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五題:公營醫療收費改革
***************
問題:
政府於今年三月二十五日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詳情,並將於明年一月一日實施新的收費架構。該收費改革以「能者共付、輕症共付」為原則,而現有的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減免機制)將會優化,以使資源能精準投放在有急切醫療需要的病人。然而,有意見指出政府至今未有公布優化減免機制的具體行政程序,以及現有機制與優化後機制的過渡安排,擔心出現先加價而後減免的「真空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優化減免機制的具體行政程序(包括但不限於合資格人士的逐項收費服務的豁免額安排,以及現有機制與優化後機制的過渡安排等)為何;
(二)是否知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優化減免機制後所需的額外人手為何;
(三)鑑於當局預計優化減免機制的合資格受惠人數將大幅增加至140萬,政府是否知悉,醫管局有何具體措施有效簡化申請審批程序,以及會否訂立審批承諾期(例如承諾在病人提交申請後一星期內完成審批,並向獲批個案發放資助),以使病人能及時得到援助;及
(四)鑑於根據醫務衞生局於今年四月向本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醫務衞生局預計五年落實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有關工作的具體時間表為何?
答覆:
主席:
就狄志遠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香港的醫療體系以其高效和優質的服務聞名,公營醫療系統不僅是醫療體系的基石,更是全民的安全網,必須確保穩健和可持續。現時公營醫療服務由公帑大幅資助,資助率高達97.6%。然而,隨着人口老化、服務需求增加及醫療成本持續上升,香港的醫療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政府正全方位推行醫療體制改革,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改革基於以下五大原則:
(i)承擔不減:政府對市民的健康承擔不變,改革所得全數投放公營醫療;
(ii)能者共付,輕症共付:政府會合理地擴展和提升共付機制;
(iii)有加有減:加強「貧、急、重、危」病人保障,減少浪費;
(iv)高度資助:改革之後仍然會維持高度資助,目標是完成改革進程後仍維持約九成整體公營資助率;及
(v)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五年內達至目標。
改革公營醫療服務資助架構旨在引導市民善用醫療資源、減少浪費濫用,全方位加強對「貧、急、重、危」病人的醫療保障,從而提升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並強化公營醫療系統來應對人口老化、醫療通脹等挑戰,發揮全民安全網的作用。
相關措施包括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放寬有關的入息及資產申請資格上限,以保障更多低收入基層市民。除現時三類社福計劃下的全額減免受惠人(包括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受助人、7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級別0院舍券持有人)外,預計合資格受惠人數會由30萬增至140萬,即有額外110萬低收入基層市民由以往無減免變為符合費用部分或全部豁免,加上現有60萬上述三類社福計劃下的全免受惠人,全港將約有200萬包括弱勢社群及收入較低的市民得到全免或部分醫療費用減免保障,涵蓋病人使用住院、門診以及急症等服務時自費藥械以外的所有收費。
自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於三月底公布以來,醫務衞生局(醫衞局)和醫管局一直積極向立法會、醫療專業和病人組織、公眾和其他界別持份者解說,並製作不同的資訊包、短片及宣傳刊物等,協助市民了解醫療保障新措施。醫衞局亦聯同醫管局舉辦區議會簡介會,向共400多名區議員及地區人士講解改革內容,並借助區議會作為橋樑的角色,協助市民加深了解收費改革的實質內容和意義,讓市民明白改革能為他們提供更全面的醫療保障。同時,醫管局亦正全力落實公營醫療收費改革下的各項措施,確保改革能於明年一月一日順利推行。
為配合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的實行,醫管局會簡化醫療費用減免申請程序,加快審批進度,進一步便利市民。在優化後的醫療減免機制下,費用減免的最長有效期將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減少病人需重覆申請的次數。同時,費用減免的涵蓋範圍亦會擴闊至涵蓋偶發性普通科門診服務,病人於減免有效期內使用有關服務無須再額外申請一次性醫療費用減免。醫管局亦會放寬申請時經濟審查下「家庭」的定義,部分同住但沒有直接財政聯繫者日後將無須納入經濟審查,減省審查過程要評估的文件,從而加快申請程序。
此外,醫管局會減少重覆核實病人收入和資產資料的需要。病人如需於最多18個月內再次申請減免,只需簽署聲明書確認家庭財政狀況不變,無須重新提交經濟文件作審查。如申請人家屬為仍有效的醫療費用減免受惠人,醫管局會參考其於申請時所提交的財務資料,並按實際情況只要求申請人提供必要或有所欠缺的資料,而無須逐一重頭評估。除此之外,醫管局亦會參考市民在社福和其他政府資助計劃下已確認的經濟審查資格,盡量減省於處理醫療收費減免申請時需重覆審查的資料。
另一方面,申請及評估過程亦會盡量以電子化方式處理,醫管局正逐步提升電子系統讓市民能夠利用「HA Go」流動應用程式遞交文件及申請,以方便市民及提升處理申請的效率。
為了應對優化醫療減免機制下的額外申請,醫管局亦正陸續增聘人手,並成立十隊專隊,每隊專隊約十多人,分布不同醫院,負責分流及處理有關申請。醫管局會持續地檢視相關的人手需求,並按情況作出調配,確保市民的醫療費用減免申請能適時處理,從而令市民不會因經濟原因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同時善用有關資源。
此外,考慮到醫療費用減免申請數量在明年新收費生效時將無可避免地增加,除設立專隊分流及處理申請外,醫管局將提早於今年年底接受已預約明年一至二月使用相關服務的病人提交醫療費用減免申請。在調整收費的首階段,醫管局亦會採取一系列暫時性安排以應付新增的申請,例如為未能及時完成經濟審查而有急切醫療需要的病人發出有條件減免書、協助已使用服務並成功申請減免的病人處理退款等。有關詳細安排將於十月內向市民公布。
是次新收費已於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刊憲,並將於二○二六年一月一日生效。政府及醫管局會於二○二六年一月起實施第一輪收費改革安排後,基於循序漸進的原則,按既有機制每兩年進行一次檢討,預計五年落實相關改革。在落實醫療收費改革的同時,政府將繼續推行其他範疇的醫療改革,建構「健康香港」。
完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4時10分
香港時間14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