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檢視各部門落實防治鼠患及蚊患工作的進展(附圖/短片)
****************************
「各界滅鼠行動」的工作進展
在會議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代表匯報過去一年的滅鼠工作成效,在二○二二年七月至二○二三年六月期間,食環署共捕獲約57 500隻活鼠,較上年同期(即二○二一年七月至二○二二年六月)約36 200隻增加約59%。過去一年,食環署在防治鼠患方面推出了多項新猷,包括:
- 在全港各區成立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
- 使用多項新技術、工具和鼠餌,例如T型鼠餌盒和酒精捕鼠器,以加強捕鼠效能;
- 在今年二月委聘了三間防治蟲鼠服務承辦商在三所公眾街市,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滅鼠工作,引進更適合街市情況的滅鼠策略;
- 擴展現行容許食肆在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的試驗計劃,並要求相關處所加強防治鼠患,同時環境保護署亦在上述部分後巷試驗放置紫色廚餘回收桶,這些試驗計劃均可改善後巷的環境衞生及緩減鼠患問題;以及
- 在個別監察地區利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監測鼠蹤,以制訂更具代表性的新鼠患參考指數,並逐步取代現有基於番薯咬囓比率制訂的指數,以期更準確反映鼠患情況。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兼委員會主席黃淑嫻日前視察深水埗區,並聽取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匯報試驗以熱能探測攝錄機取代番薯監察鼠蹤的初步成效。早前在九龍城區試驗計劃取得的數據顯示,新技術的靈敏度及精準度較高,而受損風險及人為因素影響則較低(見短片)。
食環署亦會繼續在全港各區共108個鼠患主要黑點進行策略性滅鼠行動,全面及持續地改善這些地方的鼠患情況,以達致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所提出於二○二三年年底前把鼠患主要黑點數目至少減半的指標。
要有效防治及處理鼠患,需要跨界別、多專業及市民共同參與,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努力。就此,政府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展開「各界滅鼠行動」,鼓勵社會各界成為積極持份者,並集結各相關政府部門的力量,共同推動滅鼠工作。相關部門代表在會議上匯報他們在「各界滅鼠行動」下所採取的行動,包括香港房屋委員會已自今年年初在轄下公共屋邨推行「屋邨滅鼠行動」,以強化日常清潔及防治鼠患工作,並善用科技,在鼠患嚴重的地點裝設便攜式網絡錄像監察系統偵測鼠蹤,以及採用其他新式滅鼠裝置等。各區民政事務處亦已按需要在為「三無大廈」公用地方提供清潔服務的合約中加入防治蟲鼠服務。
為進一步鞏固滅鼠成效,各部門同意繼續加強轄下處所的防治鼠患措施,強化內部監察及評估滅鼠工作的成果,並積極鼓勵相關界別及持份者配合政府工作,在各自範疇堵截老鼠的食、住、行基本生存條件。
防治蚊患
食環署代表亦向委員會匯報今年至今的蚊患情況。今年上半年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整體趨勢與去年相若,誘蚊器指數自四月雨季來臨起開始上升。相關部門隨即按計劃加強滅蚊工作,包括清除蚊子滋生地、施放殺幼蟲劑、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並於適當位置設置捕蚊器等。食環署亦聯同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視察,並向他們提供專業意見及技術指導。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今年六月份的蚊患情況大致受控,未有如去年一樣隨着天氣轉趨更炎熱多雨而惡化,大部分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更在七月份的第一階段監察中進一步回落。全年至今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達最高第四級別的監察地區數目較去年同期少,香港亦未有錄得本地登革熱個案。
儘管如此,由於蚊子叮咬登革熱患者(如輸入個案)後,便會帶有病毒,有機會將病毒傳播,導致本地感染,考慮到復常後首個暑假從登革熱流行地區抵港人數會較疫情期間為多,加上一些亞洲地區(例如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及南美地區近期所錄得的登革熱個案數字較去年同期為高,並呈上升趨勢,因此,委員會主席特別提醒各部門及市民大眾在未來兩個月均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持之以恆繼續防蚊滅蚊工作。
衞生署亦會於各口岸繼續進行健康教育,提醒從登革熱流行地區來港旅客及回港人士應採取預防蚊傳疾病的措施,例如於在抵港後14天內繼續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作為防蚊措施。若感到身體不適如發燒,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此外,針對部分蚊患情況較值得關注的地方(例如住宅及休憩用地等),食環署代表提醒相關部門採取相應措施,如加強視察有關場地及附近環境、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以及使用合適的滅蚊器具等。各部門亦應繼續響應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在雨季結束前,加強其管轄範圍的防治蚊患工作。
會議由黃淑嫻主持,與會者來自三個決策局和20個政府部門及機構。
完
2023年7月3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49分
香港時間17時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