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二元優惠計劃檢討報告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今日(一月十二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公布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二元優惠計劃)全面檢討最終報告。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福利)梁振榮及運輸署助理署長/管理及輔助客運黃志光亦有出席。以下是羅致光博士的開場發言:

  大家午安。大家可能也會留意到,昨日(一月十一日)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我們已大致公布政府的初步決定。今日的記者會一方面希望與傳媒仔細交代,亦讓傳媒有機會直接提問大家關心的問題。另外,亦趁今日同時公布全面檢討的最終報告,所以稍後大家可從網上見到報告書。

背景

  大家知道此項目實際上從二○一二年已經推行至今,而此計劃我們好幾年前已認為要檢討,所以在二○一九年進行有關檢討工作。檢討當然亦關心到人口趨勢、營運情況,特別是一些濫用的問題,今日跟大家交代這些問題也是重點之一。

  行政長官在二○二○年一月宣布,政府的決定是把合資格年齡由65歲下調至60歲,當時顧問研究仍在進行,因此我們同時要求顧問公司就此方面繼續進行有關研究工作,以及檢視相關優化措施的安排。在剛剛去年十一月的《施政報告》也宣布,最重要的考慮是如何打擊和防止濫用此優惠政策的大前提下,我們會把有關撥款納入二○二一至二二年度《財政預算案》,希望在未來一個財政年度內逐步推行。

顧問最終報告

  顧問公司在最終報告提出多項建議,政府在詳細考慮這些建議後,決定採納這些建議:
 
  1. 落實把合資格年齡由65歲下調至60歲的安排,但建議是60至64歲的新受惠人士必須申請及使用特定的個人八達通卡(個人卡),作為享用此優惠的先決條件,昨日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已說了。在此,我想再強調一點,這是一張特定的個人八達通卡,所以60至64歲的朋友今天無須急於立即申請現時的個人八達通卡。最主要的考慮是,我們希望為二元優惠計劃設計該特定個人八達通卡,是清楚容易辨認的,以方便日後有需要檢視和監察。大家可以想像,一張普通的八達通卡或現時有部分個人八達通卡,上巴士時讓車長看,實在未必容易辨認,所以其中一個我們會做的工作就是設計特定的個人八達通卡,在外觀容易辨認這張為合資格享用此乘車優惠計劃的個人卡。大家無須急於申請,稍後一段時間當我們在設計和相關硬件和軟件預備好後,就會宣布何時開始申請此特定的個人八達通卡;
  2. 當我們完成約60萬名60至64歲人士的發卡申請後,便會把此個人卡的強制要求延伸至所有65歲或以上的受惠人士;
  3. 這張卡最重要的作用是如何打擊和防止濫用,同時亦會加強執法打擊和防止濫用,有時甚至是誤用;
  4. 在符合特定條件的前提下,就會擴展二元優惠計劃至紅色小巴、街渡和電車,稍後會詳細說明特定條件;及
  5. 每五年調整現時二元的劃一票價,稍後解釋。

使用個人卡的強制要求

  當然,一方面是落實把合資格年齡由65歲下調至60歲的措施。申請此個人卡的先決條件,是享用二元優惠計劃。該卡會印有相片及方便識別合資格受惠人士的年齡,當然其中一個考慮是印上姓名,作為其中一個方便檢視和監察時容易辨認的可行方法,相片也相當重要。

  政府預計在個人卡的技術規格和設計確定後,可於約13個月內完成向大約60萬名60至64歲新受惠人士發卡的工作。若能順利完成所有程序,我們的目標是在二○二二年第一季起開始逐步落實這項優化措施;當然剛才提到其他措施,稍後交代。我們希望在這段時間準備好,屆時落實時一併進行。

  在完成向60至64歲人士發卡工作後,隨即就會處理65歲或以上現有受惠人士,目標是兩年內即二○二四年完成發卡予所有65歲或以上人士。

打擊和防止濫用及誤用

  根據顧問公司的評估,隨着人口高齡化,加上二元優惠計劃不設入息資產審查,所以可能出現不合資格的乘客濫用優惠的情況,會長遠對政府的財政承擔增加壓力。大家稍後可以看看顧問報告的詳細分析,當然要參考不同地方的濫用情況,與香港可能亦有別,不過若不打擊濫用情況,每年花費長遠而言可能以億元計,所以需要做好這工作。

  整個考慮是,我相信有些現時已享用二元優惠計劃的朋友也覺得,換一張個人卡似乎要多做工作、又要申請,但從顧問的分析而言,濫用問題最主要源於有不合資格乘客使用無須登記、又無須身份證明便可購買的八達通不記名卡。這些不記名卡是整個濫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以及對監察和執法帶來困難,所以不記名卡難以與今次推行優惠措施同時執行。

  為加強打擊和防止濫用,顧問建議政府做三件事,政府會採取三方面的措施:
 
  1. 剛才所說,強制60至64歲新受惠人士必須申請此個人卡,日後65歲或以上人士均需使用;
  2. 要求參與計劃的公共交通營辦商加強查票和查核乘客身分的工作,並嚴格執行相關法例及附例的罰則;及
  3. 當然政府亦有責任推出宣傳工作,我們會作出宣傳計劃,讓公眾明白不合資格人士濫用此優惠計劃會被追討具阻嚇力的罰款,並且會遭檢控;同時提醒受惠人士應向營辦商的前線人員出示身份證明、適當使用分段收費等。

