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二月十八日)傍晚會見傳媒的答問內容:

記者:特首,你好。首先想問於一年前,押後立法會選舉時只有149宗確診,到現在數千宗確診,都是決定押後特首選舉。現在回望,會否認為當時不應押後立法會選舉,應該如期舉行呢?第二條問題是人大常委譚耀宗曾建議延長(特首選舉)三個月或更長,現時回望,剛才亦提及疫情可能需要兩、三個月或更長時間才可平息,為何不再押後長一些的時間?第三,這個是來自政府內部的決定,還是曾請示中央?有否考慮過自己連任、選情的問題?謝謝。
 
行政長官:三個問題。第一,不是去年而是前年,即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我公布須將當年二○二○年九月六日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而當時與現時不同,是已經進入了提名期。七月三十一日是提名期的最後一日,所以我當時在同樣的場合都說過那是非常艱難的決定,因為有人已經提交提名表格,但整個七月,即在公布押後前的一星期,每日都超過100宗確診。若你說現時有1 000宗,所以當時100宗不用害怕,但當時在第三波前,我們尚未見過這些數字,亦沒有人能夠像先知一般知道140多宗已見頂。正如我今日都不敢告訴大家,昨日6 000多宗已見頂。但以公共衞生角度考慮,當日的決定亦是有理有據。尤其若你翻查,我當日花了很多時間解釋,一場規模如此龐大的立法會選舉,涉及400萬名選民、600多個投票站、30 000多位工作人員,根本不可能控制病毒感染。而當時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地方延遲了其應該舉行的選舉,所以從當時現實情況來看,那仍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第二個問題是為何選舉不延長多一些。其實我剛才已解釋,在另覓新選舉投票日時我們有三項因素要考慮。三項因素會有些矛盾,例如從疫情方面考慮,我當然希望有多些時間可以遏抑疫情。所以我剛才都很坦白地說,從現在所做的工作來看,我們認為兩至三個月後疫情可能會好一些,但事實上今次押後並沒有給予我們兩至三個月的時間,因為四月三日開始提名,五月八日便投票,之間大約有六星期。為何會這樣做呢?一來我們會繼續很努力去遏抑疫情,希望爭取在最短時間、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將疫情控制到一個穩定的局面;但亦要考慮第二及第三項因素:第二項因素是須為候任行政長官預留一些籌備工作的時間,如果於五月八日選出候任行政長官,也有接近兩個月讓候任行政長官來組班,我認為是一段可以接受的時間。因為對於候任行政長官來說——我有親身經驗——在那段時間,即由被選出來至被中央任命成為候任行政長官,直到宣誓就任,最重要的工作是組班。其他工作譬如籌備儀式、典禮,甚至領導人訪港,都是現屆政府的工作,所以候任行政長官主要用該段時間籌組班子,然後交由中央作出任命。如果成功在五月八日進行選舉,候任行政長官也有接近兩個月的時間——即距離六月三十日也有兩個月——可以進行這些工作,所以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第三項因素,是我們不希望去壓縮一場公平公正的選舉中一般有的原則規定——即最少有14日讓人提名,在提名期結束至投票日期間有21日競選期。這套日期保留了這些原則,我們完全遵循在選舉中重要的原則規定,因此選擇了這套日期。
 
  第三個問題就是中央的角色,我作為向中央及香港雙負責的行政長官,須按照《基本法》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所以香港凡有重大事情,行政長官都要作出匯報。這四年多以來,我想我匯報的機會特別多,因為香港實在發生了很多事,而且當涉及選舉,便不只是一個籠統的匯報。大家都記得,在二○二一年三月十一日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這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決定,當中第八段是這樣說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應當就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安排和選舉組織等有關重要情況,及時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報告。」所以回答你的問題,這次特區政府認為須押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我已經向中央作出報告,也得到中央的同意。謝謝。
 
記者:特首你好,想問有關疫情問題。近期看到社會各界為香港抗疫盡一分力,可否請特首介紹一下,現時特區政府的政策局和各個部門之間,抗疫工作的運轉情況如何?第二個問題是想問,現時內地專家組已到達香港支援,可以說是為香港的抗疫帶來很多信心。請問現時內地專家組來香港抗疫,為香港抗疫工作帶來哪些方面的幫助?謝謝。
 
行政長官:謝謝。首先,我必須再次向國家主席習近平、韓正副總理(國務院副總理),以及港澳辦夏寶龍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致謝。他們幾位都非常關心香港的疫情,亦為我們做了大量工作。早前,即上星期、內地的新春假期後,特區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我得到的回應是四個字——照單全收,即是說只要特首或特區政府認為無論是人力、資源、專家(方面)能幫助香港的,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持。事實上,大家每日也看到,有一些中央的「力量」已經到來。
 
