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二題:推廣應用學習科目
*****************
  以下是今日(九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文廣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應用學習作為高中課程的選修科目之一,着重實用性和與不同職業領域聯繫的學習元素,是本港中學課程連接及推動職業專才(職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意見認為,隨着國家與特區政府越來越重視職專教育,加上第二所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已於去年十一月成立,高中的應用學習科目與應科大有更好的結合。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二○二五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的應用學習科目考試的總報考人數為7 891人,但各科目的考生人數分布極不平均,其中最受歡迎的「甜品及咖啡店營運」考生接近1 000人,惟超過一半科目的考生人數不足100人,其中「電腦鑑證科技」更無人報考,當局有否評估某些科目較受考生歡迎或不受歡迎的原因為何;

(二)自應用學習科目設立至今,當局如何評估該科目的成效;除了其在文憑試中的報考人數外,當局有否制訂其他績效指標;

(三)當局會否考慮重新檢視應用學習科目的成效,例如該科目能否實質提升學生的求職技能,以進一步整合該科目和現有資源,從而提升課程質素;

(四)鑑於有意見認為,應用學習科目在文憑試的評核較甲類高中科目簡單,當局有否考慮應用學習科目的評核採用甲類高中科目的水平參照模式,透過五個等級(即第一至五級,第五級再細分為5*及5**)區分頂尖表現的考生;

(五)據悉本港大學在收生時對應用學習科目的比重較低或不予考慮其文憑試的成績,令該科目被視為考生的次等選擇,甚至被認為是成績較差的考生才會選擇,當局有何方法增加該科目的認受性;

(六)據悉澳洲高中生在高中職專課程中獲得的學分,可直接轉入部分大學課程,以增加學生選擇修讀職專課程的誘因,隨着新應科大的成立,當局會否考慮促進大學與中學的合作,增強應用學習科目與大學課程的銜接;及

(七)當局在應科大聯盟於去年十一月成立後,有何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應科大課程與行業的深度結合?

答覆:

主席:

  就梁文廣議員的提問,教育局回覆如下:

(一)至(三)應用學習是有價值的高中選修科目,屬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乙類科目,與高中甲類(學習領域科目)和丙類(其他語言課程)科目相輔相成,豐富學生的科目選擇。應用學習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與職業和專業領域連繫,有助學生加深認識職業專才教育,為未來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

  應用學習由最初30個課程發展至目前近60個課程(課程一覽表見教育局網頁www.edb.gov.hk/apl/courselist2028HKDSE),涵蓋六個學習範疇,包括:
(1)創意學習;
(2)媒體及傳意;
(3)商業、管理及法律;
(4)服務;
(5)應用科學;及
(6)工程及生產。

  學生可因應自身興趣、志向和能力,選修合適的課程。由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志向和能力各有不同,不同應用學習課程的修讀人數出現差異實屬正常。

  課程規劃方面,教育局秉持專業原則,綜合考慮學生需要、社會發展、資源等因素,而非僅以修讀人數作為規劃依據。教育局開辦多元化的課程,以照顧學生的不同能力、興趣和職業志向。為保證課程質素,教育局設有由課程發展議會應用學習委員會、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共同參與的質素保證機制,務求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及學習成果均符合既定標準。

  教育局持續收集不同數據及持份者意見,以檢視應用學習課程推行成效。文憑試應用學習科目報考人數在過去五年持續上升,由二○二一年3 430人大幅增加至二○二五年7 891人,整體考生百分比由二○二一年佔6.6%上升至二○二五年佔14.1%(詳見附錄)。約九成考生獲得「達標」或以上成績,而考獲「達標並表現優異」(包括「達標並表現優異(I)」及「達標並表現優異(II)」)的考生百分比介乎26%至32%。此外,學校、學生、家長及課程提供機構等持份者均對應用學習表示非常滿意,認同應用學習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共通能力、行業知識和未來發展等均具正面影響。數據顯示,超過九成應用學習畢業生繼續升學,銜接不同課程,約5%投身全職或兼職工作。整體而言,應用學習的修讀人數呈上升趨勢,考生表現平穩,有助探索未來。

  教育局會持續檢視及更新應用學習課程,透過與業界和學界緊密溝通,收集持份者意見,定期與課程提供機構交流,從而發展多元化且與時並進的應用學習課程,如在本年度開設與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相關的新課程,豐富學生的科目選擇。

(四)應用學習科目的課時為180小時,學習內容着重實用的學習元素,理論與實踐並重,與職業和專業領域連繫,不設公開考試,評核工作由個別課程提供機構負責。應用學習與甲類科目的課時、學習內容和評估方式不同,兩者不宜直接比較。至於應用學習的評級,教育局現正向持份者收集意見,並與考評局展開討論,探討優化應用學習成績匯報的可行性。

(五)至(七)大學收生一直按院校自主原則進行。個別院校、學系或課程將應用學習科目視為選修科目、給予額外分數或作為額外的輔助資料。以應用科學大學的應用學位課程為例,大部分課程將應用學習科目視為選修科目。教育局會繼續與專上院校溝通,推廣應用學習,以增加院校對應用學習的了解。教育局亦透過不同宣傳方式及渠道,包括舉辦課程展覽、播放電視宣傳短片和應用學習畢業生成功故事短片及舉辦家長講座等(有關資訊亦已上載教育局網頁www.edb.gov.hk/apl/ref-and-resources),加深持份者及公眾對應用學習的認識,藉以提高應用學習的認受性。

  事實上,政府一直採用「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策略,致力推廣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並鼓勵年輕人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升學出路及加入不同行業。當中,為強化職專進階路徑,提升職專教育在學位程度的地位,政府於二○二四年二月公布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其後,政府分別在二○二四年三月及十一月公布香港都會大學及聖方濟各大學,分別通過嚴謹程序及評審,成功成爲香港首兩所應用科學大學。政府會繼續推動應用科學大學發展,支持更多有能力並具決心朝應用科學大學方向發展的專上院校作出規劃,並通過在二○二四年十一月正式成立的應用科學大學聯盟,推動專上院校與業界及學界進行聯動推廣,以為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多元出路。

  此外,職業訓練局(職訓局)在教育局支持下,在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於中學推出創新概念的職專教育文憑(高中課程)先導計劃,讓高中學生在文憑試的框架下,同步修讀職專教育相關課程。先導計劃將職專元素融入文憑試的框架當中,課程內容包括職業英語和職業中文、加入延伸學習時數的相關文憑試甲類選修科、應用學習課程及其他學習經歷。學生在修畢課程後,可同時取得文憑試證書及資歷架構第三級的職專教育文憑,銜接職訓局的相關高級文憑課程,從而完善職專教育升學路徑。二○二五/二六學年的先導計劃涉及「酒店及旅遊」和「資訊科技」兩個學科範疇,共有六間中學約120名學生參與。教育局會繼續支持有關工作。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1時34分
即日新聞  

附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