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在《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首先,非常多謝大家來到政府總部採訪有關《施政報告》的一些內容。《施政報告》的內容比去年更多,這是因為我感謝每一位給我意見的市民,這次收到的意見相當多,而且我亦盡量吸納不同人士的意見。所以我在立法會宣讀時的時間亦比上一次更長,令大家可能在工作時間方面要更多,多謝大家包涵。
 
  我在此會重點扼要地介紹:第一,我撰寫這份《施政報告》時的一些想法,以及一些方向性的事情。因為之後不同的司局長都會舉行記者會,相信差不多有10場記者會,所以一些細節我會留待他們交代,向大家介紹,但在理念方面,我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撰寫這份《施政報告》的時候,我的施政理念是貫徹「一國兩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因為香港作為特區,我們是在「一國兩制」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所以必然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而在《施政報告》中大家看到在這方面有很多工作。
 
  另外,更重要的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無論怎樣施政,這兩方面都必須要做得成功、做得好,才可以真真正正令到市民受惠。我的施政方向,其實在我一上任時已運用這想法──就是把香港的整體從四個方向來分析,即是我們有甚麼優點?有甚麼機遇?同時有甚麼弱點,以及有甚麼威脅?所以,當我看到香港整體在內部和涉外,因為國際形勢複雜,所以在優勢方面,我覺得一定要更強化,確保我們的優勢可以發揮到其最高價值。
 
  同樣,機遇令我們可以開創新天地,更加令我們可在現有基礎下更上一層樓。補短板和化風險就是剛才我所說的,整體來說我們可能會有一些弱點,亦可能面對一些威脅。整份《施政報告》的方向都是從這四點來發揮。
 
  另外,我們的施政目標,在《施政報告》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談到其目標,但若我歸納為三方面,大家可能明白我的思考邏輯是怎樣。第一是強化治理,因為無論政策如何,做得怎樣好,都必須要能夠執行。能否執行要看三個元素:第一是體系建設,第二是執行效能,以及最後第三點是執行效果。這三方面都需要做好,否則就算有一些好的願景,亦未必可以落實,所以我會不斷強化治理。
 
  另外,正如剛才我所說,我們發展經濟,所以經濟和發展方面在《施政報告》的篇幅有很多,如果稍後大家有問題想分享也歡迎。
 
  做到發展,做到經濟好,都要每位社會人士也得益,所以一定要「惠民生」和「添幸福」。

  我首先解釋一下強化治理方面的想法。強化治理方面,在《施政報告》中,大家可以看到我用體系建設、補短板和化風險的概念,再優化我們的一些強項,所以可以看到我在一些架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我們設立了大型發展項目融資架構,因為我們拼經濟、謀發展,有很多大型項目,兩個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這涉及的資金多,當然它們的經濟效益和對社會創造的價值亦很多,但在中段期間,我們怎樣令我們的財政穩健?以及用甚麼最好的方法令這些大型項目發展得順利?再者,令到政府財務有持續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施政報告》中所說的這個融資架構是要針對不同項目,用一些較為創新的想法去構思一些融資方法,高度利用市場化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同樣,我們設立六個辦公室,這六個辦公室分別是:第一,我剛才提及用以支援和支持大型發展項目的「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數字政策辦公室」、「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文創產業發展處」和「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我們亦有一個針對長遠發展在審批藥物和醫療器械方面,可以做到「第一層審批」的進行籌備工作的辦公室,在體系建設方面我花了很多心機。大家看這幾方面,跟我們的發展,與我們在多方面跟外國競爭都有很直接的關係。
 
  另外,我會於來年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因為我們20多年來還未履行憲制責任。這有兩個法律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要求;第二,《香港國安法》亦有要求。所以,我們會在下年完成立法工作。
 
  在「一國兩制」下,我們必須做好國家安全教育。在這方面,除了一貫教育外,我們還會設立展廳,而且會推廣至地區層面,所以有地區導師。在政府體系裏,全體公務員都要在這方面進行國家安全教育。
 
  另外,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剛剛通過了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所以我們會主動和積極地對接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法。我們現時已經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但我們重視的是國民教育方面、國民身分認同方面,還有歷史認識方面。  

