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向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四)
*********************************
第四章 產業發展和革新

55.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政府會結合市場力量,透過靈活批地、稅務優惠、資金補助和人才培育等優化措施推動產業發展。

56. 服務業在香港經濟中佔有重要比重,但市場格局和科技正急劇轉變。政府致力促進產業結構轉型,一方面會鞏固金融、法律等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包括先進製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與數據科學等,以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增加人員收入,提升經濟效益。

一、制訂優惠政策包 促進招商

57. 財政司司長會帶領相關政策局、部門及公營機構,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涵蓋批地、地價、資助或稅務減免優惠等,吸引高增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落戶香港,推動高質量發展。

58.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及投資推廣署可靈活運用政策包,與企業洽談落戶細節,並向財政司司長匯報,由其拍板落實。同時,政府會研究建立更靈活的機制,包括容許行政長官及財政司司長制訂符合國際規則的稅務優惠措施。

二、引進與發展產業

59. 政府重視以科創帶動高增值的生產製造,促進新型工業化。隨着新型工業產值持續增長,政府會加快培養本地和引進境外新興產業,帶動經濟多元發展。

引進飛機回收企業及人才培訓

60. 政府會引入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落戶香港,並與該公司達成落戶意向,在香港設立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務,帶動貿易、保險、融資、租賃等產業發展,創造上下游產業的新職位,並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作,為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培訓,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61. 香港生命健康科研發展蓬勃,具備成熟的「政產學研投」系統,配合國家自主研發創新藥的崛起,並透過專利授權開拓國際市場,為香港帶來極大經濟和戰略機遇。

吸引更多國際和內地頂尖藥企落戶香港

62. 我們會吸引更多藥企落戶香港,進行罕見病藥、高端腫瘤藥及先進療法製品等臨床試驗和治療。積極提升患者招募及試驗啟動效率;並透過河套的「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讓藥企在港深同步開展試驗。同時籌備成立「國際臨床試驗學院」,培育大灣區臨床試驗人才,以及舉辦國際高峰會議和論壇等。

63. 政府會於2026年內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並提交規管醫療器械的立法建議,務求盡快成為國際認可的藥械權威監管機構。我們會加快「1+」新藥審批機制,試行優先審批經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建議能應對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創新藥,助力藥企更快將創新藥推向市場。我們也會推動大灣區內臨床數據標準化,構建真實世界數據平台,助力藥企更快將創新藥物推向內地和國際市場。

64. 醫管局將成立「引進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辦公室」,透過大數據資料確定本地病人對創新藥物治療的需要及效益,將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創新藥械主動引入香港。

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65. 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香港致力於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新能源產業將發揮關鍵作用。我們將加速綠色技術落地,創造優質就業,構建具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產業鏈:

(i) 建設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產業鏈。歐美和亞洲主要機場和航空公司已逐漸提升使用SAF的用量比例目標,政府會與內地政府協商,帶領一間全球主要SAF供應商的本地企業在大灣區發展,涵蓋上游原料收集、廠房開設和規模化生產等,配合2030年香港國際機場出發航班須使用指定SAF比例的目標,同時建設SAF混合設施,以提升香港SAF產業競爭力和航空公司議價能力。

(ii) 政府已於去年公布的《香港氫能發展策略》作出頂層規劃,28個氫能源試驗項目已在進行或準備中,涵蓋氫能巴士、氫能洗街車和位於新界的公眾加氫站等。我們將制訂氫能標準認證,在港島及九龍設立公眾加氫設施,推動更多試驗項目落地,並與廣東省共同建設氫能灣區走廊。

(iii) 政府正推動全港首間大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環保園啟用。本地退役電池將轉化為再生黑粉供應內地和周邊地區,促進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發展。

推動AI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

66. AI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香港具備科研、資金、數據、人才的優勢,並有豐富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政府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在重視防範安全風險的意識下,推進AI+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

推進AI科研和人才優勢

67. 政府已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國際和內地AI人才,包括成立「AIR@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匯聚過千名專才,以及雲集近千家AI企業,提升本港AI的研發實力,為開發不同AI應用奠定基礎。

68.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將會短期內接受申請,支持本地資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國際科研頂尖人物來港,帶領前沿科技基礎研究。

69. 我們同時已預留十億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強化AI資金優勢

70. 香港具備成熟融資渠道,涵蓋天使投資、創投、私募基金、耐心資本及首次公開招股(IPO),能有效連接全球資本與優質項目。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作為政府全資擁有的「耐心資本」機構,已投資包括AI大語言模型、雲計算及AI藥物研發在內的多家AI企業,未來將會繼續投資AI產業。

強化AI數據優勢

71. 香港會加大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推動早日實現內地數據在合規安全保障下可跨境流動到河套香港園區用於科研,助力AI應用測試與創新。

72. 繼數碼港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政府推出「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後,我們今年內會推出北區沙嶺約10公頃數據園區發展用地作市場招標,提供先進算力設施,推動數據及AI相關產業發展。

拓展AI應用

73. AI發展須以安全為舵,以應用為帆。政府十分重視AI應用的治理和風險防範。政府及公營機構的資訊系統均需接受反覆測試、審核和持續監察以確保安全。

74. 同時,廣泛應用AI能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在「AI效能提升組」的督導下,政府會推動AI公務應用,數字政策辦公室會就數據分析、客戶服務及文書工作等推出不同AI程式,在確保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推動部門廣泛應用。

75. 政府部門亦會自行開發專門的AI方案,如語音非緊急報案、加快運輸牌照審批等;提升交通管理,根據實時數據疏導交通;提供便民體驗,為「智方便」及「數碼企業身份」用戶提供「AI助手」,解答查詢及提供個人化服務,並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推薦合適的資助計劃和公共服務支援;支援照顧者,透過AI聊天機械人便捷獲取資訊;提升治療成效,引進數字病理技術及AI的應用,以提高病理學組織及細胞分析的準確度,以及推展生成式AI於臨床流程應用,提升病人護理效率以及醫院管理和服務水平等。

76. 政府亦會推動AI商務應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與數碼港推出的第二期AI沙盒計劃將推廣至更多金融機構。金管局亦正建立AI模型評估方法,強化金融系統安全測試。發展局將資助私營工程應用AI。律政司亦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待續)
 
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5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