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財政預算案演辭(四)
****************
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

73. 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助激發經濟持續創新和增長,並保護自然生態,為市民帶來美好生活。而綠色未來及數字化是當中兩條主線。

74. 我們要更好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開拓新機遇、帶來新增量。

邁向綠色未來 

75.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全球各經濟體也朝着碳中和的目標前進,整個綠色轉型的過程正帶來龐大的商機和融資需要,並形成豐富的產業群。可持續燃料、節能減排和碳吸存技術等相關產品正推陳出新。

綠色金融

76.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正朝着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方向邁進。

77. 政府本周正舉辦「香港綠色周」,涵蓋科技、金融等不同範疇的活動,匯聚亞太地區的行業領袖,深入探討綠色發展和氣候融資等議題。金管局亦會於今年秋季,與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共同在香港舉辦氣候金融會議,探討中東和亞洲地區在促進轉型金融方面的機遇和挑戰。

延續「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

78. 政府至今已成功透過「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在香港發行合共超過三百四十筆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總額達一千億美元,豐富了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生態。資助計劃將於今年年中屆滿,我們建議延長該計劃三年至二零二七年,並擴大資助範圍至轉型債券及貸款,以進一步鼓勵區內相關行業利用香港的轉型融資平台逐步減碳。

制訂可持續披露準則

79. 要推動可持續融資,準確的信息披露至關重要,這也是國際組織和政府機構未來數年的重點工作。香港要深化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企業必須在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方面銜接國際標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證監會將制訂路線圖及願景宣言,協助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可持續匯報和分析相關數據,以說明我們對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願景。

綠色科技

80. 在綠色科技方面,本港同樣具有優勢。目前匯聚了超過二百家綠色科技公司,部分公司的技術具備國際競爭力,並且已成功開拓海內外市場。加上大灣區兄弟城市有強大的科研、先進製造和商業化的能力,亦具備市場規模,大灣區將成為亞洲領先的綠色科技樞紐。

81. 政府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為香港減碳和加強保護環境的科研項目提供資助,並鼓勵後續實際應用。至今向基金注資四億元,已批出三十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企業的項目,涉及總金額約一億三千萬元。

82. 我們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為具有潛力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促進他們的商業化發展,從而推動開發新的綠色金融科技。

綠色航運

83. 航運業綠色轉型市場潛力龐大,海事處計劃為在國際海事組織制訂的國際減碳標準中獲得高評級的香港註冊船舶,提供優惠措施,涉及撥款約六千五百萬元。此外,運輸及物流局正聯同環境及生態局及其他相關部門,就為本地船舶及遠洋船提供綠色甲醇加注開展可行性研究,預計將於今年內公布行動綱領,把香港打造成航運綠色能源加注中心。

綠色航空

84. 我們正致力將香港國際機場打造為「綠色機場」。機管局正與相關政府部門一起研究簡化運送及儲存可持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簡稱SAF)的審批程序,以便利更多航空公司在香港使用。此外,機管局最近已展開顧問研究,以了解全球的SAF發展趨勢,並從政策措施和基礎設施等層面提出建議。預計顧問研究今年第三季完成。

綠色城市

推出「太陽能發電(photovoltaic)建築先導計劃」

85. 政府一直帶頭在不同建築物和設施應用可再生能源。我們將在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推出先導計劃,探討在政府建築物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我們亦會繼續支持公私營機構進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助力香港邁向碳中和。

新能源車輛

86. 政府正積極推展不同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試驗,包括新能源巴士,以及通過新能源運輸基金推動業界試驗不同種類的新能源商用運輸工具,包括電動貨車及電動旅遊巴士等。

87. 政府鼓勵更廣泛使用電動車,今年三月底屆滿的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安排將獲延長兩年,但考慮到電動車價格下調和車款選擇增加等因素,有關寬減額將下調百分之四十。當中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下的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會調整至十七萬二千五百元,而一般電動私家車的寬免額上限則會調整至五萬八千五百元。同時,根據「能者多付」的原則,稅前車價超過五十萬元的電動車將不獲寬免。至於其他種類的電動車,包括電動商用車、電動電單車和電動機動三輪車,其首次登記稅將於未來兩年繼續獲全數豁免。環境及生態局稍後會公布有關詳情。

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88. 環境及生態局於去年十二月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農業方面,我們預期於今年內促成於農業園二期部分土地(佔地約十一公頃)設立現代化科技農業園,以公私營協作模式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我們會在今年內於馬鞍山展開現代化都市農業試驗項目。漁業方面,四個新魚類養殖區會由今年起分階段投入運作,相關面積達五百九十公頃,預期可大幅增加本地海魚養殖的產量。

