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二月八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今日是農曆新年後首次召開行政會議,正如我上星期預告,行政會議今日會討論有關現時疫情的情況,以及會作出一些法律上的修訂來加強現時的抗疫措施。但是行政會議還未召開,所以現在我不方便公布,但可以跟大家預告,今日稍後我會再向大家交代有關行政會議認為在這個時候應該採取的更新的措施。
 
  由於近日的確診個案飆升,尤其是昨天的數字已超過600宗,可以說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數字,亦引起很多市民、甚至我們的專家,都很關注和焦慮,在社會上亦引起了一番討論——究竟現時香港的防疫抗疫策略應該如何?由於我現在不能夠詳細交代關於行政會議建議的措施和內容,我希望利用這數分鐘時間再向大家重申,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兩年抗疫總結了的經驗和我們現時仍然在採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在抗疫的工作中——相等於在其他很多的工作中,作為政府我們都須堅持理念,否則便會「左搖右擺」,甚至出現朝令夕改這種不太理想的情況。到目前為止,我們認為要堅持「動態清零」,這是最符合香港現在的實際情況。實際情況是甚麼呢?就是我們雖然開始疫苗接種計劃接近一年,是去年二月底開始為全港市民免費接種疫苗的,但疫苗接種率,特別在長者群中仍然是不高,70歲或以上的長者只有不到50%接種了疫苗,換句話說,還有接近50萬名70歲或以上的香港長者還未接種疫苗,如果他們感染到這個病毒,特別是傳播力這麼強的Omicron,得到重症或者會有死亡的風險,將為香港的公營醫院帶來難以負荷的壓力,從而令到本港的醫療系統岌岌可危。
 
  我在上星期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中都曾向大家說過,從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得到的數字,現時入住醫院而需要有比較高度的治療,譬如要使用氧氣或者要進入深切治療部——當然數目並不多,我們亦不希望這方面的數目多——在這為數不多的數字中顯示,患者全都沒有接種疫苗。隨着現時出現一些安老院舍的院友因為員工感染而被感染,這個風險將會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必須要爭取繼續在「動態清零」的大前提之下加快疫苗接種。
 
  有人說「動態清零」涉及龐大的經濟代價和社會代價,但我想在這裏說明——人命、健康和香港的醫療系統不致崩潰,更加符合香港的公眾利益。又有人說「動態清零」是不可以持續的,但我們現在的堅持正正就是希望用好這一段時間來提升疫苗接種率,避免出現我剛才說的情況,對醫療系統帶來無法負荷的壓力和嚴重的衝擊。
 
  有了堅持的理念,我們這兩年來都是按着「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的策略來行事。這個策略亦讓我們安然渡過了四波疫情。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由去年五月起,即最後一宗本地確診個案出現開始一直至十二月底,疫情也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局面,令我們可以放寬不少社交距離措施。但這種「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的策略並不是「鐵板一塊」,政府會按當時疫情的情況來作出適度的調較,例如我剛才說過,在去年五月至十二月底,疫情非常穩定時,我們可以放寬措施,市民可以增加一些社交活動,處所可以增多一點營業空間。但到了十二月底,出現首宗Omicron的本地個案後,我們又即時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差不多至最嚴厲的水平,在一月七日生效,目前仍然是推行這一套非常嚴厲地收緊了的社交距離措施。
 
  因應Omicron病毒的傳播或它比較短的潛伏期,我們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都做了一些調整,從而減低我們承受的壓力。譬如我們早前把在竹篙灣接受檢疫的市民的檢疫期由21天下降至14天;在外地回港的人士的檢疫期亦由21天減至14天。隨着我們現時檢測能力較緊張,亦因為Omicron的潛伏期比較短,我們今早亦公布了由現時開始,強制檢測公告,即是CTN(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它的檢測頻率改為兩次,以前是三次,即每位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在首三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到第四至六天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我給大家這些例子是要說明我們不斷按着形勢來調校這一套策略,但當然應用策略時的基本原則是要「快」,因為生命至上,在「快」大前提下是以科學為本、風險為本去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我認為在今次這一波疫情我們可以做得更加快,所以這一段時間我們都在不斷加快和加大我們各方面的力量。
 