  我們將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至全方位,將會有甚麼?我們會設立一個辦公室弘揚中華文化,這亦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另外,我們會設立兩所博物館,一所是讓我們更認識國家發展、歷史,以及整體在不同政策方面如何推進;亦會有一所涉及抗戰和海防事務的博物館,細節在《施政報告》已有交代。
 
  我們會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大家都知道,區議會選舉的報名時間已經開展,亦會在月底結束。我們鼓勵大家出來參選,亦會辦好區議會選舉,配合關愛隊在18區提供服務,我們整體在地區治理的部署大致上完成。
 
  另外,我希望強化應急能力。基於兩點:第一,我們應付超強颱風蘇拉,以及世紀暴雨時,縱然我們在某些領域有所改善,但極端天氣的威脅將會更多,所以在我的《施政報告》亦有提及,要求有一些策略性的部署,特別是在渠務方面、山泥傾瀉的管控方面。我希望在這些方面再加強部署和能力,特別是因為現時科技發展進步,哪些科技可以應用在應急方面,我要求相關部門加緊研究。我亦在《施政報告》強調,我們希望在整體大灣區建立一個有效的大灣區應急機制,希望做到優勢互補,還有聯防聯控,防災、滅災和救災的整個系統。
 
  現在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在拼經濟謀發展的一些舉措。首先,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因為想解決問題,很多時候都涉及資源,涉及資源就是要發展,發展才有基礎讓我們可以解決多些問題,所以必須要發展。另外,發展令我們生活得更好,除了希望解決一些困難的問題,我們亦希望生活更美好,市民可以在不同方面都追求自己的夢想,所以要強化我們的優勢,用好我們的機遇,這就是我整個拼經濟謀發展的一個理念。
 
  首先,在競爭力方面,繼續「搶企業」、「搶人才」,以及培育本地人才。世界競爭不會停止,是必然會面對的,所以整個拼競爭力的過程會延續下去,亦要不斷做好,因為競爭對手往往都是本着同樣理念跟你比拼,所以這個不能放棄。
 
  另外,強化「八大中心」的力量,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八大中心」本身是一個優勢,另外會加上中國優勢,因為「八大中心」是「十四五」規劃下,國家要求香港做好,而國家亦會有政策配合,將香港優勢加上國家優勢,就會相得益彰。「八大中心」當然大家都知道是哪「八大中心」,我在此舉例,相信對大家最有關係的就是金融、航運、貿易、文化藝術、創新科技、航空等。
 
  此外,我們新的發展動能就是「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將「北部都會區」定性在四個大區來推動。四個大區,大家都看到,包括專業服務和物流、科技、口岸經濟,還有第四個是保育和生態發展等,可看到是一個多元發展,亦有協同效應,因為我們既要發展,亦要生活得好。要生活得好,除了居住環境面積大,我們亦希望整個生態都好,在我們的東邊是一個高度生態保護區和旅遊區,亦有我們跟內地對接的科技融合發展等。我們很快就會宣布「北部都會區」的整體發展綱領。
 
  另外就是「拼經濟、謀發展」,這必然跟股市和樓市有關。這方面我聽取了很多人的意見,那麼我是如何作出決定的?就是永遠都是拿一個平衡點,因為有些意見認為我們要做得更多,有些則認為某些地方我們不要做。始終涉及的範圍很廣泛,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我取了一個平衡,所以決定了──第一──下調股票印花稅。下調股票印花稅,原則上是回到我們未增加股票印花稅前的水平。為何我會如此考慮?第一,我們要確保我們的流動性不會受股票印花稅所影響;第二,我們亦與外國競爭,所以把印花稅調低,在這方面會增加競爭力;但第三,我們亦要考慮整體政府的收入有否受影響,因為股票印花稅亦是庫房的其中一個主要收入。平衡了各方面的考慮後,我作出了在《施政報告》所說的,把股票印花稅降低到我在《施政報告》內提及的水平。
 
