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廣州出席「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高峰論壇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下午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高峰論壇,並以「服務灣區、面向世界——粵港攜手提升人才國際競爭新優勢」為主題發言的全文:

尊敬的沈水生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主任)、楊紅山廳長(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李煥春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周昶行秘書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出席「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高峰論壇,與各位灣區各市領導就人才工作交流合作。首先,我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於大會成功召開,取得重大成果表示衷心祝賀。

  舉辦今天的論壇是為了貫徹中共二十大(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凝聚粵港澳三地合作,推動建設大灣區人才高地。論壇在內地和香港在疫後重新通關之後舉辦,意義非凡。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完善國家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突顯人才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也會同意:人才是各地疫後復常、重啓經濟的必要動能。大家看到不管是歐洲、加拿大、澳洲還是日本,甚至新加坡,都在努力招攬海外人才,充實自己的人才庫。大灣區內地各市和港澳一定要協同努力打贏這場國際人才爭奪戰,提升灣區的經濟動能,維持灣區的競爭力和優勢。

香港與大灣區優勢互補,共創雙贏

  大灣區是國家其中一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戰略性的地位。通過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19年工作要點》,大灣區將成為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基地。

  從香港及大灣區的內地人力資源來看,隨着區內大力發展新興行業、先進製造業及現代服務業,大灣區對人力人才資源,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會大大增長。我們需要攜手合作,應對人才供應方面可能出現的短板。大灣區對人才的需求多元,加上區內本地人才供應和培訓有一定的制約,引進外地人才,豐富灣區內的人才庫是重要的途徑。

  香港作為大灣區其中一個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一國兩制」下,我們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一直奉行普通法,有便利營商的環境、自由開放的經濟制度,中英雙語並行,並擁有世界頂尖的高等院校,以及熟悉國際市場運作和操作的高端人才,可發揮作為大灣區人才基地的作用,擔當輸入人才門戶的角色。

香港「搶人才」策略

  廣納四方人才一直是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色。在疫情前,每年通過不同入境計劃到香港發展的人才數以萬計,是補充香港人才的重要來源。然而在過去三年,疫情影響了世界各地人才到港發展,香港勞動人口也出現下降的趨勢,其中尤其是高學歷、高技術的人口下跌尤為明顯。面對區外區內的競爭,香港必須要急起直追。

  所以,面對這個情況,去年十月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他的《施政報告》中強調,香港一定要主動、進取競逐外地人才,補充和豐富香港的人才庫,確保香港的競爭力。在《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宣布了一系列「搶人才」的措施,以破舊立新的思維,採取更果斷、更進取的策略,吸納大量具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才來香港發展。

  在制訂這些措施時,特區政府本着四個重要考慮:

(一)要準:要具針對性,要對焦香港當前人才的需要;
(二)要快:措施要可以盡快上馬,要在短期內看到效果;
(三)要活:措施一定要具靈活性,可因應情況的變化作出適度的調整;及
(四)要妥:還是要考慮社會和諧,香港本地年輕人、本地工人對外來人才的看法。

  《施政報告》宣布一系列措施後,我們迅速行動,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開始落實這些招攬人才的措施。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我們剛剛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對象是兩種人:(一)高薪人才,每年收入250萬港元或以上;及(二)高學歷人才,即全球百強大學的畢業生,而且具有至少三年工作經驗,這方面沒有限制,歡迎他們到香港;另一種同樣是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但工作經驗在三年以下,我們也歡迎他們來港,但我們訂了每年10 000個配額限制,平衡招攬人才和香港青年就業的需要。合符資格的人才可獲發兩年簽證來港,並不需要在簽證前找到任何工作,可以先來港再找工作。這跟以往香港的入境計劃有分別。以往香港的入境計劃通常要先找到工作,才可以來港;通過「高才通」的申請條件清晰簡明,申請和審批手續可以全程在網上辦理,方便快捷,受到廣大人才歡迎。