  先談出示身份證明,首先該卡設計特別。現時每次掏出銀包拍卡,看不到我的八達通卡,這難以監管,所以日後要求、鼓勵用家拿出八達通卡,讓車長看到相片和卡的設計,方便大家辨認。不是我手上這一張,遲一些會設計另一張,印有相片及更容易辨認此優惠計劃下的一張特定個人八達通卡。

  另一點是分段收費,雖然現時並非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巴士線)皆有設分段收費,但當有分段收費時,我們會鼓勵享用此優惠的用家使用分段收費。當然我們也會考慮從設計上,能否更方便用家使用分段收費,我們會在技術層面與八達通方面和營辦商商討,希望目標是確保適當運用公帑。

擴展二元優惠計劃

紅色小巴

  剛才提到其中一個優化措施,就是擴展至紅色小巴。現時紅色小巴每日載客量約有28萬多人次,一直為長者和部分殘疾人士提供便捷的服務,頗受年長人士歡迎,所以顧問公司建議將二元優惠計劃擴展至紅色小巴。不過大家也知道,紅色小巴現時可以自行釐定票價,所以當納入此優惠計劃時,需先訂立監察票價的要求,確保公帑不被濫用。顧問建議有數項,我們希望要求(營辦商在加入二元優惠計劃前必須):
 
  1. 向運輸署登記路線的起點和終點,以及票價,即為定線紅色小巴,並清楚釐定票價;
  2. 在已登記路線的小巴安裝八達通支付系統,確保只按預設的登記票價計算發還差額的金額。簡單而言,條件是向運輸署登記票價,在八達通機已預設此票價,若有乘客使用二元優惠計劃時,只會扣除該指定票價;政府則向營辦商發還此既定票價與二元的差額;及
  3. 遵從運輸署就此優惠計劃下所有參與的營辦商均須遵從的定期報告和審計要求,這亦很重要,所有現時參與的營辦商均有相約的要求,紅色小巴如有參與此計劃也不例外。

街渡

  香港現有72條街渡航線,其中16條按固定時間表運作,每年服務約300萬人次,特別可以說是為居住在離島或偏遠地方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不可或缺的交通服務。顧問公司亦建議政府考慮擴展計劃至街渡。同樣,由於街渡的票價不受政府監管,所以欲參與計劃的前提是,街渡營辦商須遵從剛才所述紅色小巴營辦商需遵從的監管要求,一模一樣。

電車

  電車頗受長者歡迎,現時每年載客量約6 000萬人次,其中長者約佔六分之一。由於香港電車自行給予長者的優惠(1.2元)低於現時政府二元優惠票價,所以現時並無加入計劃。當我們將二元優惠計劃的合資格年齡下調至60歲後,相信對電車公司的運作可能有影響。所以簡單而言建議是,若它參與此計劃,香港電車的成人票價2.6元將會與二元劃一票價有0.6元的差額,即政府發還予電車公司的差價。

  但亦有一重要原則,昨日在立法會亦提到,最終究竟乘客付多少票價,從政策原則而言,就是不會較今天差,所以若電車公司加入此計劃,我們便會與其商討細節安排。我昨日在立法會說的原則,英文是no worse off,即不會因其加入此計劃反而乘客多付票價,這不會發生。我們會與電車公司商討具體安排。

其他建議

  至於居民巴士的問題,原則上我們覺得居民巴士主要服務私人屋苑的業主和住戶,票價由其與營辦商協定,政府沒有任何角色,所以基本上不建議把居民巴士納入二元優惠計劃。政府接納顧問公司的建議,當然將來可以視乎個別情況考慮個別有興趣申請加入計劃的居民巴士路線,是否符合二元優惠計劃下的所有必須條件。大家可以參考紅色小巴或街渡的做法,大致知悉其基本必須條件。當然還有一很重要的元素,這是一個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所以一定要是公共交通才可。細節不多談了,簡單而言,一般來說不會納入,但個別情況可以與政府商討。

  另一重要建議,顧問基於整個檢討過程收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簡單而言,顧問建議可說是總結了不同持份者的看法,其中一個部分就是公眾普遍支持此優惠計劃只應惠及本港長者居民。政府亦接納此意見,遊客及訪客不應得到這些優惠。由於我們將會推行特定個人卡,相信將來全面實施個人卡後,簡單來說,亦可杜絕現時這些非本地人士使用的情況。當然我們不是即時執行有關建議,但當全部受惠人士只可用個人卡才享有優惠票價,屆時可排除非本港居民。

定期檢討機制

  由於人口高齡化,特別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在20多年後會增加一倍,所以人數增加很快。但還有一個元素,就是票價會有通脹。二元優惠計劃已實行了一段時間,但如果票價不斷上升,政府補貼的金額會稍高於票價的增幅,這是數學關係,我不詳細解釋。所以顧問建議政府要考慮引入一個機制,定期檢討計劃下補貼的方式。政府已表示,建議每五年調整現時二元優惠計劃的劃一票價,即二元這個水平,每五年檢視,通常以票價的增幅作重要參考。

財政承擔

  《施政報告》已提及,我們會將有關支出的部分納入二○二一至二二年度《財政預算案》。昨日我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已提到,我們的習慣是,凡涉及《財政預算案》,我們不會在此時跟大家詳細談有關數字,待二月底公布《財政預算案》時一併詳細解釋。
 
  大家稍後可從網上參閱報告,顧問有些預測的推算、對未來財政承擔的數字,那是顧問的數字。從政府而言,我們作出財政預算還有其他考慮,所以顧問建議的數字不等於將來大家在財政預算看到的數字。多少錢呢?屆時會在《財政預算案》一併詳細交代。以下時間交給大家。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9時0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