  另外就是減緩樓市方面,這個亦是一個平衡點。因為我們看到推出辣招的時候,當時的樓價和炒賣活動是非常活躍的,所以我們審視了近期,包括環球高息、經濟面對多方面挑戰,以及亦看到樓價開始有調整。再者,我們面對整體不同方面的挑戰,財富效應亦令某些經濟活動受影響。所以在作出平衡之下,第一,炒賣活動已經沒有我們推出辣招時的情況,所以我把三年縮短為兩年,目的是讓我們審視整個樓市的情況;第二,是把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同時減半,兩者都減半;亦幫助一些我們希望吸引來的外地人才,當他們來到香港,我們亦鼓勵他們落地生根,所以把「先徵後退」改為「先免後徵」。因為始終如果他們成為香港人,我們都希望他們落地生根。
 
  另外,我們亦很重視我們整體的發展方向,所以這次發表了八個藍圖和綱領,包括《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即現時旅遊發展藍圖的更新版、《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中醫藥發展藍圖》、《香港氫能發展策略》,以及《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有兩個綱領是針對行動性的,所以在海運港口方面及現代物流方面的發展有兩個行動綱領。
 
  另外,我亦利用香港的優勢盡量讓香港在這方面獲益更多,也能貢獻整個、不同領域的長期發展。第一,將香港建設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簡單來說,我們希望香港成為國際大學教育中心。另外,我亦推展應用科學大學,因為在很多諮詢中,很多市民均表示應該建立一個「行行出狀元」的制度,特別是除了傳統學術的本科教育外,還應該做更多去配合「八大中心」的發展,因此很多都涉及應用科學的發展。
 
  另外,我們亦會利用香港的優勢設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和「香港國際廉政學院」。特別就「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方面,我在立法會的「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聽取到很多議員的意見後,我認為應該大力推動。在這裏,由於有這麼多的項目,我不逐一解釋,讓大家提問吧,最後可能我會介紹競爭力方面的不同措施。
 
  在此,我想和大家講解「惠民生」和「添幸福」方面,我的考慮和所推動的措施。首先,無論政府有何施政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惠民生添幸福」,因此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讓大家在香港生活得開心、溫暖、有希望是重要的。這方面的第一項措施是鼓勵生育,締造有利育兒環境。我很明白生育是十分個人的決定,而且每一個家庭是否生育,要考慮的元素都不同,而且涉及的範圍也多。我亦考慮過外國的做法,包括歐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它們很多的做法,以及一些文獻分析都展示了,政府的手段對生育率的增加有多少影響是不確定的因素,亦未必是主要因素。然而,我作出這個決定的主要考慮是,多年來香港的生育率不斷下跌,我們應有的、具社會延續性的的出生率──已由2.1下降至0.9。我感覺這個下跌趨勢是很難逆轉,如果甚麼都不做,逆轉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我認為需要在政策上主導,讓社會明白政府希望社會的生育率提升。我記得在我成長時有一些關於生育率的政府宣傳──「兩個就夠晒數」,由於當時擔心出生率太高,有些家庭有四個子女、有些甚至有五個。雖然政府的宣傳不一定完全改變個人的生育理念,但我相信對整體的導向性會有影響。所以我決定,雖然這麼多年都沒有進出推動生育的政策,我今年推出,希望作出政策的引導性,亦希望社會清晰明白和聽到政府告訴大家,增加生育率對香港整體是有幫助的。
 
  我亦希望盡量發展醫療方面的優勢。香港的醫療在多方面都被世界公認有一定的國際地位,包括我們有很多教授在很多國際醫療會議上作重點發言,備受尊重;我們很多報告都很受重視。香港長遠來說是其中一個最長壽的城市,所以我希望發展醫療方面的優勢。醫療優勢方面,我亦聽到很多意見,認為香港有優勢可以發展為直接審批醫藥的註冊和使用。當然,要進行第一層審批需要做大量工作,因為我們的審批必須獲得外國的認同,所以我們會作出長遠的部署,希望達到第一層審批藥物註冊機構的能力。
 
  第二,房屋供應方面是持續增長中。房屋供應是重中之重,我知道市民非常重視,我亦非常重視。在多年努力之下,房屋供應在提速、提效、提量之下是有進步的。在《長遠房屋策略》中,已經計算了未來10年的房屋需求是440 000個單位,公營房屋約為308 000個單位,簡單來說約310 000個。現時,我們已經覓得土地興建410 000個公共房屋單位,即是10年內會有超過需求的100 000個單位建成。當然,10年後才解決問題太久了,所以我們有一些短期措施,例如「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我們亦把建屋方面的一些程序和步驟縮短了,對於提速和提量是有幫助的。
 
