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抗疫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四月十二日)下午舉行記者會闡釋抗疫新路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和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亦有出席。以下是記者會答問內容:
 
記者:想問疫苗的「旅遊氣泡」概念,有否指明香港限於哪種疫苗,會否只認國藥、阿斯利康,還是科興?還有,衞生署曾建議長期煙民、冠心病人士和一些運動氣促人士不適宜接種疫苗,如果到時餐廳只招待已接種疫苗人士,會否變相限制了這類本身不適合接種疫苗的人士吃飯的自由和選擇?另外,免費檢測和接種疫苗的性質不同,市民有少許病痛,他們會想去檢測,看看自己有否「中招」;但接種疫苗的話,他們是想防疫的。那麼有少許病痛的巿民,你們會鼓勵他去接種疫苗還是做檢測?如果沒有免費檢測,會否難以截斷社區的隱形傳播鏈?
 
行政長官:三個問題。第一,我早前說過,我希望在國際間對於疫苗的看法都是基於科學,而不是搞疫苗的民族主義。只要該款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品質均獲得一些地方政府或世界衞生組織認可,是應該獲得承認,如用於入境或「旅遊氣泡」的用途。目前為止,香港真正在商討一個雙邊「旅遊氣泡」的是新加坡,我們還在商討,一有詳情可以向大家說明,不過跟新加坡商討的基礎,要求離開香港、入境新加坡的人士需要疫苗接種,是我們的要求,不是新加坡政府的要求。我們要求是因為我們要提供誘因,鼓勵香港市民接種疫苗,所以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碰到有任何一個例子要處理你剛才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
 
  第二方面,我剛才已說過,接下來的細節包括現時以接種疫苗為基礎,可放寬到食肆或其他地方,但如果有些香港市民真的因為身體狀況的理由,不能夠接種疫苗,我們一定會想出例外的安排,你可以放心,這是屬於我們要跟進的細節。

  第三,疫苗接種提供的保護比檢測更重要,因為檢測只告訴你有否感染,有感染就需要進院隔離治療;但真正能築起一個保護屏障,令你不會受感染,或感染了亦不會有重疾,還是要靠疫苗接種,所以兩者有不同作用。我亦看不到如有小病去做檢測,是否可令他快點復元。我剛才的說法是我們會考慮,我今天未決定。病毒檢測不會提供最終可以抗疫的效能,只是令我們在防疫工作中更有效,譬如追蹤緊密接觸者、找出受感染人士,這些一定會繼續進行,因為這些是政府行為,所以如果政府要求一些處所內的居民,或一些工作間的人接受強制檢測,即我們發出強制檢測公告,這些檢測仍然是免費,我們會提供;至於其他一般人,我們希望他們以疫苗接種為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的手段。
 
記者:林太,你好。想跟進「來港易」的安排,即是下個月中實施的那一個。其實那些來港的內地人是否一定須要接種了兩劑疫苗後才可以來香港?這個會不會是考慮之列?以及開始推出時,每日會有多少名額給這類內地人來香港?第二,就是想問問,其實現在只是30歲以上才可打針,何時會放寬至30歲以下都可以接種疫苗?第三,就是想跟進你剛才提到以後要強制使用「安心出行」,不容許再「寫紙仔」,可否解釋一下為甚麼會有這個安排?如果在現行的放寬措施下,其實繼續沿用「寫紙仔」是沒有影響的,為甚麼會突然收緊這個安排?
 
行政長官:好的,三個問題。第一,在「來港易」方面,即是等於今日的「回港易」,並沒有疫苗接種的要求,只須持有在抵港前一段時間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的要求。這個亦是有科學基礎的,因為內地的感染率是非常低,事實上除了輸入個案和間中在某一個縣或某一個市有些本地個案,基本上是「清零」。從我們的角度,大家會記得我時常都舉一個數字,就是我們有一條Cap 599C的法例,就是在中國其他地方抵港的人士須要強制檢疫,究竟這麼多人接受了強制檢疫後有沒有確診個案?到今日為止仍然是零。先後已經有39萬人次受制於第599C章這個規例,但一個感染都沒有。在這個基礎之下,現在我們不會強制要求「回港易」的香港居民或者「來港易」的非香港居民須要已接受疫苗接種。
 
