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四題:改善基層家庭和打工仔的收入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國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答覆:

問題:

  國家主席去年七月一日的重要講話指出,「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讓每位市民都堅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夠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行政長官在二○二二年《施政報告》亦強調「為市民謀幸福」。然而,據悉基層家庭和打工仔的收入長期偏低,在二○○二至二○二一年,按十等分組別劃分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和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最低四成家庭和最低兩成打工仔的收入增幅均跑輸通脹。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如何落實國家主席囑託,並兌現《施政報告》的施政方向,以及會否就相關工作訂立關鍵績效指標,讓基層市民和勞工有更大的獲得感及幸福感;

(二)會否以「生活工資」作為政府外判員工的收入底線,讓他們得享體面的生活;及

(三)鑑於最低工資委員會正研究如何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檢討機制,政府會否考慮將「生活工資」作為釐定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讓基層勞工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答覆:

主席:

  特區政府致力讓全港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和勞工,有更大的獲得感及幸福感。各政策局均以此為目標,讓市民安居樂業。就議員的提問,在諮詢相關政策局,包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醫務衞生局、環境及生態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房屋局等後,我代表政府回覆如下:

(一)本屆政府為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七月一日重要講話及行政長官的選舉政綱的精神,在不同政策範疇推行多項惠及基層市民的措施。由於時間所限,以下羅列主要措施,展示政府對相關工作的重視和承擔:

  房屋是基層市民最關心的課題。政府正提速、提量、提效、提質以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在未來10年即二○二三至二四年度至二○三二至三三年度,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以提供約36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結合未來五年興建約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目標是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二○二六/二七年度降至四年半。政府亦於二○二一年中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紓緩基層家庭因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至今已向約87 700個合資格的住戶發放共約30.4億元現金津貼。

  在醫療方面,醫院管理局已推出措施,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及推出取藥及藥物送遞服務模式。政府也將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和治理費用,並開展先導計劃,讓合資格市民可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此外,政府會優化醫療券計劃,包括擴大適用範圍、容許配偶共用醫療券,以及推出鼓勵使用醫療券作特定基層醫療用途。

  政府也會針對不同群組需要,提升社會精神健康水平,包括及早安排有需要學生接受專業支援、加強社區精神科服務、試行公私營協作,以及試行為少數族裔人士專設服務中心。政府同時會增加中醫藥門診名額,常規化中西醫協作服務,並開設中醫藥發展專員職位。我們亦會讓已在內地及相關地區註冊的藥物,在符合嚴謹的標準要求後在香港註冊及銷售,令藥品供應更多元。

  在社會福利方面,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為因各種原因無力照顧自己的市民提供「兜底保障」,而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和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則為特定群組提供財政支援。政府近年已放寬職津的申請資格及兩度大幅增加津貼額,目前惠及約180 000人,包括超過73 000名兒童。另外,政府自二○二二年九月起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合資格長者均可領取較高津貼額。現時有近四分之三即約120萬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領取無須供款的現金福利。

  本屆政府的扶貧新策略是精準扶貧,把資源投放到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並重組扶貧委員會,研究和識別其他精準扶貧的目標群組。聚焦扶助弱勢社群家庭尤其是住在「劏房」初中學生的「共創明『Teen』計劃」自去年十月啓動至今進度良好,亦會優化並推出第二期。此外,政府正構思推出「社區客廳計劃」、「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等,又計劃通過18區「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支援獨居長者、雙老和成員全為長者的家庭,詳情將適時公布。

  此外,政府也致力豐富市民的生活內涵,以及改善社區環境,使各階層的市民均更有幸福感。為提升環境衞生以回應市民訴求,政務司副司長統籌相關部門打擊全港多個衞生黑點,效果獲市民認同,目標是在今年底前消除至少75%的環境衞生黑點。我們也會繼續努力改善市容,為市民締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大量優質而多數是免費的文康服務及節目。西九文化區的博物館和部分節目亦為綜援受助人或弱勢社群提供半價優惠或獲贊助的免費門票。

(二)政府一向致力保障外判非技術員工的薪酬待遇。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宣布進一步檢視政府服務合約聘用非技術員工的安排,包括員工薪酬待遇及相關監察機制。今年第一季完成的檢討顯示,政府自二○一九年四月起推行優化採購制度的措施已見成效。非技術員工的時薪中位數由當時至二○二二年九月的三年半期間的增幅為49.9%,遠高於同期甲類消費物價指數5.5%的增幅。非技術工人的時薪中位數55元,較目前法定最低工資的40元高出37.5%,亦比市場中位數高出18.8%。檢討後推出的新措施已於五月向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匯報。

(三)《最低工資條例》確立法定最低工資制度,設定工資下限,防止工資過低,並盡量減少低薪職位流失,以及維持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競爭力。政府目前無計劃改變前述法定最低工資的政策目標,或在法定最低工資以外另訂生活工資。

  法定最低工資自二○一一年五月實施以來,基層僱員就業收入得到改善。二○二三年二月至四月,收入最低「十等分」組別全職僱員的平均每月名義就業收入,較法定最低工資實施前累計上升85.1%,扣除同期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後實質升幅為31.6%。

  行政長官於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宣布,邀請最低工資委員會研究如何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檢討機制。委員會現正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並將於不遲於今年十月底向行政長官提交研究報告。政府會審慎考慮委員會的建議,釐定未來路向。
 
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