  昨日,我迎接了廣東的一些專家和流動核酸檢測車,我相信明日——剛才駱惠寧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亦提及——我們很快便有內地的助力,開始建設一個臨時的隔離設施,或稱為「方艙醫院」的設施。這些全是通過中央的助力,讓我們在很短時間內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內地專家應該於今早和陳肇始教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開會,但我還未收到報告,因為我整天都在處理其他事情。我十分感激他們,他們是專家,是國家的專家。但我很希望可再邀請一些在治療方面的專家,昨日到港的是公共衞生、防控疾病的專家,但由於現時我們染疫的長者人數眾多,我們都希望在治療重症方面向內地的經驗學習。
 
  你亦提及關於政府各部門的配合、合作的情況。我可以跟大家說——其實當日我也澄清了——外間有很多謠言,說政府不齊心,有些人做得很辛苦,有些人則很空閒,有些人則「對着幹」,這真的不是。我差不多每日都在前線看着他們每個行動,大家都很齊心抗疫,包括大家每晚看到的「圍封強檢」,每一個「圍封強檢」需要數百名同事的力量,他們不只是來自房屋署、民政事務處,有些是來自寫字樓的部門,例如稅務局或政策局的同事、政務官也一同「落場」進行這些工作,所以是全程投入。若你有留意,早前我把與內地對接的五個工作小組分派予五位局長,因為若把工作全投放在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是沒法做的。有些人會有疑問,為何某位局長會負責某項工作。第一,我要考慮其經驗;第二,其可以動員的部門是否可配合其工作;以及第三,其在自己的工作範疇內是否有能力完成工作。所以,雖然保安局局長並不屬於該五個對接小組,但他負起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現時所租借回來的酒店和其他設施作社區隔離用途,全由鄧炳強局長統籌。換句話說,這些用作社區隔離用途的酒店運作,全由保安系統負責,所以他亦招募了很多退休紀律部隊同事回來幫忙。
 
  至於邱騰華局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由於他的工作範疇是商務,他對於貨物往來、通關較熟悉,所以讓邱局長負責有關醫療物資,無論是快速抗原測試包,或有關口罩和其他醫療物資都由邱局長負責。他不單負責與內地對接,如何管理和分發已來港的貨物都由邱局長負責。這才能有效率——我們要每位局長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若做得不好,我就會問責——這樣才會有效果。另外,有一個部門很好,今日開展了一些新工作,就是港台。港台電視32台由今日、即二月十八日起成為一個「抗疫台」,全日無間斷提供抗疫知識、新聞,甚至會訪問一些在抗疫前線的朋友,讓他們分享一下經驗。我在此再次澄清,政府無分彼此、上下一心抗疫,謝謝。
 
