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完善灣區人才標準,促進區域人才流動」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代主席:
我再次感謝顏汶羽議員提出這項議案,以及梁子穎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同時,我感謝在座議員就這項議題表逹的意見及提出的建議,我會在此簡略回應。
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說,特區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以培育本地人才為主,引入外來人才為輔,豐富香港的人才庫,增強香港發展動能,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大灣區內城市有不同的優勢和定位,在人才培養、招攬、交流等方面有廣闊的合作空間。為了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很多政策局及部門一直就相關行業致力推動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專業人才發展、便捷兩地專業人才資格互認及強化相關標準銜接的工作,包括律政司、發展局、教育局、環境及生態局、醫務衞生局、房屋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以及勞福局。各政策局及部門都非常重視和關心灣區內人才流動的情況,會與相關行業的業界人士及團體緊密聯繫,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及人力需求情況,並與其他大灣區城市負責單位商議,從而制定及優化相關措施。
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框架下,內地已在絕大部分的服務貿易領域對香港實施優惠和便利措施,包括放寬香港專業人士提供服務的資質要求、准許香港專業人士在內地參加考試、註冊、執業和開業,以及鼓勵雙方的專業機構進行資格互認。目前,多個服務領域已設立專業資格互認或專業資格考試的考卷豁免安排,包括建築及相關工程、證券及期貨、銀行和房地產。
在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方面,正如剛才盧偉國議員提到,發展局與內地相關部門合作,允許合資格的香港工程、建築、測量、規劃和園境五個專業範疇的企業和專業人士,無須通過資格互認,只要完成簡單的備案程序,對應內地相應的資格,便可以到大灣區內地九市直接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發展局與廣東省及澳門合作,就建造技術工人及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建立灣區標準,並推展「一試多證」安排。未來,我們會持續優化所需配套措施,支持粵港澳三地在建造業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助力整個大灣區的建造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在金融服務領域,政府一直致力建立金融人才庫,為業界創造發展動能。在CEPA框架下,內地與香港已就不同金融服務業的專業及行業資格推出開放措施,有利於內地金融人才來港發展。除了我較早前提到有關證券、基金及期貨行業,以及銀行業的資格互認機制,在會計專業方面,香港會計師公會與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亦設有會計專業考試科目豁免安排。
地產代理服務方面,兩地的規管機構可分別推薦合資格地產代理及房地產經紀人參加由對方專門開設的培訓課程及考試。在完成課程及通過考試後,相關人士可申請在對方管轄範圍從事相關行業的資格。
在環境保護方面,香港在環境法規、國際認證及專業管理方面具有優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一直與相關專業學會合作,為環保相關科目的畢業生及年青環境專業人士提供實習培訓。剛才盧偉國議員提到,亦感謝你的推進,環保署計劃聯同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與內地探索建立環保專業人員認證的可行性,以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交流和合作。
而在爭議解決服務方面,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亦將爭取在今年內推出大灣區仲裁員名冊,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的人才連接,構建大灣區內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
代主席,雖然剛剛提到我們進行了許多工作,但當然很多工作仍有待推進,包括陳祖恒議員提到實習簽證的問題、周文港議員提到的學歷互認問題、黃俊碩議員提到「開小門而關小門」的問題,以及謝偉銓議員提到單一窗口的問題均仍待解決。然而,有些議員提出的問題我們已處理,包括剛才洪雯議員提到是否可透過香港引進國際領軍人才,其實今早在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上,政務司司長亦提到我們已釐定領軍人才引進機制,若各位議員物色到世界上頂尖的行業領軍人才,歡迎告訴我們,我們會主動出擊,以期將他們引來香港。
另外,黃錦輝議員提到能否讓職專學校的學生畢業後直接來港服務,其實在現行的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下已有類似操作安排,我們希望有更多非本地技術專才可以來到香港就讀職業訓練局,然後在港就業及紮根。我們會繼續與內地相關機構發展並完善類似安排。
政府各政策局及部門會繼續因應各行業最新發展及人力需求情況,制定及優化相應的培訓策略和措施,提升相關行業人才的職業和專業技能。此外,職業訓練局及僱員再培訓局亦提供全面的職業專才教育及培訓服務,提升本地勞動力的整體競爭力。
優質的人才是發展的重要動能,也是世界各地爭相競逐的對象。大灣區內城市各有不同優勢和定位,香港會繼續與其他大灣區城市攜手引才、留才、育才、用才,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感謝各位議員對這項議題的重視和關心,各政策局和部門會繼續與業界人士及團體保持緊密溝通,並與其他大灣區城市負責單位聯繫和商議,推動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專業人才發展、便捷兩地專業人才資格互認及強化相關標準銜接的工作,促進區域人才流動。
多謝主席。
完
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18分
香港時間18時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