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談旅遊、經濟及恢復跨境往來事宜(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八月六日)出席一項活動後就旅遊、經濟及恢復跨境往來事宜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各位新聞界的朋友,我今日很高興看到在消費券推出後,有這麼多香港市民到來參加這個大型的消費活動,這是廠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利用工展會這個香港品牌,在疫情相對安穩和消費券推出的時候,進行推廣,既可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機,亦可為市民帶來購物的機會,是相得益彰。
 
  目前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仍非常大,因此我們要審慎地繼續做好防疫的工作。我很高興香港有一半的市民已經接種(第一劑)疫苗,這為社會提供了較為安穩(的環境),對個人而言亦是較為安全的措施,另外也為工商百業提供空間,讓他們逐步恢復,政府會就這方面繼續提供一切的支援。
 
  就今日的會展活動,我們沿用去年「防疫抗疫基金」下十億二千萬元(的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免除部分的租金。我們亦調整了原有的「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容許本地企業可將基金運用於本地的推廣活動,連同其他對企業的資助,希望在短期內可令企業在營運上恢復信心,不論是在本地消費,或是為未來「通關」作準備方面,希望香港的經濟可以否極泰來。雖然我們看到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經濟已回復比較強勁的正增長,但是我們仍然面對疫情反覆(的情況),必須審慎。因此,政府會繼續作出支援,向極其受困的行業施以援手;其他方面,我們亦會透過不同的基金,鼓勵大家投資未來,作好準備。
 
記者: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再撥出超過三億元支援旅遊業,但是「通關」暫時無期,請問政府是否仍要繼續無限地「泵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政府在資助業界方面作出的措施是審慎的,在過往一至兩年期間,透過《財政預算案》和「防疫抗疫基金」,投入不少於三千億元資助工商界別和就業。我們雖然看到本港經濟有明顯的復蘇勢頭,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經濟都出現了比較強勁的反彈,貿易整體上亦創出了歷年的新高,但是確實有個別的行業仍然受困,譬如因為沒有遊客訪港,旅遊業難免仍處於困難之中,因此政府所有措施均是具針對性。縱然世界各地的疫情發展仍處於極其艱難的情況,我們亦要為將來作好準備。某些行業的情況雖然在短期內未能轉好,但如果能令他們在逆境中可以繼續保持營運,免於倒閉,其實是「留得青山在」,他們起碼可以在經濟復蘇時能把握機遇。
 
記者:局長,請問有沒有預計消費券的派發可以提振香港經濟的百分比是多少?至於「通關」方面,現在內地和澳門的疫情嚴峻,會否影響三地通關的進度?有沒有信心十月一日可以「通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消費券是政府支援全港市民的措施,希望以此形式達致提振經濟的作用,市民每於企業使用一元,除可以保住企業之外,亦可以保住就業,我們希望短期內可達致這個效果。
 
  另外,我相信在短期內,世界各地仍然會面對疫情的衝擊,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審視情況。當我們周邊的地區或內地某些城市出現疫情,我們要作出應對,但這些措施亦並非「一刀切」;當我們留意到廣東省內、與我們毗鄰並關係密切的城市,疫情相對安穩的時候,我們會保留較有彈性的措施。我相信衞生當局和整個政府每天都會審視情況,包括香港本身的情況和所面對的風險,亦會審視如何在這情況下,在防疫和恢復經濟之間求取平衡。
 
記者:請問今次工展會有多少參展商安裝了電子支付設備?今次只容許五成的入場率,有否擔心會影響生意?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就場地方面的問題,你稍後可向主辦機構查詢。據我了解,絕大部分的參展企業都有安裝電子支付裝備,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香港在困難轉型當中,能多用電子交易,長遠而言對我們有幫助。
 
記者:近期廣東省、澳門和珠海都有爆發疫情的風險,政府保留「回港易」,容許廣東省人士免檢疫入境,是否存在輸入病毒的風險?政府這個做法是否草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雖然我不是代表衞生當局,但是整個團隊每天也會就香港整體的防疫措施作出討論,並以科學為本,以及公眾安全為首要(考慮)。「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始終是我們主導的政策目標。「外防輸入」要根據數據和各地的情況。相對而言,國家內地或是澳門特區,疫情相對較其他地方穩定,但這些地方內的個別地區如果有疫情出現,大家都要採取相應措施,而這些相應措施是雙邊的,既要避免個案輸入,亦要作出準備。在「回港易」的安排下,我們會視乎哪些地區的風險較高而作出調整,但是在疫情情況許可的情況下,仍會保留一定的彈性,這套(系統)其實是香港在這一年半以來所走出來的路向。
 
  就像剛才我在台上的發言時提到,香港在應付疫情的對策中,有三條支柱是缺一不可的,包括逐步加快疫苗接種,使市民個人以至社會整體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第二方面,在應對外來輸入,或是本地(個案)有機會擴散的時候,我們必須進行有效、快速及精準的測試和個案追蹤;第三方面,整個社會在個人衞生、個人防護、社交距離方面要共同承擔責任,以今天的活動為例,能夠採取額外的措施,既可保障自己,亦可以令百業恢復,這是香港必需要持守的工作。我們會繼續留意世界各地的情況,調整策略。謝謝。
 
2021年8月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4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