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登革熱最新情況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八月八日)公布登革熱個案的最新數字。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醫生提醒市民,由於在夏季期間氣溫及雨量上升,本港蚊患情況可能會加劇,加上市民在暑假會較頻繁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因此本地登革熱的風險正在上升。

  由八月一日至昨日(八月七日),中心錄得三宗外地傳入的登革熱感染個案,病人於潛伏期內曾到柬埔寨、菲律賓及泰國。

  截至昨日,今年錄得39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二○二四年共錄得161宗登革熱個案,包括156宗外地傳入及五宗本地感染個案。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資料顯示,登革熱的全球發病率在過去20年顯著上升,構成重大公共衞生挑戰。在二○二三年,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共呈報了逾650萬宗病例和7 300多宗登革熱相關死亡個案。世衞於二○二四年更錄得超過1 400萬宗個案,創歷史新高。

  登革熱在眾多鄰近旅遊地點普遍流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今年至今已分別錄得超過二萬宗個案,新加坡亦錄得超過3 000宗個案。另外,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廣東省今年至今共錄得465宗本地感染病例,於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日的一周內已錄得157宗,其中以廣州、雲浮、中山和佛山錄得的病例最多。

  有關香港和鄰近及海外國家及地區的登革熱最新情況,已上載至衞生防護中心的網頁

  歐家榮醫生補充:「本港經常有外地傳入的登革熱個案,每年間中亦有零星的本地登革熱個案。由於香港存在白紋伊蚊,本地市民有機會受感染。炎熱多雨的季節有利蚊子迅速繁殖。如控蚊成效不足,更有爆發登革熱的風險。因此,控蚊工作至關重要。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應時刻保持環境衞生、注意防蚊控蚊及採取個人保護措施。大家應緊記防止蚊子滋生及避免被蚊叮是預防登革熱的最佳方法。市民如從受登革熱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

  市民應繼續採取下列防蚊措施:
 
  • 徹底檢查集水溝氣隔、屋頂雨水槽、明渠及排水渠,避免淤塞;
  • 每星期至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以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 汽水罐、空樽及空盒等垃圾應妥善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內;
  • 栽種花卉的水應每星期最少徹底更換一次,盡量避免使用墊碟;
  • 在雨季前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填平;
  • 避免在叢林逗留;及
  • 戶外活動期間,做好個人保護措施,穿着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含避蚊胺的昆蟲驅避劑可有效防蚊,市民應注意以下事項:
 
  • 先仔細閱讀標籤說明;
  • 在進入可能被蚊叮的範圍前使用;
  • 塗在外露皮膚及衣服;
  • 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如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 先塗防曬霜,再塗昆蟲驅避劑;
  • 遵照標籤說明,只於有需要時重複使用;及
  • 除了避蚊胺之外,市面上亦有含其他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例如IR3535、埃卡瑞丁(亦稱派卡瑞丁)等。公眾使用任何昆蟲驅避劑時,應遵從產品標籤上的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

  ​​市民如發現蚊患,應致電1823,亦可參閱以下專題網頁,了解詳情:衞生防護中心旅遊健康服務登革熱專頁、最新旅遊情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衞生防護中心Facebook專頁YouTube頻道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1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