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答問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五月十九日)下午於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議員:

  今日我會重點講最近社會民生施政的發展。

  最低工資在五月一日正式實施。這是香港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在這媬邡風P謝各位議員在審議有關法例、制訂最低工資水平及落實最低工資過程中給予我們很大支持;大家本茖D同存異、互相包容的精神,去實現這項重大的社會改革。

  我於二○○七年的施政報告中訂出落實最低工資立法的策略。由理念,到工資水平,到執行細節,勞方、資方都有不同意見,大家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今天能走到這一步,實在很不容易。落實最低工資過程中,會有大小爭拗,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解決。官、商、民三方都要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去解決這些矛盾。但我有信心最低工資制度全面落實,基層工人的工資水平會提升,香港工人一定會從中得益。

  在職貧窮及貧富差距方面,是近年突出的社會矛盾,也是我施政的重點所在。推行最低工資與實施新的交通津貼計劃,都是為了應對這些問題。

  財政司司長今年發表預算案之後,部分政黨及議員重新提出全民退休保障,批評預算案沒有解決這問題,以這一點作為否定今年預算案的理據之一。

  在座不少議員都有參與近二十年來圍繞退休保障的爭論。今天推行的強積金制度,是當年主流民意反對政府提出的老人退休金建議的情況下,得出來的社會共識。目前社會人士提出全民退休保障的各種方案,與當年老人退休金相比,有兩項關鍵的共同元素:一是不論供款多少,人人有份;二是隨收隨支,由現在一代人供養上一代人。這兩項元素正是當時爭論的焦點,沒辦法得到社會共識,現行的強積金計劃,就是在這情況下而誕生的。

  我們關注人口老化的問題,亦留意到這問題會嚴重影響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能夠負擔供養退休人士的年青人相對越來越少,但全民退休保障的開支則越來越大。在這個情況下,為免制度陷入破產危機,政府難免要透過加稅,作出更大承擔,亦難免要立法強迫僱員和僱主背上更大的供款擔子。我認為,短期內要強求社會在這問題得到共識,去進行如此重大、影響深遠的社會改革,是不切實際的。

  與其將時間消耗在沒有結果的爭論上,倒不如做實事,優化現行保障制度。這比開啟另一場更激烈、更分化的社會政策辯論,來得更有建設性。目前政府和積金局正緊密合作,檢討和優化強積金制度的各項安排。我們亦會繼續在長者福利方面下工夫。

  在政府工作多年,我認識到在民生政策上,拿捏平衡點並不容易,有人認為福利太多,會改變香港人拼搏的核心價值;有人認為貧富差距愈大,政府更要主動積極去進行財富分配。

  實情這幾年政府已投放大量資源去改善民生。我們看看二○○七年第三屆特區政府成立至今,在教育、醫療壎秅峈懋|福利的開支,由1,223億元增加至今年預算的接近1,600億元,升幅三成,遠超過同期本地生產總值的增幅。今屆政府能維持這個開支趨勢,是因為我們經濟蓬勃,公共財政充裕。

  但繁榮並非必然。大家不會忘記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長時間衰退的苦況,我們亦慶幸有足夠儲備協助香港渡過經濟低谷。任何引致政府經常開支增加的措施,政府官員都有責任細心研究,反覆審視,以免禍及將來。

  在樓市方面,過去半年,雖然短線投機活動已經收斂,但私人住宅樓價仍然持續上升,個別屋苑樓價已超越九七年的高峰。政府的政策目標,是要樓市健康平穩發展,市民安居樂業。我們會確保有足夠土地供應。在賣地政策上,會更主動和更積極推出土地。面對資金氾濫和利率超低可能帶來的樓市泡沫風險,我們會時刻警惕,密切留意市場變化,有需要時會毫不猶疑再度出手,保持經濟、金融穩定。

  我明白市民對現實生活有怨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樓價高企,令不少人,特別是中產階層,失去置業盼望,買樓難困擾很多香港人。我去年宣布推出「置安心」計劃以及一系列房地產措施,就是希望以較整全的方式,穩定樓市,協助市民置業。我注意到社會上仍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在供應土地、建設公屋、資助置業方面做工夫。我會繼續虛心聆聽各界意見。

  我最近一年到過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見到當地發展迅速,大型建設先後落成,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但當我們看到香港各項基建項目都「好事多磨」,我為香港的持續競爭力擔心。

  我注意到社會上有意見認為,部分政黨、政客在大型基建項目快將上馬之際,借環保、保育之名,利用法律程序或其他手段加以阻撓,為求達到一己的政治目的,不惜損害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有意見質疑那些阻撓基建工程的政黨、政客要追求的,究竟是環保、是保育,抑或是拒絕經濟發展、拒絕創造就業、拒絕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這些意見值得大家冷靜和客觀地深思,但我無意在這堸Q論這意見,市民大眾有自己的判斷。我想強調,特區政府是會嚴守法治的,我們必會循法律途徑處理現時面對司法覆核的挑戰。但我很相信,支持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推動香港與內地進一步經濟融合,同時顧及環境及文化保育的需要,是切合市民福祉的。

  無論如何,香港之所以成功晉身國際城市,香港市民能夠安居樂業,正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是用「務實」的態度來經營香港,建設香港。務實是強調平衡,是茩垠暙U不同階層利益,是講求多元包容。這種務實精神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

  市民對於不斷的政治鬥爭、對於嘩眾取寵的口號已感到厭倦,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有更多人願意為建設香港多做實事。

  多謝大家。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46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