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一月十四日)下午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的談話全文:
主席、各位議員:
我好高興在新一年開始時,來到立法會同各位議員交流。我希望借此機會,交代今年特區政府工作的重點。
我先講政改諮詢工作。香港政制發展的爭議,由八四年開始,至現在已經超過二十五年,期間不時造成了社會對立、分化。要解決政制的矛盾,是不可以一步到位。政府的責任,是逐步收窄分歧,建立社會的共識,然後一步一步克服困難,實現普選目標。
目前民意的基本共識,就是不想希望見到政制再一次原地踏步。政府在諮詢文件提出的建議,是在人大常委會○七年決議的基礎上,向普選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對二○一七年/二○二○年落實普選有積極意義。我希望在諮詢期內,各界人士本茞z性態度,提出意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向前走,還是原地踏步,不斷內耗,在於議員一念之間。
最近,有部分政黨宣布將會推行所謂「五區公投運動」。我留意到這個計劃宣布後,社會主流輿論都不認同這項做法。事實上,基本法根本沒有給予香港特區進行「公投」的制度安排,所以,在香港進行任何形式的所謂「公投」,都是完全無法律基礎,無法律效用,特區政府是不予承認的。關於香港政制的發展問題,無論大家的意見和立場有幾大的不同,我們都可以拿出來傾,但要傾得出結果,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基本法所確定的程序辦事,而任何偏離基本法所規定的程序的行為和做法,都無助達成社會共識。
我們今年第二項挑戰是經濟復蘇。對於今年的經濟前景,我是保持審慎樂觀,但不會掉以輕心。
近期香港經濟已經進入復蘇階段,零售暢旺,出口回復輕微增長,而就業市場亦有些改善。不過,香港經濟表現是好容易受到外圍情況影響。現時,環球經濟復蘇尚未穩固,尤其是發達地區的經濟,仍然面對很大的下滑風險,所以,香港的復蘇過程仍然可能有反覆。
第一、由於歐美消費者需要增加儲蓄,減少負債,引致他們的消費能力減弱,繼而減少進口,所以香港的出口是難以期望可以迅速回復金融海嘯前的增長步伐。
第二、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頗為薄弱,經濟反彈的動力,主要來自公營部門刺激經濟的財政及金融措施,私營環節的內生動力不足,失業率達到雙位數字。今年美國國會進行中期選舉,保護主義情緒,不可避免再會不斷升遄A所以,不能完全排除美國經濟再次衰退,對全球的經濟復蘇,帶來濃厚的陰影。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得獎人克魯明(Paul Krugman)最近就表示,美國經濟有高達四成機會在今年再現衰退。
第三、各地政府和中央銀行何時採取退市行動,對全球以及香港經濟的前景,增添很大的不確定性。退市過急或會令全球再陷衰退,而退市過遲,則極可能增加通脹的威脅,甚至引發新一輪資產泡沫。現時歐美的中央銀行已準備退市,我們必須密切留意。退市開始後,金融市場的流動資金會減少,利率會趨升,可能令美元匯率加劇波動,對經濟平穩復蘇構成新的挑戰。
上個月我到北京述職時,溫家寶總理提到香港的深層次問題,總理所指,是香港的經濟轉型問題。我們已茪滼B理,包括提出發展六項優勢產業,推動經濟結構多元化,避免過度依靠金融服務業,具體計劃今年之內會陸續開展,希望議員能夠全力支持。當然,香港面對的深層次問題很多,不止於經濟轉型,亦包括政治及社會矛盾。
在社會矛盾方面,主要體現在貧窮問題及年青人的訴求。雖然目前經濟已經逐漸回穩,失業率也自去年中的高峰慢慢回落,但大家都知道,低收入階層的環境依然困難,而中產人士和年青人亦有不少怨氣。
企業面對經濟下滑,不得不削減開支,但不少「打工仔」都被減薪甚至裁員。最近經濟稍有起色,但租金又隨之上漲,不少僱員的實質收入幾年來沒有明顯增長;調查顯示貧窮人口數字是有增加的;由一月一日開始,各項收費加價,低收入人士感到雪上加霜。改善市民的生活,一直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承諾,政府今年會認真考慮推出措施,緩解低收入人士的困難;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更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香港能不能夠長遠持續發展,關鍵在於人才。青年人有衝勁、有理想、有潛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近期社會十分關注「八十後」,即八十年代出生,二、三十歲的一代對社會的不滿。
我們對年輕人的確要有更好的理解,要聆聽他們的心聲,明白他們的理念、抱負、對社會和政府的期盼,甚至他們對某些情況的失望和不滿。我們年長的,亦要反躬自問,時代變遷,我們有沒有經過時間的轉變而變得更加保守和落後 ﹖我們與年輕人的溝通是否足夠?我們是否懂得以甚麼方法和他們溝通呢?
戰後建設香港的一代人,追求效率、追求經濟增長。今天的年輕人,則追求價值、追求自我實現。但我們不能將兩代人的想法簡單地對立起來看。而年輕人的組群之間,亦包含了各式各樣、不同立場。○七年我競選連任,提出進步發展觀,表示香港既要發展經濟,亦要保育。發展的效益,除了經濟外,亦都要講求社會及更多環境的效益。
這一屆政府的施政目標,重點是調和各種矛盾,平衡社會各方面的利益,既不盲目不惜代價追求發展,亦不能只講保育而放棄發展。我們珍惜年輕人對香港本土的感情,而這種感情應用在社會建設上,可以推動香港持續進步。
回顧我們過去兩年的工作,香港發生很大的變化,但亦有不少的成績:在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下,去年香港市場的企業首次上市集資總額,仍佔全世界的首位;在發展多元化產業方面,經過了兩年的努力,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賣中心,地位僅次紐約;從去年開始,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品貿易市場,僅次於紐約和倫敦。我有信心靠大家努力,踏入虎年,香港會虎虎生威。
多謝各位。
(待續)
完
2010年1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