  但這些力量和資源並不是無限的,所以另一個抗疫的原則是要精準、聚焦,把我們並非無限的資源,包括檢測、隔離和治療的資源,都要用得更加好。所以無論我們做「圍封強檢」(即RTD (restriction-testing declaration))、強制檢測(CTN)或快速抗原檢測(RAT (rapid antigen test)),以至一般形容為普及社區檢測的「願檢盡檢」;又或者在大廈圍封、小區圍封——不論一日、兩日、三日、五日,甚至曾試過最高七日、在追蹤緊密接觸者或污水監測方面,每一項措施都涉及人力、物力和與時間競賽,當然亦須照顧到市民的忍耐力和可以接受的程度。所以請大家理解,抗疫是要精準,因為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一個城市、沒有一個政府有用之不盡的能量。但今次我們由一開始便認為須提升抗疫措施,所以我在上星期也向大家交代過,我們不斷地在提升這些能力,相信今日行政會議之後,我們會向大家交代提升了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全方位、全政府投入,不再分哪個部門做這件事。我在此真的很感謝我們多個檢測承辦商,在過去幾天日以繼夜工作,儘管規劃或建設的檢測能力大約是每天100 000次,但過去幾天,每天也是超額完成,為市民做核酸檢測超過200 000次,感謝這些承辦商協助提升檢測能力,真的是不遺餘力;亦感謝企業響應我們的呼籲,安排他們的員工在家工作,減少人流;很多社團亦組織了很多義工,幫助我們做各方各面的工作。
 
  昨天是內地春假結束後第一天上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與我聯絡,傳達了中央對於香港現在疫情的關切和問候,亦傳達了給予特區政府的鼓勵和支持,要我們增強信心,牢控疫情,中央隨時會按照特區需要提供支援。事實上,我亦跟大家交代過,我們現在跟廣東省政府有一條直線,有何需要,我們都會提出——我相信有幾批實驗室檢測人員已由內地來港。
 
  來到這一刻,我在此呼籲,我們最重要是市民的支持和配合,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不是很難,請大家留在家中,請大家避免一些跨家庭聚會;如有不放心,多做快速檢測;亦要注意個人衞生;留意政府發放的資訊;有需要時,適當地支援一些由今天開始將會留在家中接受「居安抗疫」計劃在家檢疫的親友,我相信我們仍然有信心,通過各方努力,可以抗擊新一波的疫情,但需要時間。
 
記者:想問現在社區有這麼多條隱形傳播鏈,但政府還是堅持不推行全民檢測,是否因為檢測能力不足夠,或有其他原因?
 
行政長官: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很多次,剛才在開場白亦重複了這個看法:政府任何能力,包括檢測能力、治療能力、隔離能力,不是無限的,為了達致抗疫的最佳效益,須聚焦地使用這些能力,而不是將這些能力隨意分散,從而得不到一個效果。我早前提供過一些數字給大家,如果大家每晚有留意我們的工作,我們將能力聚焦在某些大廈、某些區進行「圍封強檢」,翌日我們會告訴大家,在這「圍封強檢」裏找到不少個案,有些甚至在一座大廈找到幾十個初步陽性個案,所以要繼續將這個能力放在某些大廈或某些小區裏,從而希望可以及早發現更多的已感染個案,將他們隔離,避免這些個案進入社區造成廣泛傳播,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考慮。
 
記者:你好,上星期你說會考慮收緊防疫政策,想問現時會否收緊至涵蓋髮型屋,會不會實行「疫苗通行證」?堂食現在會否限制兩人一枱呢?另外,乘搭交通工具是否可能要使用「疫苗通行證」?還有,即將舉行特首選舉,疫情這麼嚴峻,會否考慮押後,還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押後呢?第二條問題,現時有跨境司機確診,內地蔬菜來不了香港,令本地蔬菜供應緊張,估計可能有九成九的蔬菜都來不了香港。市民現在要「捱貴菜」,又買不到菜,政府有甚麼政策可以確保香港有一個穩定的蔬菜供應呢?
 
行政長官:關於跨境物流,這就是我們時常說為何要做一些工作,無論是豁免或是特殊安排,以保障香港需要的貨物可以進入香港,所以過去兩年,無論在空運或陸運的貨物進口都有一些特別安排。每當在這些安排中出現了感染個案,當然大家都很緊張,不單香港方面很緊張,內地也很緊張,所以會有一些應對措施。這些應對措施執行期間當然會影響貨物供應,為何要全民抗疫也是這個原因,否則後果是整個社會要承擔的。至於你問到有關收緊措施、如何應用「疫苗氣泡」,恕我要到今日下午當行政會議討論完畢,有了決定,才能跟大家交代。
 
  關於行政長官選舉,到這一刻為止仍然是二月二十日提名期開始,三月二十七日投票選舉。大家也知道,行政長官選舉是一個規模很小的選舉,選民只有不超過1 500人,相信執行防控措施,以確保這個選舉能在安全的情況進行,遠遠比涉及幾百萬選民的立法會選舉容易,所以我看不到因為疫情而需押後這個選舉。這是此刻的評估,由於疫情變化速度很快,我也只能夠盡我的能力,多些與大家交代現在最新的情況,也多些給予機會大家提問了解目前特區政府工作的情況如何。稍後再見,謝謝。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2年2月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2時58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