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制訂全面人口政策」動議辯論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五月三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制訂全面人口政策」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全文:

代主席女士:

引言

  首先,我要再次感謝梁毓偉議員提出這議案,以及四位提出修正案的議員,即楊永杰議員、梁子穎議員、陸瀚民議員和容海恩議員。剛剛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已表示,今日一共有40位議員發言;其實應該是48個,有八個想提出意見,我也希望聽到,雖然在這議會暫未有機會發言,但若你願意告訴我,我也很想聽,所以總共是48位議員的意見。剛剛麥美娟局長已回應關於家庭友善、生育及青年等工作,我則想針對各位議員提出的不同課題作回應。

高層次統籌和跨部門協作方式制訂全面人口政策

  在今日的辯論中,有相當多議員提出,政府應以高層次統籌和跨部門協作方式制訂全面人口政策。這種運作模式其實已體現在二○一八年四月開始成立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這委員會的主席是政務司司長,帶領我們針對人力資源規劃相關的事宜作出商議,當中亦牽涉人口政策。規劃委員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發揮功能,配合政府施政,探討了很多項與人力及人才相關的議題,涵蓋包括勞工、培訓、技能提升、教育政策、推廣職業教育、輸入人才、應對個別行業人手短缺的策略、推動重點產業發展的人力策略等。這些議題與今日大家的討論其實相呼應,也與人口政策息息相關。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與人口政策有關的議題在這委員會作出討論。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剛才很多議員提到「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我想藉此機會多談兩句。截至今年四月底,「高才通計劃」運作了約四個月,已接獲約27 000宗申請,批出超過17 000宗。我留意到剛剛譬如黃錦輝議員提到,「高才通計劃」除申請人外,受養人同樣重要;我翻查資料,約有近13 000名受養人獲批,即除超過17 000宗申請批出外,受養人即配偶或一般而言是18歲以下受養子女,這類別有近13 000人。所以大家見到,除通過「高才通計劃」吸引申請人本身外,其配偶及受養人也會為香港人口增添動力。除此之外,正如數位議員提到,「高才通計劃」的申請人偏向年輕,事實也如是。經過四個多月的觀察,約一半為30歲或以下,50歲以下佔絕大多數,約為96%,這對我們面對人口挑戰有一定幫助。

  另外,鄧飛議員提到吸引東南亞的華僑,其實「高才通計劃」也是一種渠道。除「高才通計劃」外,有意來港的東南亞華僑亦可利用其他輸入人才計劃來港發展。事實上,我在今年一月訪問菲律賓和新加坡時,接觸了不少當地華人,他們來港發展的意欲非常大,所以我覺得鄧飛議員談的也是一個方向。另外,鄧飛議員提到雖然「高才通計劃」如以來源地分析,很多是內地人,但實在很多是海外就讀的內地人,來自很優秀的學府。我本月初訪問北京期間,與在京就讀的內地和香港學生溝通,當中好幾位已獲批通過「高才通計劃」來港。你會見到他們的履歷很好,很多都是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畢業生,再加上在美國長春藤(Ivy League)畢業,即既是清華畢業,又是哈佛大學畢業,這會吸引年輕、有活力的人士幫助我們。

挽留本地人才

  正如容海恩議員所言,固然我們要「搶人才」,但對內更重要的是留住、挽留自己的人才。我們永遠記着,「搶人才」只是其中一項工作,一定不是我們的本;我們的根和本是挽留和培育好香港自己的人才。但當本地人才數目不足時,我們需要向外「搶人才」壯大整個人才庫。

  在培育和挽留本地人才方面,大家可以看到政府在教育的投放一直有所增長。即使適齡學童由於人口結構變化減少也好,政府在教育的投放從來沒有停止,沒有「手軟」,無論是中小教育或高等教育,政府的投放非常大,這是培育自己人才很重要的手段。

  此外,我們明白以香港整個勞動市場而言,就算截至此刻,只有約40%勞動人口接受大專教育或以上,即意味着約六成勞動人口的教育程度屬中學或以下。若要提升他們的技能,讓他們可找到收入更好的工作,再培訓便佔很重要的位置。這方面,政府也大力投放,很希望針對過往香港經濟發展期間沒有機會接受更高教育的人士在投身勞工市場後,若願意提升技能,可通過再培訓讓他轉換技能。其實不一定到很高層次、很高科技,例如我參觀僱員再培訓局,它其中一個「王牌」是陪月課程,很多婦女做陪月後,第一,她感到自己很有用、很開心;第二,她獲得的收入非常好,尤其是「星級陪月」,對增加自己的自豪感和家庭收入均有很大幫助,所以我覺得通過再培訓也是挽留人才的工作之一。人才在我看來,不只是學歷高的人,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貢獻的人都是需要挽留的人才。

人口概念

  另外,我聽到梁熙議員提到三個局:教育局談學齡人口、發展局談人口,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也談人口,但我覺得我們在討論不同位置的人口。我不可代該兩個局發言,但我覺得基本上教育局看的是適齡學童人口結構的部分,勞福局看的是勞動人口的參與,我相信發展局看的可能是整體人口,大家要居住,經濟也要發展,所以我們是建基於同一組人口狀況和預測。我明白今天大家談的人口政策,已超越了人口狀況和預測,而是有沒有政策介入以改變人口結構,大家談的是不同事情。我想藉此向梁熙議員解釋,整個政府的不同政策局做工夫時,都建基於一整套、同一套人口數據,這是很清晰的。

