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一月十四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大家早晨。踏入十一月,香港繼續接連舉辦多項重要國際會議,除了發展會議經濟外,更不斷強化香港在會議方面的中心地位。
 
  在上星期,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成功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今年峰會的反應更勝去年,獲得約300位來自全球160家金融機構的國際和地區負責人參與,不論人數以及他們代表的機構數目,均比去年更多,當中90多家機構更是由集團董事長或行政總裁代表出席的。
 
  來自全球的國際金融領袖親身出席峰會,顯示他們重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香港的發展潛力。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先生在開幕禮的視像致辭表示,支持並對香港提出三點建議:包括着力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影響力;繼續保持國際化的特色,進一步拓展朋友圈;以及主動適應市場變化,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些都是特區政府一直的工作方向,我們會更積極及努力推進這三方面的工作。
 
  有跨國大型銀行的行政總裁說,粵港澳大灣區集合香港的金融業、廣東的製造業,加上粵港兩地科研及大學,形成強大組合。有來自歐洲的基金經理有信心香港可以成為全球頂尖的綠色金融中心,香港會繼續通過國際性會議,推進「八大中心」發展。例如,在發展香港成為亞太區的國際法律服務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方面,一連五日的香港法律周,上星期圓滿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深入探討多個重要議題,包括國際法律合作、調解、仲裁、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機遇,吸引來自逾50個司法管轄區,超過11 000人以線上線下形式參與。
 
  在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方面,二○二三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前晚已舉行,而雲集邵逸夫獎各屆得獎者的香港桂冠論壇,由昨日起一連六日在香港舉行,作為世界級學術交流盛會,聯繫當代和新一代科研領袖,有助提升香港在國際創科界的聲譽和地位。
 
  在航運方面,推動香港強化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第七屆「香港海運週」亦將在五日後,即十九日展開,推廣香港作為海運業務的首選地。這些會議都標誌着《施政報告》中強調的發揮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和橋樑地位的一系列活動。
 
  另外,香港一件重要大事——區議會選舉,還有約三個星期就會舉行。
 
  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上星期公布完成審查全部399名候選人的提名,確認全部符合「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裁定提名都屬有效。
 
  這幾日,我見到不同地區的候選人都已經立刻展開宣傳和拉票,在地區向市民介紹自己的政綱和抱負,選舉氣氛將越來越熱烈。

  這次區議會選舉所有地方選區選舉以及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全部都要競爭,而且競爭將會熱烈。在地方選區選舉,每區平均近四名參選人競爭兩個席位;在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方面,228人競爭 18區共176個席位。在這競爭當中,候選人都要「拼能力、拼政綱」。
 
  每位選民在這次選舉記得要投票,在候選人當中從中選優。每位選民的一票都可以協助香港提升地區治理效能,協助貫徹良政善治,協助建設更美好的社區。
 
  為了便利身在內地的選民回香港投票,港鐵上水站附近兩所學校將會設立鄰近邊境投票站。
 
  我呼籲所有選民,在十二月十日與家人和朋友投票,選出你認為最適合、有心、有能力、愛國愛港的區議員服務社區。多謝大家。
 
記者:你好,特首。《施政報告》提出了樓市「減辣」,但最近東涌的一些地皮都頻頻流標,是否反映政府不太掌握市場情況?地產商不斷提出全面「撤辣」,這些會否考慮?擔不擔心會影響「樂建居」,是否應該要增加誘因?第二,前特首梁振英昨天出了一篇評論,批評「粵車南下」的車輛到了人工島就要泊車,他說現時香港經濟復蘇不如預期,甚至連政府財赤亦超出預期,本身的方案想吸引多點遊客來港,但這個安排就令遊客卻步,特首又如何回應?謝謝。
 
