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回應傳媒有關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查詢
**********************
呼吸道合胞病毒已納入恆常監測
——————————————
中心一直透過一系列監測系統,監察本地主要呼吸道疾病(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活躍情況及疾病負擔(例如死亡率和住院率)。在實驗室監測方面,中心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會恆常為呼吸道樣本進行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檢測。此外,中心會根據主要出院診斷監測公立醫院內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住院情況,並監察學校及院舍的上呼吸道感染爆發情況。中心每周在網頁公布陽性數字及百分比,並會不時透過新聞公報及網上刊物發布最新流行病學情況。
流感住院率遠高於呼吸道合胞病毒
———————————————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引致呼吸道疾病,例如氣管、肺部及中耳的感染。病毒可通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或飛沫直接傳播,或通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受到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污染的物件而間接傳播。大部分人士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後,病情一般輕微。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模式與季節性流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流感在香港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通常在冬季及夏季出現高峰期;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季節性特徵並不明顯。有些年份,其高峰期可能在五月至八月期間出現,但有些年份則無明顯規律。今年,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情況同樣未呈現明顯的季節性高峰。實驗室監測數據顯示,過去12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陽性百分比徘徊在2.5%至3.5%之間,相較今年上半年每周少於1%的水平為高,但遠低於以往高峰期錄得的8%至10%。
另一方面,呼吸道合胞病毒與流感及新冠病毒相似,長者和幼兒是最受影響的群組。死亡個案主要集中在長者,當中死亡率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加。此外,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關的住院率在75歲或以上長者亦較高。
中心的分析顯示,在二○二三年一月至二○二五年六月期間,75歲或以上長者與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死亡率平均每年為每100 000人有10.3宗,低於季節性流感的每100 000人有80.2宗。長者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關的住院率亦低於季節性流感。近年來,流感相關的每周住院率在流感季節高峰期約為每100 000人有10宗,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住院率一般維持在每100 000人有2宗以下。在長者中,流感的平均累積住院率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3.7倍。
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
雖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整體疾病負擔低於季節性流感,但仍是一種對公共衞生有重要影響的呼吸道傳染病。因此,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與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流感)同樣重要。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衞生,如出現發燒和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外科口罩,以防傳播病毒。市民應確保室內空氣流通,若有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外科口罩,避免上班或上學,減少前往人多擠擁的地方,並盡早求醫。
疫苗接種方面,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定期檢視本地疫苗可預防疾病的流行病學情況、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最新建議、疫苗的科學發展及證據、疫苗成分的更新、成本效益研究,以及其他衞生當局的實際應用經驗,從公共衞生角度向衞生署提供不同疫苗接種建議。
科學委員會剛在今年一月的會議討論長者使用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事宜。專家詳細審視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本地流行病學數據、有關疫苗效力、安全性和潛在不良反應的科學數據後,認為已在本港註冊的兩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安全及有效。
就長者接種方面,由於有待世衞提出具體建議和取得相關成本效益分析的本地數據,因此暫時不建議為全部長者普遍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科學委員會認為長者可考慮徵詢家庭醫生的專業意見,了解接種相關疫苗的效益、風險及必要性,並根據醫生的評估,決定是否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作個人保護。醫務衞生局已委託香港大學進行有關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待成本效益分析完成後,科學委員會將根據相關分析結果及最新科學實證,再次討論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接種事宜。科學委員會當時的建議已上載中心網頁(只有英文)。
中心會繼續密切監察本地主要呼吸道疾病和定期公布數據,亦會適時透過合適渠道提醒醫護人員和公眾有關公共衞生的資訊和建議。
完
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50分
香港時間20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