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向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九)
********************************
(八)持續改善民生

福利及醫療開支增長

130. 本屆政府對建立關愛社會,照顧弱勢社羣的承擔,可見於資源的投入。用於社會福利和醫療的政府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分別653億元和626億元,上升至2020-21年度的939億元和871億元,年均增幅為12.9%及11.6%。除了經常開支,我們亦為增加設施提供非經常撥款,包括額外3,000億元用作公營醫療和醫療教學設施和200億元購置私人處所作福利服務用途。

落實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措施

131. 我在今年1月提出了多項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措施,雖然新冠疫情令本港經濟和公共財政出現劇變,政府仍會審慎推進相關項目,其中與基層家庭住屋相關的「租管」研究和津貼計劃已經展開,而增加法定假日日數使其與公眾假期日數看齊,亦已正式進入勞工顧問委員會商討階段。我殷切希望能為這個爭議多年的勞工福利事項劃上勞資雙方可接受的句號,並爭取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把賦權法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至於近日備受關注的2元乘車優惠計劃,政府已大致完成內部評估,在能有效打擊和防止濫用的前提下,我們會把所需撥款納入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希望在該年度內逐步落實。

公營房屋額外總樓面面積作福利用途

132. 除了購置私人處所作福利服務用途外,我認為確定在未來公營房屋項目中設立社福設施,是務實可行的方法。我會邀請房委會及房協聯同發展局研究為這些房屋項目增加地積比率以供應約5%總樓面面積作社福設施用途。當然,由於房屋供應緊絀,這個建議不應影響項目原本的建屋量。

加強應對失業情況

勞工情況

133. 受到全球及本港疫情的影響,香港勞工市場面對巨大壓力。要助勞工走出困境,政府須竭力恢復經濟、開創就業機會、增加培訓及再培訓機會、加強人力配對的工作和優化社會福利制度的安全網。

創造就業

134. 我們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的「創職位」措施,為不同學歷及技能人士提供合共30 000個有時限的就業機會。現時已在公私營機構創造約29 000個職位,其中超過10 000個已入職。我留意到一些前景較好的行業計劃特別受歡迎,例如由金融發展局獲撥款1億8千萬元推行的「金融服務業創職位計劃」(FIRST),合共1 500個由政府補貼僱主每月10,000元的就業名額,在計劃推出三個星期內已接近全數獲合資格的金融業務公司成功申請。

135. 有見及此,政府會創造更多行業為本的就業機會,給有志投身該行業的人,特別是近年畢業的青年人。計劃的行業包括: 

• 綠色行業:在未來數年投資一系列環保項目,估計可創造4 000個涉及科研、建築和工程、回收及運輸的就業機會; 

• 建造行業:除了已規劃的大型工程,我已要求各工務部門全速開展各類政府建築物及設施的翻新、維修和保養,加快公眾街市的翻新和小型改善工程,而房委會亦會增撥資源,改善公共屋邨的環境及公用設施;
 
• 創科行業:香港發展創科,需要更多科技人才,但短期而言,更多入行的職位都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大型科技公司。政府會提供工資補貼,由香港科技公司招聘員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汲取經驗; 

• 物管行業:政府正與大型物管公司合作,資助他們聘用更多有意在物管業發展的青年人,並藉此提升行業的專業化和吸引力; 

• 創意行業:政府會善用各個支持電影、設計、文化藝術、藝術科技發展的基金,並考慮同樣提供工資補貼,讓更多有志從事創意產業的人士入行;及

• 法律專業: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樞紐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加上剛在大灣區落實的律師專業服務開放措施,香港需要培育更多法律專才。

「特別‧愛增值」再培訓計劃

136. 政府與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商討後,會進一步加強支援受經濟不景影響的僱員。在今年年底第二期「特別‧愛增值」計劃完成後,再培訓局將緊接於明年1月推出第三期的「特別‧愛增值」計劃,為期半年至2021年年中。新一期計劃會較第二期計劃下提供的10 000個學員名額增加一倍,讓20 000名學員接受再培訓,並在培訓期間獲得津貼。計劃對學員不設學歷限制及鼓勵他們參加跨行業的培訓,協助他們早日重投就業市場。

配對人力資源

137. 雖然失業率持續高企,但部分行業仍面對人手短缺,因此勞工處會加強做好僱主和待業人士之間的配對工作,強化與有招聘需要的僱主聯繫,並舉辦更多專題式招聘會,以協助求職人士就業。同時,我們會鼓勵長期面對人手不足的行業僱主,包括護理業,參與再培訓局的「先聘用、後培訓」計劃。鑑於安老院舍前線護理員人手緊張,我們會研究調整計劃中培訓及工時的安排,以吸引人員入職。我們亦會安排僱主同時參與勞工處的「中高齡就業計劃」,申領在職培訓津貼。