  至於究竟「來港易」的配額有多少,就要看看我們的能力。現時我們已開的陸路口岸是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航空口岸就是香港國際機場。現在這些口岸的運作已經與以前完全不同,因為有很多東西要檢查,已經不像以前手持身份證就可以經「e道」入境。究竟我們在口岸怎樣控制人流、每日可以處理到多少抵港人士,就會發放多少配額。當然,現在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早前給廣東省香港居民的「回港易」配額未用盡,分別是深圳灣口岸有3 000,港珠澳大橋有2 000,我相信現時一半也未用到,所以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吸納一些其他廣東省以外的香港市民回來,以及一些在內地的非香港居民可以來香港做他需要做的事情,無論是公幹、探親等。正式配額我們會稍後公布;須要上網先取得一個配額,並在核酸檢測取得陰性結果才可以來港。
 
  30歲以下的香港居民何時可以接種疫苗,這個既是科學的問題——即是究竟這些疫苗是否適合——亦是供應問題。正如剛才食衞局局長所說,我們相對於其他很多地方正爭分奪秒地尋找疫苗,我們比較幸福,有足夠的疫苗供應;所以要取決於前者,專家認為是否是時候可以開放給30歲以下——我相信應該是16歲以上、30歲以下——的人士,這是一個科學性問題。
 
  使用「安心出行」的目的是甚麼?就是當這個處所有了一個確診個案,我們要告訴曾經在同一時間、同一處所出現的人士,他可能有感染的風險。如果你留意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在最近的網誌都提到,起碼有19 000人因為收到這個感染風險通知去接受檢測,看看自己有沒有受感染。它的目標在此,所以要有一定的準確度,如果提供的資料是不準確的話,整套計劃就會失效。當然我們明白有些人沒手機,所以我剛才都說,有一些例外情況我們會繼續接受人手登記;但香港手機的擁有率很高,大部分人士都有手機,「安心出行」的下載率現時亦很高,有390萬,如果這麼方便的方法都不肯用,我們很難理解。反之,食肆告知我們越來越難執行人手登記,有些人胡亂填寫,你們亦有報道,有些人甚至不是填寫名字,所以既然有這個方便、相對穩妥的做法——抗疫是公共衞生的工作——我們覺得需要對希望享有進一步放寬的食肆,要求它們的顧客使用「安心出行」。
 
記者:特首,你好。首先想問,其實薛永恒局長去年十一月說明無意強迫全港市民使用「安心出行」,為甚麼你今天要「反口」,強迫酒吧、餐廳,又不接受「紙仔」,又要強迫員工、客人完成接種疫苗才可以做生意?是否在威脅香港市民?如果他們不接種疫苗、不安裝「安心出行」,就不用指望過正常生活?一些尊重人權的國家有沒有這些先例?如果維持四人一桌、營業至晚上十時,即舊有的措施,是否可以繼續沿用?然後想問醫院放寬探訪方面,是否如你的PowerPoint所說,有些不適合接種疫苗的家屬,他們都可以可能在特定情況下只接受檢測,都可以放寬探訪?最後想問,邱局長說與11個國家初步商討「旅遊氣泡」,當時不包括台灣,其實現時的意願——台灣的疫情依然受控,是否在政治不正確下,你依然不會跟台灣商討「旅遊氣泡」?冰島也不承認科興疫苗,你如何確保香港人接種科興疫苗後可以到其他地方旅行?謝謝。
 
行政長官:首先,在公共衞生領域是要與時並進,是要隨着疫情的改變來採取最適當的措施。如果我們現時採取的措施是去年一月時採取的措施,我想香港已經變成一個高風險地區。我剛才特地把對第三波和第四波疫情的處理手法向大家作比較,就是想告訴大家,在控制疫情方面,一定要找到最適合香港的方法,亦要提升我們的能力。在處理公共衞生方面,我不認為各國會——用你剛才的形容詞——如果採取一些更好的措施,更對準、對焦控制疫情會被稱為「反口」或威脅。在防疫方面比香港更嚴格的西方國家是非常多,最嚴格的措施稱為「宵禁」,不准離開家居,這些都是很多尊重人權的民主國家的措施;這亦是因為公共衞生,說的是人命安全,沒任何事比保障人命安全更重要。香港在控疫方面,其實我們是受到很多地方的認同,就是我們從來沒有需要採取「禁足令」,除了在小區圍封,也是10多個小時;但在很多地方,今天在歐洲又再說要用「禁足令」,即可能在晚上一段時間後不准離開家居。如果用你剛才的用語,這就是違反人權,為了要控制疫情就「反口」,因為早前都可以出外,現在不能出外;為了要控制疫情,就威脅市民,一出外就拘捕你。不是這樣去看,我希望大家用科學、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看香港面對的問題,用香港的方法去解決。
 