  另外,長遠而言,我希望解決一些我們很想解決的問題,包括劏房的問題。劏房是長期以來相信大家都認為要解決的問題,因為有些居住環境的確非常不理想,我自己曾探訪一些劏房,我看到後內心都感到很不舒服。但某些劏房,據我們初步調研,其環境並不錯,有些租金還相當貴。這些劏房有市場的原因是因為租住這些劏房的人覺得位置方便就業或就學,他們自己都有物業。因此,就如何處理劏房這個問題,我成立了「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我提出了四個方向要求工作組按這些方向處理。其中一個希望大家特別關注的是,除了訂標準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序做得到,因為我們所處理的每一個住戶都是一個家庭,大部分都是家庭,我要確保他們真真正正在居住方面,不會令到他們「無瓦遮頭」,所以一定是要有序去做。再者,我們不是解決短期的問題,是希望長期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要求工作組研究如何凍結這個問題,即是說不准許有新的、不符合標準的劏房出現。我給予10個月時間,讓「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去做這份報告。
 
  在土地供應方面,因為有土地才有房屋,所以我們會提速。在重建市區方面,我都知道大家很關心這個方面,亦涉及樓宇安全,所以這兩個方面在《施政報告》都有涵蓋。
 
  另外,有三個新型的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我打算將會建造的,這裏亦講述了,東九龍、啟德和洪水橋/厦村,《施政報告》的內容已很清晰展示了,我在此就不再細讀。
 
  至於三鐵三路和兩鐵一路,為甚麼我要強調?因為對於市民來說,最重要的是交通,每天上學、就業等,甚至娛樂,交通方面都很重要。我們優化了上次《施政報告》所講的三鐵三路的走線,並聽取了市民的意見。有關政策局會在記者會將一些細節的考慮向大家介紹。另外,我加推兩鐵一路是增加便捷,也是在聆聽意見後有這些構思。
 
  當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關愛的社會。關愛社會當然包括照顧長者,因為人口老化問題,所以我強調要推動「銀髮經濟」的發展,亦要重視支援殘疾人士和照顧者。在保護兒童、精準扶貧、婦女發展和少數族裔支援方面,《施政報告》都有一些措施推動的。另外,在支援勞工、培訓、再就業、最低工資,以及「連續性合約」規定等方面去照顧勞工,《施政報告》內亦有講到一些細節,待有關政策局舉行記者會時會一一將細節向大家介紹。我剛才提到的兩個領域,因時間關係,每個領域我挑選一個向大家介紹。
 
  接着說競爭力、「搶人才」、「搶企業」和培訓本地人才方面。
 
  第一,總結一下在「搶人才」方面的成績。成績是鼓舞的,我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這證明政策方向是正確的,最主要就是要確保我們走的路正確,繼續走下去就可以達到最終希望得到的目的。
 
  「搶企業」方面,「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接觸了不同企業,都是很有策略性和發展潛質的,有30間已經落戶,涉及300億元的新投資,會創造10 000個新職位。
 
  「搶人才」方面,去年《施政報告》推出的新措施有160 000個申請,其中100 000宗已經獲批,已經到香港的有約60 000人。如果大家記得的話,去年《施政報告》訂下的指標是每年吸納35 000個人才,即在這方面已是超額。這證明我們的方向正確,所以會繼續做。
 
  在「搶企業」方面,如何再加大呢?第一,希望吸引多些外國公司來香港,成為香港公司。當然香港本身具吸引力,再加上內地市場的吸引力。要吸引外國公司,其中一項會做的是如果外國人員在香港的公司工作,即外國在香港成立公司,其人員就可以申請「一簽多行」到內地,不用每次都申請,而且還會加快處理。這可以鼓勵多些外國公司來香港成立公司,有助我們「搶企業」。
 