評估未來的人力需求

  容海恩議員提到,我們要持續評估未來的人力需求,所以我們已着手開展新一輪優化的人力資源推算,希望通過這輪人力資源推算,更好掌握香港未來發展──主要是經濟發展──的勞動人口需求。過往也有做,但過往推算都是大的數據,即整體短缺如何或按教育程度短缺多少,是有用的;但大家覺得數據太大,若數據太大太闊,可能對行業的用處不大。這輪推算我們希望做得更仔細,有更細緻數據,可能以行業、不同工種劃分,讓這優化版的人力資源推算無論是對於勞工市場、經濟發展或有關院校做規劃時,有更多數據參考,幫助我們做好相關工作。我們預計於明年第三季完成主要分析結果,可能到二〇二五年初向大家公布。

鼓勵生育措施

  麥美娟局長已回應鼓勵生育的措施和政策,我想補充,政府一直採取多項措施鼓勵生育,包括財政司司長剛在《財政預算案》宣布,由二○二三/二四課稅年度起,把子女基本免稅額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均上調至13萬元。此外,對有意生育的夫婦若需要輔助生育服務,均可透過現時本港公私營醫療機構提供,當中包括體外受精、儲存卵母細胞等一系列輔助生育服務。

締造家庭友善的環境

  很多議員關心締造家庭友善的環境,剛剛麥美娟局長已回應家庭友善的措施。勞福局負責與勞工有關的部分,政府一直推動商界、僱主採取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包括勞工處的《好僱主約章》;還有實實在在通過修例增加侍產假及女性僱員的產假,後者已增至14個星期。張宇人議員提我們增加產假,額外的薪酬由政府支付,事實上我們已表示,新增的額外四星期薪酬,由僱主先付,政府其後發還,而且上限訂得很高,以每名僱員80,000元為上限。就算是很高薪女性的額外四星期產假薪酬,僱主均可向政府申領發還相關薪酬。

支援養育及教育

  此外,大家很關心託兒服務,政府希望在多方面做好託兒工作。我聽到譚岳衡議員說得很好,生育應分開兩個字看,生是分娩,育是養育其需要;我聽後覺得這個拆字分析很好,所以我在此再談談託兒方面的工作。

  除一向做的課餘託管、對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的學費減免外,我們很快會推出一項課後託管試行計劃,林振昇議員有提點我們,目標是希望在下學年開始時,先從50間小學做起,這50間小學盡量選一些基層社區,可能很多是弱勢社群、「劏房戶」或環境較差的家庭,尤其是單親家庭。因我們從數據所見,香港現有約90萬名18歲或以下兒童,當中約有十分之一來自單親家庭,需要較多照顧。通過課後託管──課後與課餘有些不同,課餘是放學後到另一地方受託;課後託管的好處是,父母送子女上學後,子女一直留在學校直至課後託管完成後才由父母接走。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很多基層家庭可能沒有能力聘請外籍家庭傭工,工時也長,期間要接送子女接受課餘託管,便難有時間和能力;但若是課後託管,學童放學後留在學校溫習、接受學習支援及有好的社交活動,希望最少直至下午六時,如可以便留至七時,待父母下班後接走,旨在讓有子女或準備生兒育女的家庭,尤其是基層家庭更放心。政府關心他們,希望通過不同措施讓他們放心,小朋友有人照料,他們可繼續工作,一方面透過工作賺取收入,另一方面讓小朋友有好的環境成長。

居家安老和積極老齡化

  此外,很多議員提到長者問題,包括居家安老、銀髮就業,以及如何用好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處理安老問題,我簡單談一談。兩日前(五月二十九日),我與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張晨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粵港兩地養老合作的備忘錄》,目的是希望用好大灣區的機遇,讓長者在選擇安老養老服務時有多一個選擇,除了香港外,他們可選擇到大灣區安老養老。簽署《備忘錄》後,兩地政府即勞福局與廣東省民政廳及大灣區內地九市民政局會協調合作,檢視和整理資源,探討政策如何作協調、如何做,我們希望盡快在這方面做出成績,令處理安老問題有多一個出路,令長者有更好的安老養老環境和選擇。

  另外,其實很多長者對投入工作的意欲很大。過去三年疫情期間,雖然年輕人組群的勞動參與減少,但長者的投入卻有所增加,所以我們希望鼓勵更多長者,若願意工作,可進入職場,包括通過勞工處的「中高齡就業計劃」鼓勵他們投入職場。

結語

  我想再次感謝40位發言的議員,他們的發言啓發了社會各界對整體人口規劃有更多新思維,大家一同努力思考解決辦法。政府包括勞福局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內的決策局,會充分考慮和研究各位的寶貴意見,攜手應對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流失等為香港帶來的挑戰,重新為香港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多謝代主席。
 
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2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