記者:那有沒有國家是……
 
行政長官:我還沒回答完你的問題。第二,我們一定會考慮到市民有不同的需要。剛才說過,例如他礙於身體理由沒有辦法接種疫苗,那麼我們一定會用其他方法;例如長者要去吃碗麵,他沒有手機,我們都一定會容許他繼續用一種方法,讓麵店可以登記他的資料;當有感染個案在這家麵店發生時,可以通知這位長者去做檢測,因為他當時曾經光顧那家店。這是我們很重視市民的健康的做法,亦不會所有事情「一刀切」。如果你記得,這次抗疫新路向其中一個元素就是我們會避免讓事情「一刀切」進行,希望更聚焦地做。在酒樓方面,如果它不想以疫苗接種為基礎而受惠於這些放寬措施,今天的措施完全適用,它可以甚麼都不做,繼續提供堂食至晚上十時、四人一桌,只要員工也是每14天強制檢測,我們不會改變那些你稱為「舊有」的措施。這套措施是額外令社會可以進一步恢復一些常態活動而已。
 
  至於與有關國家商討雙邊「旅遊氣泡」,我知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和旅遊事務專員時常都會跟在香港有總領事的國家接觸,如果大家都準備好,就可以商討,但這是雙方的問題。我可以確定我們已經跟新加坡啓動了接觸和磋商,亦相信很快會有一個方案,我們早前亦只有跟新加坡制訂了如此詳細的方案,就是當兩地確診個案在一段時間沒有超越一定的數字,就可以繼續做;如超越了,又要暫停。這些工作我們會繼續做。
 
  在醫院探訪方面,既然醫院、安老院及殘疾院舍的探訪安排都是考慮到院友的需要,我們都會盡量——如果沒辦法接受以疫苗接種為基礎——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剛才羅致光局長都說過,由於這些是比較高風險的地方,即使他完成疫苗接種、等了14天,他進入安老院舍處所前也要做快速測試,這是為了更有保障,因為我們真的要保護這些在院舍的院友或醫院的病友不會因為探訪而受到感染。
 
記者:……不可以到酒吧這些措施……
 
行政長官:有些國家的酒吧仍未恢復營業。They are non-essential business。我提議你看看各國的做法,特別是在歐洲一帶。
 
記者:第一,想問現時16至30歲的人士未能接種疫苗,有些接種第一劑疫苗後有敏感反應的人士亦不能繼續接種,政府是否不讓他們進入餐廳用膳?會否擔心重蹈去年的覆轍,禁止堂食導致出現有人在街上進食這些很悲慘的情景? 第二,疫苗是防止病發,不能完全防止確診,快速測試敏感度比現時醫管局使用的標準低,無法驗出早期病發的人士。關於院舍放寬探訪方面,想問使用快速測試如何確保病毒不會進入院舍?第三,不少專家都說第一代疫苗不是防止傳播,即使接種疫苗後也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他人,例如英國很多人接種了疫苗,但還是要加強檢測以「清零」,想問特首現在可能考慮取消免費檢測,會否擔心或會拖慢香港「清零」的進度?可否再具體說說在哪些情況下會考慮取消免費檢測?謝謝。
 
行政長官:我再說一次,我們知道暫時疫苗接種計劃只適用於30歲或以上的人士,但我們沒有規定30歲以下的人士一定要接種疫苗才能有日常生活。舊有的制度仍然存在,現在是說希望進一步讓更多人能一同用膳、希望宴會能有更多人時,便須要接種疫苗,從而保證有更多人群聚集的時候,即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仍然是安全,出發點是保障香港市民的安全。
 
  第二方面,剛才羅致光局長已說快速測試是一個進一步穩妥的做法,那些來探視或探訪的家人、朋友仍然須要接種疫苗並等待14天,不過由於我們特別緊張安老院舍,所以要求他們進入院舍前再進行快速檢測。快速檢測是不少地方包括醫管局、私家醫院正使用於探病的安排,因為它比較快——我也試過幾次——如果有一定的感染,是可以測試出來。我們在圍封小區時也曾採用快速檢測,但它並不是替代PCR test,亦不是替代疫苗接種,而是一個輔助性、額外多走一步的穩妥措施。
 