  另外,我們會發展「總部經濟」。「總部經濟」有兩方面,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我已經說過,過去五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香港設立的總部或分部增加了一倍,即是在五年內翻了一翻,這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另有一些國家的公司總部,我們都希望招攬他們到來。還有就是希望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總部或分部,其中一項與中央商討的,就是希望推動便利措施,例如是資本方面的項目,有些更方便他們在香港設立總部的細節,我們會繼續與內地部委商討。
 
 我們亦會推動外國公司遷冊來香港,並會在稍後立法,讓想遷冊來香港的公司無須解散公司後再來香港設立公司,而是可以無縫地在外地註冊後直接遷冊來香港,無須大大增加成本,這就是「搶企業」。
 
  「搶人才」方面,第一,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上次《施政報告》提出是成立一個窗口,讓他們提出很多查詢,與我們有很多聯繫。但今次是成立實體的辦公室,會有不同同事負責推動的工作,包括照顧他們來港的需要,就學,甚至醫療,我們都會提供協助。
 
  第二,我們會擴大「高才通」(「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大學名單,會增加八間;亦會放寬來港簽證的地方,包括越南、老撾和尼泊爾,為香港增添更多人才,讓他們來發展不同的事業。
 
  我們亦會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3,000萬元就有資格。我們希望增加多些人留下為香港發展貢獻,特別是技術職業方面的人才,所以在職專畢業的學生,如修讀指定課程可以留在香港一年嘗試找工作。他們可幫助香港整體的人力發展,亦可以吸引多些人才來香港就讀這些課程。
 
  在培育本地人才方面,首先,我們會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因為在資訊科技方面需要很多人才。我們亦會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任何事情沒有創科都很難有競爭、有未來,所以這方面會設立資訊科技學院。
 
  另外是增加「學徒訓練計劃」的津貼,這個計劃會幫助到不同階層人士就某些技能增加知識和實際運作能力,具有實習性,會為他們增加津貼。還有就是跨境資歷互認,我們會與內地有關單位作商討。最後一點就是僱員再培訓津貼都會增加,讓多些人增添能力。
 
  我亦想再講講,相信大家都有興趣的,就是鼓勵生育的政策。鼓勵生育方面,我覺得政策導向是重要的,所以今次我作了很主導性的政策引導,亦支持新生家庭。相信大家都知道,每位新生嬰兒可以有20,000元獎勵金,這是政策誘導,以及政府給予市民的強烈信息,讓市民知道政府現在鼓勵生育。20,000元的獎勵金對某些人來說,可以幫助他們支付某些費用,但最重要的是強烈的信息,表示政府非常支持生育,亦讓他們明白我們會在多方面提供協助。
 
  除了獎勵金,我們在免稅額方面也有提升,在免稅額方面,與嬰兒同住的家庭會提升免稅額。另外,會有資助出售單位優先安排的優先選樓計劃,例如在購買居屋方面。這個計劃類似為長者而設的優先計劃,亦是以現行措施支持生育,提供一些鼓勵。另外,亦有公屋優先安排的計劃,是因應有初生嬰兒而優先配屋的計劃。這亦是與長者現行的優先計劃理念一致,現時有長者的家庭是有優先獲配屋方面的措施。
 
  我們支援輔助生育,因為尋求輔助生育的家庭很明顯已經是有生育意願。剛才我所說的都是鼓勵措施,但需要輔助生育的家庭本身都是想生育的,所以我覺得更應該幫助他們。因此我們將公營的協助名額增加六成至1 800個,而在扣稅方面,如果他們需要輔助生育,再給予最多100,000元扣稅額。
 
  另外,我們更要支援有嬰兒的家庭,所以,在職家庭住戶和兒童津貼會增加15%。幼兒中心亦會增加名額和津貼,除了增加900個名額,家庭的津貼亦會增加,每個家庭的津貼最多會是每月1,000元。
 
  我們亦會推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服務名額增加八成。簡單來說,是希望增強幫忙託管三歲以下的幼童。此外,我們亦會加強「社區保姆」服務,服務名額增加一倍,有關津貼亦會增加。
 
  這大致上就是今次我希望向大家介紹的,歡迎大家提問。  
 
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49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並回應提問。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主持《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相關連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