易額大幅增長。兩地交易所在去年底已就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達成共識,ETF互聯互通可望盡快落實。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的「A股指數期貨合約」亦已在去年順利推出,我們會探索開拓更多風險管理產品。

家族辦公室業務

82. 我在去年預算案提出,就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來港營辦檢視相關稅務安排。經與資產管理業界了解並研究相關安排後,我們建議就單一家族辦公室所管理的合資格家族投資管理實體提供稅務寬免,並會盡快就詳細建議諮詢業界。目標是在今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出修例建議,預計相關安排將自二零二二至二三課稅年度起生效。相信建議會提升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吸引力,豐富香港的資金池,並為金融業界及其他專業界別創造更多商機。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83. 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前景廣闊,我們以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可以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的綠色項目,積極貢獻國家的「3060」碳達峯、碳中和,全力推動香港邁向二零五零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推動經濟向綠色轉型。

84. 我在二零一八年推出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以來,至今已成功發行超過七十億美元等值、以環球機構投資者為對象的綠色債券,達成了幾個重要的里程碑,包括發行長達三十年期的美元綠債和二十年期的歐元綠債,兩者都是亞洲地區政府的首次,亦為香港的債券市場蓬勃發展建立了重要的參考基準。而深圳市政府在香港成功發行人民幣綠債,為大灣區利用香港市場進行綠色融資提供了牽頭和示範作用,並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和綠色金融中心的功能。今年,我們會繼續發行總值約四十五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

85. 去年推出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廣受業界歡迎,至今已批出超過五十宗申請,涵蓋各類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其中不少是資助與綠色和可持續貸款相關的外部評審費用。為支持企業進行綠色融資,我們會把計劃下申請外部評審費用資助的最低貸款額門檻由二億元降至一億元。

基建融資證券化

86. 為鞏固香港作為基建融資中心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首選海外融資平台的重要角色,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將於年內研究落實基建融資證券化先導計劃。根據計劃,按揭證券公司預期將於下年度在機構市場發行總值達四億五千萬美元的基建融資證券化產品,供投資者選擇。一方面讓本地基建融資市場更蓬勃多元,同時把市場的資金引進高質素基建項目。

金融科技

87. 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於去年十月簽署諒解備忘錄,同意通過「聯網」方式,構建「一站式」平台讓內地及香港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就其跨境金融科技項目於兩地進行同步測試。現時,超過十間本地銀行已有意使用該平台。金管局正與人民銀行落實平台的操作細節。

88. 「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於去年首次推出,業界反應熱烈。我將撥款一千萬元於今年推出新一輪資助計劃,鼓勵金融業就更多金融服務及產品進行概念驗證測試,推動業界持續創新。另外,我們亦建議於新一輪資助計劃下資助科研機構,為香港金融科技業界面對的一些發展瓶頸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商業數據通」

89. 去年預算案宣布「商業數據通」計劃,目標推出時間為今年年底。計劃進展良好,多間銀行在項目研究及試行時,已運用多種商業數據,成功向中小企客戶批出總額逾九億港元的貸款。金管局會研究引入更多商業數據源,以擴充商業數據通的功能,並豐富以數據為本金融服務的生態圈。同時,政府亦會研究讓金融機構在企業授權的情況下能夠從不同政府部門以電腦可讀格式取得其在政府部門的數據,並會優先處理有助中小企申請金融服務的數據。

「大灣區投資基金」

90. 我剛才提到把「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一百億元,當中五十億元會用作「策略性創科基金」。至於另外五十億元,則用作成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在國家支持下,大灣區將會是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發展前景亮麗。隨着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繫越趨緊密,通過投資助力區內不同優勢行業的發展,除了為區內發展增添動能外,亦為香港帶來經濟和社會收益。

(待續)
 
2022年2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