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立法會答問大會談話全文(一)(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為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十月十六日)下午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的談話全文:

行政長官:主席、各位議員,今日是新一屆立法會第一次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我祝賀各位當選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並希望行政立法之間能夠衷誠合作,為市民幹實事。

  今年施政報告的標題係《迎接新挑戰》。最近大家都知道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破壞力。在構思施政報告時,起初是以通脹高企、利民紓困為主調,但近月來美國發生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美國國際保險集團嚴重財困等事件,觸發了金融海嘯,並迅速波及歐洲整個金融體系,引起全球金融危機。

  這次危機的破壞力,無論在深度和廣度,與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復原或要更長時間。因此,今年施政報告要應對這百年一遇的全球危機對香港的影響。由於金融海嘯仍在發展之中,現時難以準確預測對經濟帶來的破壞程度。我自己一度擔心,如對經濟前景看得太灰暗,香港經濟或會因內部消費萎縮,而加快衰退來臨。但另一方面,政府有責任將實際情況向市民清楚交待,令市民有所準備。

  現實情況是,最壞的時刻我感覺上還未度過。金融海嘯首先衝擊全球金融業,然後是企業信貸、工業,再下去是內地出口減少,而香港的物流、旅遊、及其它行業,尤其是中小企也會大受影響。

  但在危機中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處境,一定不要自亂陣腳。

  今次全球金融風暴中,香港無出現類似歐洲、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或要政府注資拯救的情況,原因是我們自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不斷完善香港的金融監管制度,所以今天我們見到香港頂得住風浪,比其它金融中心穩定。

  當其他金融中心受到衝擊之際,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制度,為下一次向上提升做好準備。這樣,香港就能夠脫穎而出,轉危為機。

  對於經濟衰退的陰影,我們要有心理準備,但市民不應該亦不必要過分悲觀。去年我提出的十大基建項目,大部分進展良好,未來兩年陸續動工。以基建帶動經濟是我競選時已定下的發展方向,不會因外圍變動而改變。在困難時期,以大型基建推動經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與內地融合也是既定的發展策略。過去一年,粵港合作有長足進展,今後在服務業合作上更會加大力度。同時,我們會繼續行之有效的勾地表制度,由市場需求來決定土地供應,保證不影響香港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總的來說,香港的情況是穩定的。

  雖然目前無人能準確評估金融海嘯對全球及香港經濟的負面影響,但我們要採取主動。為此,我會親自主持特別委員會-名為「經濟機遇委員會」,評估金融海嘯對香港經濟及主要產業的影響,提出具體方法應對挑戰,同時捕捉新機遇,加強香港的競爭力。政府會與立法會溝通,有具體新政策建議時,必定會徵詢立法會的意見。

  在民生方面,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點,是解決長遠棘手問題,而不是短期紓解民困。今年在財政預算案及七月宣布的紓解民困措施,已經落實到基層家庭,相信可以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訂立跨行業最低工資,並成立委員會去研究最低工資水平,顯示了政府的決心。我認為,在勞工免受剝削,以及避免低薪職位流失,兩者之間要取得平衡。

  另一個大家關心的課題是老人金。我認同老人金一千元是合理水平,但我們也要考慮福利政策的可持續性。新措施不能影響香港簡單低稅制或造成長遠沉重的公共財政負擔,因為人口老化加劇,廿五年後,每四個香港人就有一位老人家。所以,在增加老人金的同時,要引進合適的入息及資產審查制度。我知道有人會批評,但這是負責任政府必然要解釋和提出的做法。

  各位議員,香港正面臨巨大挑戰,現時最重要的是「信心」,包括對制度的信心、對政府的信心,最重要是香港人對自己的信心。自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十年來我們一點一滴重建信心,若這時間我們自亂陣腳,在轉瞬間就可以將信心摧牷C我承諾會同立法會議員衷誠合作,大家攜手轉危為機,克服目前的挑戰。

(待續)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5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