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際都會
 
    香港已定位為亞洲國際都會。

    圖
    這項定位計劃旨在重點推介香港在金融服務、貿易、旅遊、運輸、通訊等多方面具備的優勢,並凸顯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商業樞紐及中國主要城市的地位。

    這項定位計劃也展現了香港的非凡抱負,並可作為具體的標準,用以衡量和審度香港在社會及經濟方面的發展。

    一如倫敦、紐約等其他國際都會,香港定位為亞洲國際都會,是基於以下各項優越條件:

    圖

  • 香港在全球經濟活動方面所擔當的管理和統籌角色;
     
  • 世界一流的服務提供者匯聚香港,我們擁有生產力極高的勞動人口;
     
  • 擁有現代化的"硬件"與"軟件"基礎設施;
     
  • 教育及有關機構以創造知識為本,致力提高香港的生活質素;
     
  • 堅決維護法治、保障言論和結社自由、確保資訊自由流通、保持社會開放和促進多元化發展;以及
     
  • 香港與鄰近腹地,特別是全球發展快速地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建立了緊密的聯繫。

    將香港定位為亞洲國際都會的計劃,最先由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其一九九九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

    其後,由行政長官委任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在二零零零年二月的報告中建議:"香港應在國際間作廣泛宣傳,樹立其獨特形象,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朝氣蓬勃的亞洲國際都會。如果宣傳奏效,對香港實現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重要目標必定大有幫助。"

    政府採納委員會的建議,於二零零一年五月推出香港品牌推廣計劃,讓香港在國際間宣傳其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時,有更明確的焦點。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財富》全球論壇於香港舉行時主持這項計劃的開展禮。論壇上嘉賓雲集,除了500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外,還有其他顯要人物,例如前美國總統克林頓。

    在全套推廣活動中,品牌形象帶出的主要訊息是:"香港是一處融會機遇、創意和進取精神的地方。這個城市動力澎湃、朝氣勃勃,也是文化之都,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設施。我們位處亞洲最優越的策略性位置,人才薈萃,成就輝煌,能助你實現目標,達到理想。"

    香港品牌的核心價值是文明進步、自由開放、安定平穩,機遇處處和追求卓越,而核心價值所反映的香港特質則為大膽創新、都會名城、積極進取、卓越領導和完善網絡。

    新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別具特色的飛龍標誌。飛龍標誌有"香港"中文字樣及"HK"英文字母,以象徵香港是東西文化薈萃之地。這條飛龍已用來廣泛地在各類國際場合宣傳香港。

    上述標誌並附有"亞洲國際都會"的主題字眼。

    政府的顧問團在香港及全球的商界及政府領袖中進行廣泛而質量兼備的意見調查後,訂出香港品牌及香港定位的計劃。

    調查顯示香港雖然在國際上享負盛名,但並非所有人都清楚認識到香港的重大演變。今天,香港不但成為全球最現代化的活力都市之一,而且是不乏自然美景的勝地。

    顧問公司在現有的詞句及由香港和國際撰稿小組提交的作品中,挑選了多個主題方案,再交由在外地組成的討論小組測試評核。獲選的主題"亞洲國際都會",不但為香港市民所熟悉,更被香港及國際討論小組視為能反映香港在亞洲以至全球的獨特形象。

    香港品牌自推出後,即由香港十個駐海外辦事處在全球展開廣泛宣傳。這些辦事處在其所駐的主要國際城市,向當地政府及商界全力推介香港。

    投資推廣署

    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數目

    圖表
    投資推廣署於二零零零年七月成立,負責帶領香港各界人士和機構合力促進外來投資。

    過去兩年,外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的數目與日俱增,主要原因是香港位處發展蓬勃的珠江三角洲的入口,佔盡地利,而中國加入世貿,令國際商界人士對內地市場的興趣大增。

    截至二零零一年六月底,共有3 237家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較二零零零年六月的3 001家上升8%,亦創下11年前開始進行這項統計調查以來的最高記錄。

    這些地區總部的主要業務範圍是批發、零售及貿易相關服務、金融服務、商用及專業服務,以及電子產品製造業。

    這些公司選擇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主要是由於香港有低稅率稅制、自由流通的資訊、安穩的政治環境、廉潔的政府、優良的通訊、運輸及其他基礎設施。

    嶄新的藝術區

    政府會把西九龍海旁一幅面積40公頃、位置優越的土地發展為多姿多采的新藝術區,與港島的中環商業區遙遙相對。

    除發展世界一流的綜合文娛藝術區外,政府還計劃在海港兩岸闢設寬闊的海濱長廊和戶外活動區,與藝術區互相輝映,務求美麗的維多利亞港 — 香港最令人讚嘆的標誌 — 盡顯光芒。

    圖
    日後劇院林立的藝術區會成為香港別具特色的名勝,文化氣息足以媲美倫敦西區,有助提升香港作為世界主要文娛藝術中心的形象。

    這個"文化綠洲"除了會使香港市民的生活更添姿采外,還會成為吸引鄰近地區遊客的景點;而富有特色的建設,更會讓香港這個名廈林立的城市錦上添花。

    政府為此舉辦國際設計比賽,徵求概念方案,以發展該幅位置優越的土地,本港和世界各地的參賽作品共達161份。評審團由國際專家組成,主席 Lord Rothschild 向來熱心推動藝術發展和弘揚文化傳統,在國際間聲名顯赫。比賽冠軍由英國Foster and Partners奪得。

    圖
    二零零二年二月二十八日,Lord Rothschild公布得獎名單時表示,冠軍設計最大的特色是覆蓋藝術區多處地方的巨型天篷,構成風格獨特的地標。整個藝術區的輪廓蜿蜒曲折,與逶迤的天篷相映成趣,令人一見難忘。

    總綱發展藍圖雖然只是概念設計,但觀其布局,可見已把該幅海旁用地的絕佳位置以及鄰近九龍公園和廣東道購物區等等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規劃工作約需時三年,建築工程則約需四年完成。藝術區首項設施預期二零零八年落成,如能加快規劃及建築程序,可望提早竣工。

 
下頁
 

English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