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五題:一站式長者友善居所
****************
問題:
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於一九九九年推出「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下稱該計劃),開創終身租住模式,為長者提供住屋、康樂及醫療護理集於一身的一站式長者友善居所。該計劃的第三個項目於本年三月十四日推出,提供312個單位,而據報房協於同日就該項目收到500宗申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在該計劃下正在規劃的三個項目(即粉嶺百和路項目、觀塘花園大廈重建項目,以及明華大廈重建項目)的詳情,包括推出日期、提供單位數目,以及租住權費;及
(二) 會否借鑑房協作為「房屋實驗室」及該計劃的經驗,考慮把提供一站式長者友善居所納入長者房屋政策;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於一九九九年推出「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為年滿60歲的中產長者提供將居住、康樂設施與醫療護理集於一身的居所。就兩個試驗項目將軍澳樂頤居及牛頭角彩頤居,先後於二○○三及二○○四年落成,兩個項目在二○二二/二三年的入住率接近九成半。位於紅磡的第三個項目豐頤居亦已於二○二三年年中入伙。單位均以「長期租約」形式出租,長者在「一筆過」繳付租住權費後,便無需繳付租金,入住期間只需每月繳付服務費和管理費,或因應個人需要及喜好,自費享用各項服務。「長者安居樂」計劃採取單一輪候冊編配安排,適用於上述三個已入伙,以及此計劃日後落成的項目,申請人無須重複遞交申請。計劃全年接受申請,亦沒有申請期限。截止二○二三年十月底,輪候冊上約有近400名申請人。
就林筱魯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長者安居樂」是房協就長者房屋範疇的重點發展方向。房協現正興建或規劃另外三個「長者安居樂」項目。其中位於粉嶺百和路的「長者安居樂」項目預計於二○二四年落成,提供約260個單位。觀塘花園大廈第二期重建計劃和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計劃中亦會有「長者安居樂」項目,預計分別於二○三三年和二○三五年落成,提供約200個和600個單位。這些項目的對象是中產長者,房協會在這三個項目推出時訂定租住權費的金額,並提交予房屋局局長審批。未來,房協會繼續研究在新發展項目或屋邨重建項目中加入「長者安居樂」項目,以營造綜合多元的社區,滿足不同年齡和不同階層人士的需要。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願景是為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可以負擔的租住房屋。房委會一直有為低收入長者提供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解決他們的住屋需要,並締造適切宜居的居住環境。房委會的模式更鼓勵長幼共融和居家安老,因此沒有單獨為長者而設的項目,而是透過在住屋安排、建築設計、整體的屋邨設施,以及社區網絡等各個層面推行不同措施,照顧長者的需要。
住屋安排方面,房委會一直推行一系列房屋計劃,優先滿足長者的住屋需要。公屋方面,長者申請者可用單身人士身份申請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其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較早獲得處理。此外,房委會亦實施一系列天倫樂計劃,加強家庭各代之間的支援。
建築設計方面,房委會已將「通用設計」概念的主要元素普遍應用於公共屋邨的住宅單位內及屋邨的公用地方,照顧長者居民的需要。此外,如長者租戶提出申請,房委會可免費在其居住的公屋單位內進行調適或改裝工程。
房委會亦會在二○二六/二七年度或之後落成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內,盡量預留約百分之五總住用樓面面積作福利設施用途,以協助長者居民的日常起居。房委會亦採用「社區遊樂」概念,盡量融合長者康體設施與兒童遊樂場地,促進跨代共融和長者對社區的歸屬感。
社區網絡支援方面,房委會會與其他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合作,為長者公屋租戶提供支援服務。
除租住房屋外,房委會亦會協助中低收入長者置業。資助出售單位銷售計劃中設有「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預留部份單位配額,讓有年長家庭成員的申請者可優先選樓。
房委會在滿足不同類別中低收入家庭房屋需求的同時,會繼續致力向長者提供公營房屋。同時,房協會為中產長者推出「長者安居樂」項目。房委會和房協分別嘗試以不同的模式,提供不同的設計與服務,滿足不同長者家庭的需要,兩者相輔相成,令香港的公營房屋類型更爲豐富。房協一直都是香港「房屋實驗(室)」,是(房委會)的好夥伴,未來我們會繼續互相學習,並肩為長者締造更具「幸福感」的居住環境。
完
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5分
香港時間16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