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堅守保障本地僱員優先就業」動議辯論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今日(十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堅守保障本地僱員優先就業」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我再次感謝郭偉强議員提出今次議案,亦要感謝田北辰議員所提出的修正議案。感謝多位議員就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及人力政策提出了寶貴意見。剛才,保安局副局長已就打擊非法勞工以保障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作出回應。接下來,我會就議員剛才提出的其他意見,作出綜合回應。

  誠如議員們所言,勞工政策與本港民生及經濟息息相關。我在開場發言中已提到,香港的勞工政策一直以發展本地勞動力為主,輸入外來勞動力為輔。根據「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由於現職從業員高齡化及新進人手不足,預計到二○二八年,人力供應仍不足以填補所有空缺,香港整體人力短缺將擴大至18萬人。面對人口高齡化及勞動力不足的挑戰,在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政府於二○二三年加強輸入勞工的機制。各輸入勞工計劃整體運作暢順,發揮預期效果,幫助很多僱主包括中小型企業補充人手,應付營運需要,令經營得以持續或拓展。

  政府在容許輸入勞工的同時,一直堅持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原則。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今年六月實施一系列新措施,包括新增網上渠道便利市民投訴不公或違規行為;在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網站刊登職位空缺資料時展示申請公司的名稱,增加資訊透明度;進行特別巡查,到聘用輸入勞工的企業查核僱主有否持續符合全職本地僱員與輸入勞工人手比例的規定,並按違規風險,要求僱主申報全職本地僱員及輸入勞工的資料和相關人手比例;以及規定同一僱主在遞交申請後六個月內提交的其他申請不會受理。其後,我們於七月開始,加強監察申請僱主進行本地招聘的安排,預防和打擊假招聘。

  因應餐飲服務業最新的就業情況,繼政府於九月十日實施本地招聘的新要求,行政長官在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加強措施,針對性打擊濫用優化計劃的行為,包括由九月十八日起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須進行的本地招聘,由四星期延長至六星期,其間僱主必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招聘會,即場面見求職者。如僱主未有按照勞工處的安排參加招聘會,勞工處會拒絕其申請。勞工處同時就上述兩個申請職位實行更嚴格的二比一人手比例規定,由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為基礎計算,改為以申請職位計算。換言之,僱主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一名,便須已聘用本地全職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兩名。新措施更精準要求僱主優先聘用本地工人,促進本地就業。

  ​我們亦留意到個別僱主未能遵守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規定。政府絕不姑息僱主的違規行為,勞工處已就所有收到的投訴展開調查,早前亦分別因僱主違反本地招聘的規定和以輸入勞工取代本地工人,向相關僱主施加行政制裁。我們鼓勵受影響的本地僱員向勞工處舉報,我們會嚴肅跟進每一宗接獲的投訴。 

  另一方面,剛剛郭偉强議員和陸頌雄議員都有提到,輸入勞工在本地僱主的角度是較帥、較年輕,亦較能吃苦及刻苦耐勞。事實上我們都聽到很多僱主有這些評價。但我想反問一句,其實本地工人不是應該都要有這些特質嗎?我們經常說的「獅子山精神」不就正正是香港人這些特質嗎?本地工人應該要有同樣的優勢,即使他年紀比較大一些、但其他經驗較多,這才能吸引僱主招聘年齡較大的人士。

  特區政府亦會繼續加強技能培訓及再培訓的工作,協助本地工人就業。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市場導向、就業為本的培訓課程,協助本地勞工提升就業能力及維持競爭力。目前,再培訓局每年提供十多萬個培訓名額,提供超過700項培訓課程,涵蓋28個行業及通用技能訓練。再培訓局正進行全面改革,提升其角色和定位,為整體勞動人口提供技能為本的培訓課程和策略。中長期而言,再培訓局會強化調研職能,以便掌握技能需求趨勢和不同行業的人力需求,訂定技能為本的培訓策略和課程階梯,為市民提供新技能和技能提升培訓。

  此外,勞工處為求職人士提供全面的就業服務,舉辦不同類型的招聘會,協助求職人士就業;並為特定群組推行針對性的就業計劃,促進他們的就業機會。

  有議員認同輸入勞工計劃能為僱主提供必要的勞動力補充,但認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規定應更富彈性,處理程序也可以更為精簡。特區政府會於日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檢討中一併檢視。

  有議員認為失業率持續上升,建議政府設立凍結輸入勞工的機制,或考慮在失業率到達一定水平後暫停批准輸入勞工。也有議員建議暫停審批個別失業率較高行業的輸入勞工申請。我們認為不適宜按個別經濟指標「一刀切」或機械式暫停處理輸入勞工的申請。事實上,即使同一行業,不同工種的人力供求亦往往不同。我們需要在兼顧企業運作和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之間作出適當平衡。政府會密切留意及評估勞工市場及各行業的人力需求情況,靈活調整輸入勞工計劃的實施安排,並始終堅守本地就業優先的原則。

  我們呼籲如果有僱員遇到有僱主進行違規情況,希望他們能致電2150 6363、2150 6363進行舉報;或者如遇到黑工的話,就像剛才保安局副局長所說去舉報黑工。

  我們亦希望補充一些數據,剛剛鄧家彪議員提到希望有更多數據去說明現在我們各行業的招聘情況。從九月十日起,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申請輸入侍應生和初級廚師,在本地招聘期間必須每周進行一次、每次三小時到勞工處指定的就業中心舉行的招聘會即場面見求職者。新安排會使求職過程變得更透明,杜絕了好像剛才鄧家彪議員所說的,有些人士會致電、然後自己去招聘的情況。我希望和各位議員分享一下我們收到的數據,截至今年九月三十日,有54間機構參加了招聘會,並且提供了1 119個職位空缺,當中包括侍應生有370個、初級廚師有478個,以及其他崗位如清潔員或洗碗員共271個。但勞工處只有足夠的面見者去提供143次的面試機會,反映在勞工處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是面試的人比崗位更少。所以我希望工會可以幫忙更多,令更多求職者去勞工處的就業中心應聘。勞工處會聯繫每個不獲應聘的本地求職者了解面試的詳情,並且審視匯報不獲應聘的原因是否合理,以及他們的說法與應聘者是否相符。

  有議員提到是否可調整本地僱員與輸入勞工的人手比例,例如調整目前的二比一比例;同時調高全職僱員每周35小時的工時門檻。正如我剛才所說,政府一直密切監視本地勞動市場和各個行業的人力變化情況,並且持續推出針對性的措施,加強本地僱員優先就業。對於議員的建議,我們會因應最新的變化去動態調整。

  主席,再補充多一個數字,關於打擊違反輸入勞工計劃規定的行為,自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行以來,截至二○二五年九月,勞工處已接獲623宗投訴,同期勞工處已向14名違反《僱員補償條例》、《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入境條例》,又或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規定的僱主施加行政制裁,包括撤銷了13個僱主已獲得的輸入勞工批准,以及拒絕處理僱主隨後兩年的申請。

  主席,我十分感謝各位發言的議員,讓大家集思廣益。經過今天的辯論,可見大家的目標一致,就是要在堅守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適度輸入勞工,紓緩香港人力不足的問題;否則,企業如果因勞動力不足而被迫結業,原有的本地僱員也會失去工作。政府會密切留意勞工市場的變化,因時制宜,也會慎重考慮各位議員提供的寶貴意見。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5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