  計劃推出短短八個星期,我們一共收到超過10 000份申請,這個數字令人鼓舞,足見香港對人才還是挺有吸引力。現在容許我向大家分享「高才通」申請一些重要的數據:針對高薪一族即收入每年超過250萬港元約佔申請總數的六分之一,這個算不錯;另外具高學歷而具備工作經驗超過三年的申請約佔一半;而百強大學畢業生但工作經驗較少、沒有三年經驗的申請也約佔三分之一。從年齡來看,當中一半的申請人是30歲以下,非常年輕;超過97%的申請人都在50歲以下,都是很年輕的優秀人才。我們相信,吸引這一批高薪、高學歷青年才俊來港發展,一定可為香港帶來貢獻;往後如果他們願意在香港留下來發展的話,對於香港的人口年輕化、對於香港勞動人口的增值大有幫助。這計劃對香港特區政府來說是新嘗試。我們會密切留意計劃推行情況,適時檢討和調整計劃內容,務求令引入的外來人才可更好融入香港的經濟發展。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第二項我想介紹的計劃是「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這安排從二○○八年推出,針對外來學生來香港的大學唸書,畢業以後可以留在香港發展。現在我們優化一點,除了在香港本地大學唸書的非本地畢業生外,優化後香港的大學在灣區有合作的分校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及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畢業的學生,也可通過「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得到兩年的簽證來港發展。我們預計受惠學生應可超過30 000名。這對於內地就學學生來港發展提供很大便利。

「香港人才服務窗口」

  第三,我想介紹一下剛推出的「香港人才服務窗口」,目的與「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相似。我們參考了海外的經驗,還有灣區城市很好的經驗,將會成立實體的「香港人才服務窗口」,作為專責單位,為有意來港發展的人才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務,提供生活、就業、子女就學等有關資訊,也可以讓他們容易適應香港的生活,盡快投入他們在香港的工作。

  「香港人才服務窗口」是特區政府積極招攬人才的重要建設,負責制訂針對性的策略,聯繫及招攬不同產業的人才,積極對外宣傳香港,統籌駐外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說好香港故事,從而通過「香港人才服務窗口」引來更多人才到香港發展。

  其實從去年底,我們已經啓動「香港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除為人才提供在港的「衣、食、住、行」及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有關的資訊外,平台也設有一個很有用的小工具,即入境計劃的配對工具。我們有很多輸入人才計劃,可能對人才來說複雜一點。這小工具便倒過來,人才只要輸入你的資料,哪裏畢業、收入等有關資料,這工具就會告訴你香港哪一個計劃更適合你,方便人才作出申請,而且可以通過這個平台,全程網上申請,可以網上付款、拿到簽證,方便很多人才通過這個平台很快得到來香港的機會。

結語

  優秀人才在全球流動性非常高,而他們只會選擇流向發展機會最多的地方。香港特區政府明白香港要保持競爭力,才能從國際人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我們將繼續與大灣區不同城市在人才發展的工作加強合作,共用共贏,合作協同,攜手將大灣區的龐大市場造成國家的人才高地,讓他們可以更好地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重大發展戰略,抓緊灣區的發展機遇,可以一展所長,為國家發展作出他們的貢獻。

  我非常珍惜今天與大家交流學習的機會,並在此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集氣、加油,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謝謝大家。
 
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8時14分
即日新聞  

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圖示孫玉菡下午在高峰論壇以「服務灣區、面向世界——粵港攜手提升人才國際競爭新優勢」為主題發言。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圖示孫玉菡下午在高峰論壇介紹各優化人才入境措施。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他上午在廣州期間與中山大學學生會面。圖示孫玉菡介紹「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各優化人才入境措施,並呼籲他們考慮來港發展事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二月二十日)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他下午在廣州期間出席與中山大學管理層的午宴,介紹香港的優化人才入境措施,並探討粵港兩地如何加強合作。圖示中山大學校長助理王帆教授(左五)及孫玉菡(左六)與出席者合照。

網上廣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廣州出席「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高峰論壇發言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