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 胸肺科 - 香港的結核病和抗癆服務歷史
 
主頁 > 有關結核病的資料 > 香港的結核病和抗癆服務歷史

香港的結核病和抗癆服務歷史

1849

咳血、癆病(phthisis)、淋巴結核(Scrofula)個案紀錄各一

1900

845人死於結核病,即每10萬人口中有200人死於此病

1939

  • 日軍佔領香港前的統計數字顯示,4,443人患此病致死,即每10萬人口中有250人死於此症

  • 結核病成為需要呈報的疾病

1939 - 1945

因社會動盪、營養不良和嚴重人口擠迫,結核病在戰時奪去很多性命

戰後

結核病的死亡率居首位,加上大批內地難民湧來香港,令結核病控制更感困難

1940-1950

抗癆藥物有重大發展,加上政府與香港防癆會協力擬定一套完善計劃,共同對抗癆病問題

1949

香港防癆會在海軍醫院舊址興建律敦治療養院,為結核病人提供治療。

1951

使用鏈黴素(Streptomycin)治療結核病

1952

為初生嬰兒和學童接種卡介苗(BCG)

1950-60's

已察覺到有四分三的病人不能完成整個療程,考慮引入全監督治療的概念。

1962

抗結核藥物治療包括每天服用鏈黴素(Streptomycin)(針藥),對胺基水楊酸(PAS)及異烟肼 (Isoniazid),及其後每月給患者供應PASINAH(包含有對胺基水楊酸及異烟肼 )藥丸。治療期為一年半至兩年。

1964

新結核病個案有12,557宗,死亡人數為1,441人。

1967

正式與英國醫學研究會(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連繫,進行學術研究。

1970

推行全監督治療結核病的新個案降至10,077宗,1,436死亡。自此,此病漸受控制,個案數字亦徐徐下跌。

1979

推出短期(六個月)治療,所用的藥物包括異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吡嗪酰胺(Pyrazinamide)、乙胺丁醇(Ethambutol)、和鏈黴素(Streptomycin)。

1995

結核病的新個案是6,212宗。

1996-2000

結核病患者數字有上升跡象,每年新結核病個案約七千多宗。

2001

結核病呈報率下降至每十萬人有108宗。

2002

結核病呈報率下降至每十萬人有97.3宗 (首次低於100)。

2004

對某些極難治療的耐多藥結核病個案,在治療初期加用藥物「利奈唑胺」(linezolid)於治療方案內,以增強治療成效。

2006

廣泛耐藥性結核病在耐多藥結核病中被定義為較重要的類別。

2008

香港〈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生效,成為新的法例,以加強對傳染病包括結核病的控制。

2009

優化藥物「利奈唑胺」(linezolid)的劑量,以便可用於更長的治療期,以促進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成功率。

2011

結核病呈報數字首次低於每十萬人中有70宗個案的比率。

2014

引入新的抗結核藥物「德拉馬尼」(delamanid),以加強對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

2016

結核病呈報數字首次低於每十萬人中有60宗個案的比率。

2017

引入新的抗結核藥物「貝達喹啉」(Bedaquiline),以加強對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