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主要結核病的公共服務 > 胸肺服務 > 簡介 |
衞生署胸肺服務
簡介
衞生署的胸肺服務是香港防治及控制結核病的主要機構,負責監測結核病,找出未被發現的結核病個案,提供全監督藥物治療,推行新生嬰兒及十五歲以下之兒童卡介苗防疫注射計劃,進行健康教育和醫學研究。結合胸肺服務的努力和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結核病整體通報率在過去數十年來亦普遍下降。
胸肺服務在全港設有17間胸肺科診所,主要為結核病患者提供門診服務。當有懷疑是結核病的病徵,例如持續咳嗽三至四星期、痰中帶血、持續發燒、體重下降和夜間出汗等,應到基層醫療診所或胸肺科診所求診。胸肺服務非常建議市民携同醫生轉介信,以方便分流及適切安排預約日期,並會按醫療上的需要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的診斷和治療服務。而全監督治療是控制結核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胸肺科診所的到診人次,由2021年的525 900人次下降至2022年的408 500人次。
年份 | 總到診人次 ('000) |
---|---|
2016 | 685.3 |
2017 | 669.5 |
2018 | 646.8 |
2019 | 607.5 |
2020 | 428.0 |
2021 | 529.9 |
2022 | 408.5 |
在2022年,胸肺服務的新症包括活躍肺結核病 (20.5%)、其他類型的活躍結核病 (8.5%)、非活躍結核 (1.8%)、為緊密接觸者檢查及結核病預防性治療 (33.6%)、急性/慢性支氣管炎及急性呼吸系統感染及肺炎 (4.4%)、氣管和支氣管惡性腫瘤 (0.7%)。

接受卡介苗注射的新生嬰兒比率自1980年以來一直維持在98%以上。嬰兒和幼童患擴散性結核病的例子目前已罕見。自從2000/01學年起,小學生再次注射卡介苗的計劃亦已停止,這是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更新的建議及本地情況的檢討。
胸肺服務負責香港結核病的監察,收集有關結核病的統計資料,如通報、死亡證明、及其他的監測計劃,並透過不同的渠道如年報、醫療刊物、及互聯網等發報有關的統計數字。
胸肺服務還進行多項結核病公共衞生控制工作,包括為結核病患者的緊密接觸者檢查、追尋失訪病人、健康教育,以及為一些機構如學校及老人院等提供健康講座,亦於每年大約3月24日,與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和醫院管理局合辦世界防癆日各項防治結核病的宣傳活動及健康展覽。
此外,胸肺服務還設有兩所X光中心和一間肺塵埃沉着病診所。肺塵埃沉着病診所為肺塵埃沉着病病人作出工傷評估,以及提供其他醫療服務。
胸肺服務亦進行結核病和有關胸肺病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