數字經濟

89. 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據作為新型的關鍵生產要素,能夠結合不同產業領域,賦能企業提升效率和競爭力,創造新的商機。

90. 由我主持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過去兩年針對如何推進數字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委員會的報告涵蓋多個範疇的建議,包括推進數字政策、加強數字基礎建設、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和使用、加速企業數字轉型的步伐和培育人才。當中部分建議已落實執行,包括正在籌備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

構建數據交易生態

91. 隨着全球數字化加速轉型,高效的數據生態圏已經成為不少企業選擇落戶香港的考慮因素之一。當中,建立機制利便數據交易尤其重要。香港憑藉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以及國際化的特點,從數據的供需到應用場景,都具備優厚的基礎和豐富的條件發展國際數據交易。

92. 我們已委託專家組,就如何為香港構建良好的數據交易生態進行深入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在數據交易中作為超級連接人的角色,以及推動國際數據貿易規則制定等,讓我們發揮好數據要素的潛力,讓其發展成為具強大增長動力的新產業,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數字金融

93. 數字技術實現了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通過結合場景、數據和技術創新,數字金融補足傳統金融服務短板,降低服務門檻,提升了整體金融的普惠性。

94. 金管局去年十月完成「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一階段試驗,研究多個範疇的本地零售用例,例如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等。第二階段試驗即將啓動,進一步研究新用例。另一重點計劃「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亦取得進展,第一階段服務預計可在今年推出,將成為全球其中一個率先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結算的項目。

95. 此外,「數字人民幣」會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市民將可便捷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並通過「轉數快」進行增值,進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用戶體驗。

推動數據跨境流動

96. 創科局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於去年十二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的先行先試安排。首階段邀請銀行業、徵信業及醫療業參與,業界反應非常正面。我們會參考首階段試行的實施效果,逐步擴展便利措施,讓兩地的各行業可利用流動性更高的跨境數據,提供更多便利市民和企業的跨境服務。

「跨境通辦」

97. 為進一步便利身處香港及大灣區居民和企業使用粵港兩地政務服務,我們於去年十一月與廣東省推出「跨境通辦」專題網站,並將「智方便」與「廣東省統一身分認證平台」對接。我們已在廣州市、深圳前海及福田增設「智方便」登記服務櫃位,並於廣州市推出首部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方便身處大灣區城市的香港居民和企業使用「跨境通辦」服務和辦理「智方便」登記。

第三代互聯網(Web3.0)

98. 我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加速推動Web3.0生態圈的發展,過去一年有良好的進展。

99. 數碼港目前有超過二百二十家從事相關技術的企業,包括三家獨角獸。數碼港去年舉辦了多個推廣及教育活動,吸引超過二萬九千人次參加,亦推出資助計劃,鼓勵企業進行概念驗證,加快相關技術的市場應用。

100. 繼去年二月成功發行首批代幣化綠色債券,我們於今年二月初以港元、人民幣、美元及歐元發行第二批總額達六十億元的代幣化綠債。這是全球首次發行多幣種代幣化債券,獲環球機構投資者踴躍認購,包括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私人銀行及非金融機構企業。除了多項技術創新,這次發行亦在擴大投資者參與及精簡發行程序等範疇取得突破。

101. 我們緊貼最新國際趨勢及市場發展,去年底就訂立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立法建議,諮詢公眾意見,目標是建立一套既保障金融穩定,又不會窒礙創新的監管制度。金管局亦將會在短期內推出「沙盒」,讓有意發行穩定幣的機構在可控範圍內測試穩定幣的發行流程、業務模式、投資者保障和風險管理制度,以及就日後的監管要求進行溝通。

102. 網絡安全及投資者和消費者保障對Web3.0發展至為重要。本着「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證監會去年六月起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發牌制度,讓投資者在持牌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既符合有關國際標準並對投資者提供保障,讓香港領先於不少主要司法管轄區。為加強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保障,我們正就監管虛擬資產的場外交易服務展開諮詢。我們會持續透過適時發放資訊、全面公眾教育、加強執法等多管齊下的方式,促進本港虛擬市場穩健和負責任的發展。

推出企業版「智方便」

103. 政府將建立「數碼企業身分」平台,即企業版「智方便」,讓企業在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或進行網上交易時可以安全、便捷地認證企業身分及核對企業簽署,免卻繁瑣流程,減省時間及人為錯誤。有關預算約三億元,目標是於二零二六年年底起逐步推出。

推動數碼共融

104. 我們亦致力減少數碼隔膜,推動包括長者等不同社群更廣泛應用資訊科技。政府會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一億元,在未來三年為全港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讓他們更容易融入數碼時代,得到數碼科技帶來的好處。首批項目預計最快於今年第四季開展,惠及至少五萬名長者。

(待續)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5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