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五題:對孕婦及其家人的情緒支援服務
********************
  以下是今日(五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祖恒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早前一名疑患上產後抑鬱的母親將其兩周歲的女兒從行人天橋擲下,女嬰送院搶救後不治。有評論指出,迎接及照顧初生嬰兒的壓力可能令孕婦及其家人產生負面情緒。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當局現時推行的「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包括識別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孕婦及患上產後抑鬱的母親,當局有否評估,有關服務是否足以支援孕婦及其家人在孕婦產前及產後面對情緒問題;若有評估而結果為是,詳情為何;若評估結果為否,當局會否參考其他地方的做法,在孕婦進行產檢時向其及其家人提供情緒教育和心理輔導服務,以及向他們提供有關的網上教材、支援熱線和線上會面服務;

(二)過去五年,每年在「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下被識別為有產前精神健康問題/產後抑鬱人士的以下資料:(i)人數和佔接受該服務總人數的比例、(ii)接受治療的人數、(iii)按年齡劃分的比例、(iv)接受跟進服務的類別,以及(v)等候及接受治療的時間(以表列出);及

(三)鑑於有意見指出,計劃生育的人士應先做好情緒認知及管理的準備,當局會否考慮制訂一套更全面和深入的育嬰政策,並加強與社區團體合作,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懷孕前、產前及產後的情緒認知和管理教育、心理輔導及支援服務;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是勞工及福利局、教育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和社會福利署(社署)共同推行的措施,旨在及早識別零至五歲兒童及其家人的各種健康及社會需要,並提供介入服務,透過跨專業(兒科、精神科、婦產科、社會工作及臨床心理學)合作,保護兒童及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上述服務透過母嬰健康院、醫院、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和學前機構的合作平台,讓醫護人員識別兒童及其家人的各種健康及社會需要,包括高危孕婦、患產後抑鬱的母親、有心理社會需要的家庭和有健康、發展及行為問題的學前兒童等,為有需要的孕婦/母親及其家人提供支援,並提供兒童健康成長所需的健康及社會服務。此外,由社署/非政府機構營運的服務中心亦會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發展及預防服務,如家庭生活教育、親子活動、教育/發展小組/活動等。

(一)在產前期間,母嬰健康院護士會識別有情緒問題或過去曾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孕婦,向她們提供支援輔導服務,或由派駐母嬰健康院的醫管局精神科小組作出評估,並轉介至醫管局,由產科診所的上述服務助產士跟進和監察,以確保她們獲得妥善的精神科服務。

  在產後階段,母嬰健康院護士會採用專業評估工具識別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的母親,把她們轉介至派駐母嬰健康院的醫管局外展精神科護士接受進一步評估及輔導。視乎個案的嚴重程度以及有關母親及其子女的需要,有關個案會交由派駐母嬰健康院的外展精神科小組或兒科醫生、醫管局常規精神科及/或由社署/非政府機構營運的服務中心跟進。服務中心在收到母嬰健康院的轉介個案後,由社工評估有關家庭的需要和問題,並提供適切服務。

  按照上述模式,「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的相關服務單位可以及早識別高危及有情緒困擾的母親,轉介她們接受適當的健康和社會服務,包括精神科服務、親職教育、家庭計劃教育、輔導服務、支援小組及活動,甚至戒毒服務等,協助她們適應懷孕期間身心的轉變和應付照顧初生嬰兒的壓力。

(二)下表載列過去五年,在「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下獲識別為產前精神健康問題/產後抑鬱人士的相關數字。
 
  衞生署轄下
母嬰健康院服務
醫管局轄下
精神科診所服務
年度 識別為
產前有情緒問題/可能患產後抑鬱的母親
(人數)
轉介往
合適的健康及/或社會服務單位跟進管理的個案
(宗數)
產前及產後婦女經轉介後於醫管局接受精神科服務
的新症
(人數)(註二)
二○二一(註一) 3 560 2 052 3 178
二○二○(註一) 2 269 1 517 2 967
二○一九 6 538 3 766 4 889
二○一八 6 798 4 133 1 105
二○一七 7 463 4 385 1 047

註一: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母嬰健康院服務使用者人數較往年有所減少。
註二:包括由派駐母嬰健康院的醫管局外展精神科團隊及精神科門診提供的精神科服務。轉介個案來源包括母嬰健康院、醫管局產科或其他服務單位。

  ​相關政府部門並無就「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備存其他方面的分項數字。然而,所有在「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下被醫管局識別為高危的孕婦均會被安排盡早接受精神科服務。

(三)醫管局產科部門一直為準母親開辦產前班,幫助她們應付懷孕期內不同階段的憂慮。醫管局於二○一七年二月推出產科流動應用程式「喜程」,為準母親適時提供最新資訊和實用工具,包括懷孕期營養飲食、母乳餵哺及新生兒護理,從而加強她們的應對能力,減少憂慮。此外,母嬰健康院亦以會面輔導、資料單張/短片、網上資源、熱線及公眾講座等多種方式,從產前開始至兒童的學前時期,向準父母及父母預早提供有關懷孕及產後情緒變化、育兒、兒童發展及親職的指導,旨在讓他們了解和及早識別產後情緒問題,以及對子女的成長發展有更多認識及學懂處理技巧。
 
2022年5月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