行政長官:首先,大家當然關心樓市的情況,我們在《施政報告》減緩了一些大家所稱的「辣招」,我相信需要一段時間讓市場適應。我們知道整個物業市道的環境受全球經濟,特別是高息環境影響,香港和其他經濟體面對同樣的壓力和挑戰。我們減緩一些措施,即大家所說的「辣招」,按我理解,報章亦有報道,有些地產代理說查詢數目多了。買樓是一個大決定,大家在查詢後,按着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作出決定,需要一些時間考慮,這是正常,亦是理解的。我們推出任何措施,包括這次撤減了某類「辣招」,最重要是希望物業市道健康發展,不要大上大落,還有是讓市民知道整個政策是怎樣,自行作出判斷。我一向強調,政府所做的是有透明度,並將政策方向讓大家知道。
 
  某些地點的招標,因為某些地方過去的供應量已經較多,地產商在考慮投標時,除了地點,亦考慮其對整體樓市發展情況的看法。在這個階段,大家留意着整個樓市發展走勢,這是預期的。《施政報告》剛於上月發表至今只有一個月,在查詢多了後,成交走勢如何?再者,我們這麼多輸入的人才,而輸入的人才經過相關計劃是「先免後徵」,真正的影響有多大?我們都要給予時間讓市場適應一下,當然我們會密切留意市場的走勢。
 
  至於「樂建居」(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土地是有的,我們會按着實際情況,在適當時候推出。
 
  另外,關於「粵車南下」如何實施的不同意見,當然我們會多聽意見。目前來說,「粵車南下」是我們的政策方向,實際運作如何、整體怎樣部署,有關決策局和運輸署正在聆聽意見,亦跟廣東省有關單位討論。我們歡迎任何意見,令這事達到我們認為最理想推出的政策內容,這方面有了決定會向大家公布。
 
記者:你好。最近發生了多宗嚴重,甚至是致命工業意外,有部分甚至是政府的地盤,其實政府對於地盤的安全指引有沒有需要重新檢視?是否真的可以應用到實際情況,以及令所有人都會「跟足」?因為最近油麻地那一宗其實在一個月前都有發生過(類似意外)。多謝。
 
行政長官:工業意外是我們非常關注的,是不應該發生的。當然,工業意外所涉及的範圍,我們都需要大家在幾方面共同努力。第一,政府必然有一個重要角色,包括我們要有足夠的法例和足夠的程序和指引,讓業界所有作業者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所以政府在法例和罰則方面均已經加強,最高刑罰可以監禁兩年。我們亦已增加巡查,有事故時,我們的即時行動也是迅速和積極的,這些是政府的工作。
 
  然而,整個業界涉及兩部分操作者,包括地盤管理人員,以及真真正正在地盤工作的人士,兩方面對於工業安全的意識、文化、操守和執行都需要再加大力度。首先,作為地盤的營運者,即管理者,我們有法例規管、有指引要求他們去做,一定要地盤每一位負責監管的人都落實執行,如果落實執行得不好、不到位的話,是要負上責任的。而操作者,即工人本身,都需要明白工業安全對其重要性,因為他不只是個人謀生,亦要盡量考慮家庭、家人對他的擔心。所以個人的作業操守,符合自身作業安全,做好自己的安全準備、裝備等都是重要的。
 
  當然,整個行業的工業安全文化需要再加大力量推廣。在這方面,我知道建造業議會不斷工作,政府亦與其一起不斷工作,在培訓、講座,甚至是指引方面的釐定,大家都不斷按着實際情況去完善。無論如何,整個作業文化是每一位參與者——政府、營運者、監管者,以及工人本身——都要提升這方面的工業安全文化,不要貪方便,一定要小心去做。如有任何人在這方面需要更多資訊,政府和建造業議會等都必須提供,並予以適當引導。培訓方面,營運者要做好工作,政府亦會再加大力度,包括監管、督導、調查,以及發生工業意外後的調查、問責等,整個行業的工業安全文化都要整體提升。
 
  另外,多用機械操作、人工智能等,如有工序可以由機械取代,亦會大大減少這方面的風險。整個行業在這方面的文化和意識提升,以及使用工具、現代科技協助操作,是我們的共同力量,每個人都要在這方面加大力度。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發言及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2023年11月14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2時40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