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施政報告全文(四)
*********

教育產業

26. 發展教育產業的目標是鞏固香港的區域教育樞紐地位,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配合國家的未來發展。我們較早前公布的四幅全新土地,已分配給四個辦學團體興建國際學校。展望未來,我們會探討可否容許內地高中學生來港修讀課程,例如由可頒授學位的香港高等院校開辦的短期課程,以及香港非公營學校的高中課程。

國際化

27. 近年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令香港教育更國際化,在香港就讀的非本地學生去年已達九千二百名,較前年上升百分之十六。我們會研究進一步放寬有關規定,例如逐步容許內地學生來港修讀學位或以上程度的非本地課程。除了內地學生外,我們亦會鼓勵本地高等院校在亞洲各地多作交流及推廣。增加非本地學生人數會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國際化的校園環境,令他們的視野更為廣闊。

多元化

28. 香港現時共有三所頒授學位的自資高等院校,合共提供約九千個學額。我們認為自資高等教育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是教育產業重要的一環。我較早前宣布預留兩幅市區土地,供有興趣的辦學團體開辦自資學位課程。這兩幅土地分別位於何文田和黃竹坑,預計可提供約四千個學額。我們會繼續物色其他合適土地,同時會善用新的活化工業大廈政策,供辦學團體開辦自資課程。我們會提供貸款,協助院校興建校舍和配置設施。為此,我們建議將「開辦課程貸款計劃」的總承擔額增加二十億元。

29. 發展教育產業不單為香港邁向多元化、國際化和專業化發展,奠下更堅實的基礎,更可善用非政府的社會資源,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修讀學位課程的機會。

制訂長遠策略

30. 鑑於內地和區內高等教育急速發展,我們必須檢視香港高等教育的定位,制訂長遠發展策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已經開展新一輪的高等教育檢討,審視香港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角色、發展趨勢、質素保證和研究策略,目標是明年向政府提交報告。

(待續)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31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