優化社會福利安全網

138. 政府的綜援計劃一直有效地發揮其安全網功能。隨着本港失業率由2019年年底開始上升,失業綜援個案亦開始增加,過去12個月(至今年10月底),失業綜援個案總數增加了接近55%。由此可見,在疫情和經濟下行時,失業人士視綜援計劃為安全網。為協助更多失業人士及其家庭,政府今年6月1日在綜援計劃下設立為期一年的「援助失業人士特別計劃」,把適用於身體健全申請人╱受助人的資產上限暫時上調一倍。為進一步支援失業人士,我們將推行一項新安排,在綜援系統完成必須的調整後,身體健全的綜援申請人╱受助人的所有保險計劃現金價值將會獲豁免計算為資產,為期一年,以協助更多失業人士渡過經濟難關。

紓緩交通費負擔

139. 為紓緩市民在疫情期間的交通費負擔,政府早前推出一項臨時特別措施,於今年7月至12月期間暫時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由400元放寬至200元。我決定延長有關措施六個月。換言之,在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政府將繼續為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200元的市民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月補貼上限為400元,預計每月可惠及約380萬名市民。此外,港鐵公司與政府磋商後,決定將原定於今年年底結束的車費八折優惠延長三個月至2021年3月。

將「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恆常化

140. 為支援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個人及家庭,社會福利署(社署)由2009年2月起推行「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計劃有助補足其他扶貧措施及協助弱勢社羣應對財政困難。政府會在現有服務合約完成後,即從2021年8月開始,預留4億1千5百萬元的經常開支,將計劃恆常化。

支援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

141. 為加強對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的支援,我們除繼續按《殘疾人及康復計劃方案》推展各項康復計劃外,為進一步紓緩照顧者的壓力,我們將會在來年推行多項額外措施,包括透過「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計劃」增設暫顧服務宿位;在有剩餘宿額的特殊學校附設宿舍部提供暫託宿位服務;以及在足夠空間的情況下,安排有需要到日間配對展能中心接受服務的舍友留在其嚴重弱智人士宿舍接受服務。此外,勞工及福利局正進行一項深入研究,為擬定全面的照顧者政策和相關先導計劃提供實證為本的基礎。

醫療衞生

地區康健中心

142. 本屆政府重視基層醫療健康發展,首間位於葵青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已於去年9月投入服務,而另外兩區和九區已分別批出營辦合約或落實選址。食物及衞生局會研究就康健中心設立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為初次確診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康健中心會員提供受資助的醫務諮詢服務,以進一步加強慢性疾病治理的措施,及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優化「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

143. 「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惠及超過50萬名65歲或以上的低收入長者。我們計劃擴大資助範圍,讓有需要和符合資格的長者獲得更適切的牙科護理服務,包括: 

(1)增加可獲資助的診療分項,包括移除牙橋或牙冠和根管治療(杜牙根)服務;及

(2)為已享用計劃服務最少五年並年滿75歲的長者提供第二次免費鑲配活動假牙及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精神健康

144. 去年的社會事件,加上自今年年初起持續的新冠疫情,為部分市民的精神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和影響,政府決定由「禁毒基金」提供3億元額外資源,加強於社區支援有需要的市民,並提高大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藥物資助及對不常見疾病患者的支援

145. 政府和醫院管理局於2019年年初推出措施優化「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機制,以減輕病人家庭的藥費負擔。在檢視措施成效後,我們會進一步完善機制。現時,「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分別涵蓋48及34種藥物。我們會繼續按既定機制增加兩個基金下涵蓋的藥物及放寬現有藥物的臨床準則,以加強支援癌症病人及不常見疾病患者的需要。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

146. 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會,在過去兩年共推出約30項支援少數族裔人士在教育、就業、社會福利、醫療健康及社會共融的措施。其中經修訂的《種族歧視條例》,加強對少數族裔的保障,亦已於今年6月生效。此外,社署已成立外展隊主動接觸有福利服務需要的少數族裔。

147. 香港天文台將於2021年第二季開始在天文台網站以八種少數族裔語言提供基本天氣資訊,讓少數族裔人士能實時獲得以他們語言表述的最新天氣報告、警告和預報、熱帶氣旋路徑等資訊。我會繼續鼓勵更多部門檢視其日常為市民提供的服務,積極考慮滿足少數族裔人士的需要。

(待續)
 
2020年11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0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