記者:特首,你好。想請教幾個問題。連日來看到疫情期間,很多小朋友和長者要在公立醫院外等候入院,亦要在戶外露天地方接受治療,其實你作為特首,看到這些新聞和消息有甚麼感受?還有你剛剛提及可能會進行幾次全民檢測,會否有計劃詳情可以透露一下?會何時開始?如果在隔離設施不足,醫護人手亦不足的情況下,推行上會否有困難?多日來的確診個案情況嚴峻,一直以來也有出現有病床這些設施的情況,實際上,香港何時才有多些病床可以安置現正等候入院的萬多個病人?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過去幾天,在幾間公立醫院出現了候診長者需要在醫院外的帳篷等候入院的情況,這是非常不應該,亦不能接受的。如果你有留意,我剛剛出了一個帖文,形容這情況很令人心痛,亦令作為行政長官的我很擔心究竟出了甚麼事。我完全明白目前醫院正承受巨大壓力,醫護人員疲於奔命,有些一更長達15、16小時。在兩日前的晚上,其實我們已經採取行動,在廣華醫院附近物色了一個社區會堂作為臨時接收中心,最少讓老人家「有瓦遮頭」,但當時醫療當局認為須先視察有關老人家的情況,所以當晚未能啟動這個本已準備好的行動,甚至連保安局局長和消防處處長都已準備就緒接收長者。因此,每個行動到執行時的實際情況並不能完全規劃,因為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的情況,但我昨天已清楚要求,這種情況必須今天解決。現時採取的手段不能完全依靠醫管局,因為它已疲於奔命,所以我們正採取其他方法。正如我剛才所說,第一,很多長者是從安老院過去的,我們已經由社會福利署作出提點也好、訓斥也好,院舍不可隨意將一些身體沒甚麼問題的老人家,召救護車全送往醫院。第二,如有些在醫院的長者已可出院,要把他們接回去。若院舍能力不足,社署可提供幫助,社署已特別為院舍提供物資,口罩、快速測試包,甚至給多點金錢都沒問題。一定要在源頭解決問題,就是安老院舍不可以送太多長者入院,據說現在又送了很多長者到幾間醫院。另外,如果真的到了醫院,第一時間要將他們安排到室內作分流或治療,那便要把一些人送走。如果目前在多間醫院中,情況已很穩定、不是長者的新冠病人,可把他送到隔離酒店或竹篙灣檢疫中心,現在竹篙灣檢疫中心可能還有位置。你說這是「走位」也好,甚麼都好,大家一定要每人走多一步,努力騰出一些空間讓長者進入室內等候治療。第三,好像我們兩晚前的行動一樣,找一些社區中心和非政府機構大樓的大堂,有些有禮堂,將之改為臨時中心,起碼長者可以到那裏暫時等待,亦可以由醫院管理局派出一些醫務人員,外展式在那些新的臨時中心照顧長者。我可以在此說明,這個現象不能接受,我們一定要解決,但解決方案需要大家齊心,大家都不肯多走一步,難度就更大。特區政府責無旁貸,我一定會責成有關部門和醫院管理局,盡最大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關於全民檢測,我們現正在細化方案,正如你提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非常複雜的行動,負責人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你或會問:「都沒有關係,怎麼會涉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因為他有能力。曾局長的能力是,第一,他曾經籌備一個大型選舉,在同一日,十二月十九日,我們曾經籌備讓幾百萬選民在同一日出來,到600多個票站、6 000多張派票台取票、投票。如果以一個相近的規模進行檢測,只要有人手、場地,不能說做不到,所以曾局長現正處理這件事。當然,曾局長另一個強項是入境方面——身分證——我們正在考慮,如要實施強制檢測,可能要利用身分證而非分區進行,因為分區進行亦不能保證人們會出來。我們每次進行「圍封強檢」,起碼有10%的住戶沒人在家,或他根本不出來,所以如要徹底一點進行「全民強檢」,要有一個更好的工具,香港居民身分證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這些全部需要細化。在細化同時,另一個能力要提升,就是你說的隔離設施,只能「早發現」,但不能「早隔離」,也不是一個最理想做法,接下來的十天、八天就要盡快提升隔離設施。現在的隔離設施包括竹篙灣檢疫中心的3 000多個單位;三座公屋將會改為臨時隔離設施,另外提供3 000多個單位;我在此亦很感謝酒店業界,在我跟他們視頻會議後,昨天給予我們一個非常正面積極的回應,現在應該有20 000間酒店房間,20 000加兩個3 000,即有26 000、27 000。同時,中央會幫助我們興建類似「方艙醫院」的臨時隔離設施。我們會盡量準備好這些隔離設施來應對在全民強檢下,增多發現的感染個案。這些並不一定是病床,可能只是一張床,因為隔離設施是酒店房間,入住隔離設施的是沒有病徵或病徵非常輕微的確診個案。事實上,唯一比較幸運的是Omicron到今日為止,據我所知,重症個案並不多,當涉及長者就會很擔心,但整體的重症個案並不太多,所以只要有這些社區隔離設施,患者並不需要進入醫院,這是我們現時的抗疫策略。
 
  你說很困難,是的,每件事都很困難。不過,我可以對大家說,我們一定會迎難而上,因為香港渡過了這一波,我覺得香港的前景仍然是非常美好,我們亦爭取在未來,希望真的可以在兩個月內控制疫情,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回本來在二○二二年需要做的事情,包括25周年的回歸慶祝,包括這幾日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三周年的重要日子,我們本來有很多座談會、交流會要進行。我們有信心,只要市民配合和支持,很有機會可以抗擊疫情。談到市民的支持,我在此再次呼籲,市民一定要在這段時間盡少外出,因為每一次外出,即是離家或者有社交活動,就會多一重感染風險,這樣會令確診個案真的居高不下。所以請大家忍耐一下,盡量不要外出。
 
  第二,聘請了外籍傭工的僱主,請你們盡最大的努力,呼籲或支持你的外傭留在家中。上星期,我們看到的情況令人很擔心,星期日仍然有很多外傭聚集。我在此表明,我們在本周日的執法不會再仁慈,如果看到任何人,包括外傭,違反了只容許兩人聚集的「限聚令」,限聚令我們就會發出告票,告票定額罰款10,000元,是已提升了的10,000元(應為5,000元,定額罰款提升至10,000元是有關不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或指示)。我們先在此說明,會嚴格執行「限聚令」。
 
  第三方面須要呼籲的是接種疫苗。近日接種疫苗的情況理想,不過仍需努力,我希望在本月底,即還有10天左右,我們能夠達致合資格人口——不包括11歲及以下小童——接種率可達至90%,昨日已經是84.9%,所以是有機會的。有時候我們看似沒有機會做到的事情,只要大家定下目標,全力以赴、迎難而上,是會做得到的。如果二月底我們看到九成接種率的數字,下一階段的防控疫情工作就會有基礎。
 
  另外,是長者方面。長者都很配合,我們在短短這一波疫情開始到現在,70歲或以上長者的接種率已經達到六成;80歲或以上長者方面都已超過四成。繼續努力接種疫苗,我相信我們往後的抗疫工作會更加有基礎,亦可令延遲了的行政長官選舉可以順利舉行。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3時28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