  至於你說究竟接種疫苗有甚麼用,你看看全世界現時爭分奪秒在接種疫苗就會清楚。在很早之前世衞已說,最終要走出疫情,是要盡快研發出有效疫苗,大量生產,以及普及應用。因為各國科學家的努力,包括內地科學家的努力,我們現在達致有疫苗研發出來,亦有大量生產。剛才陳局長也說,全世界有百分之十的人已接種疫苗,這已是最佳答案來告訴大家接種疫苗是有效的。你提及英國的例子是明顯的,英國差不多是全世界疫苗接種率高的首幾個地方,亦因為其高接種率,現時歐洲大陸不少國家在應對新一波的疫情時要封城、宵禁,但英國今天可以重開一些非緊急服務,non-essential business,因為其每日確診個案已由以往的幾萬宗到現時的兩、三千宗,死亡個案由以前每日的過千宗到現時可能是雙位數。再看看以色列的情況,即使如我這類沒有科學背景的人士,也覺得這是接種疫苗的明顯成效。既然有如此明顯的成效,亦有科學家的意見、專家的支持,以接種疫苗來解決香港的疫情,特區政府的責任是盡快推動疫苗接種,亦因為要盡快推動疫苗接種,我們要提供誘因;但提供誘因的同時亦會令人覺得如果不接種疫苗會有後果,例如不可以很多人一起用膳,或有些活動會受限制,或堅持不接種疫苗的話便要時常因為僱主的要求或為了出入一些地方須要持有病毒檢測證明,而要自費進行檢測。要有整套措施才能滿足今次我提出的防疫新路向,這不是用來「懲罰」某些市民,而是希望今次透過一套整全的措施,經過15個月後,我們可以逐步回復生活的常態。
 
記者:有否想過在怎樣的具體情況下會考慮取消免費檢測?
 
行政長官:未有,因為我用的字眼是考慮,即是說距離我們做這件事仍有一段日子。
 
記者:現時都看到其實幼稚園方面已有八成學校申請半日授課,想問問有沒有看到原因為甚麼中小學的比率會那麼低?因為其實都有學校反映其實做檢測相當困難,如果日後真的會考慮取消免費檢測的話,還有甚麼支援配套?強制檢測會不會是其中一個考慮?以及想知道有關院舍方面,未來會否加強對院舍的通風系統等等的要求?還想補充問一句,就是如果食肆或處所不按照規定去做,會不會有相關的罰則?謝謝。
 
行政長官:你是否問關於營業處所通風的安排?我稍後請陳局長講講。至於學校的情況是這樣的,我們已經在復活節之後恢復了半日的面授課堂至三分之二,我亦聽到有些中小學的校長覺得三分之二已足夠,因為都可以補足網上學習;他們亦擔心太多學生每日在公交方面有一定的風險。我們都尊重這些學校的看法,只要能持續讓同學上學就可以,因為這亦屬於我說要盡量在未來日子避免「一刀切」,尤其基層學生不能上學接受面授課程,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影響的。
 
  幼稚園的考慮,我很難代他們發言,但我相信並不是有關檢測困難與否的問題;如果幼稚園都做得到,那麼有規模的中學、小學,還要是政府資助的中學、小學,為甚麼會做不到呢?所以肯定不是檢測的困難,只是意願或動力的問題,看有沒有動力去讓全部教師和學校員工接受定期檢測,從而可以恢復百分之百的面授課程。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檢測量還是足夠可以應付,譬如說有人未能取得樣本瓶,我們可以再增加,不過正如陳肇始局長在立法會事務委員會都提出,其實我們已派發很多樣本瓶,不過只收回一半。如果人人都是拿了樣本瓶後放在一旁,其實是浪費了檢測能力。直至我覺得需要停止免費檢測服務前,我們仍然會繼續提供免費檢測,希望有需要的人士都要用好「願檢盡檢」或是「應檢盡檢」的能力。陳教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關於(食肆)換氣的要求,其實我們早前根據法例Cap 599F 向餐飲業務發出指示,訂明提供堂食的餐飲處所在換氣量和空氣淨化設備方面須遵守規定。為順利落實這些規定的要求,食環署成立了專家工作小組,這個工作小組今日已公布堂食餐飲處所換氣量及空氣淨化設備指引。這個指示為餐飲處所負責人及通風設備承辦商提供參考。其實對於空氣的通風要求並非新事物,食環署的發牌條件亦要求室內處所的空氣流通,當然我們現在談的是傳染病防控,所以在這大前提下,要求須稍為提高,在指引亦提供了一些資料和指示,令大家可以更加清晰知道要看甚麼範疇和如何作評估。時間上是四月三十日或之前需要在食環署網頁登記其處所的換氣量是否已達到至少六次或已經按實際情況加裝一些符合指定規格的空氣淨化設備等。但我們理解,有些業界向我們表示時間較緊迫,如果個別食肆有困難,食環署歡迎他們向其表達,如有合理解釋的話,可以作特別處理。
 
行政長官: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1年4月12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3時0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