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就「積極把握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振興疫後經濟」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七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廖長江議員動議的「積極把握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振興疫後經濟」議案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昨日辯論上一項議案時,議會已聚焦討論過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在未來五年帶給香港不同行業的機遇,這與今日由廖長江議員提出的動議可說是一脈相承,亦互相對應。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亦是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二○一九年的統計,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約五分之一,市場規模之大已是不爭的事實。國家的經濟強大實力,以及其經貿及全球發展策略,對香港作為國家最開放的金融、貿易、物流航運中心的功能和地位,至為重要。

  更重要的是,內地的經濟結構,在過去尤其是在開放改革四十年以來,一直有長足進步。過往國家的經濟透過開放改革、拓展貿易的帶動下,就正如剛才廖議員所說,是由外轉內,近年個人消費佔經濟的比重逐漸增加。換句話說,國家開始逐步和全面地富裕起來,中產人數亦大幅上升。最近有智庫研究顯示,現時內地佔全球中產人口達五分之一,這正好引證內地消費急增,成為全球注目的龐大和興旺市場。內地現時不論是商品或服務,已是全世界的第三大的進口國。

  縱然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當中沒有一個國家能免受疫情沖擊,但國家的防疫抗疫工作適切有效,成績斐然。去年內地是全球極少數能保持正增長的經濟體。世界銀行最近公布,預測中國內地今年經濟增長達百分之八點五,遠高於全球的平均數,個人消費的增長更達到百分之十一點五。從全球經濟發展的格局來看,中國就是「火車頭」,是經濟復蘇動力的主要來源。

  國家的發展策略也正正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和需要。在《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框架下,國家提出了雙循環策略,再配合如「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內地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條件,一方面「走出去」拓展國際間的市場,吸納全球的投資,另一方面透過提升自身的實力,維持本身、區域,以至全球的經濟增長。上述一系列的開放措施,包括開放改革、創新自主、互通共融的經貿大政,既是國家進一步邁向富強的大道,亦是全球面對後疫情嚴峻經濟挑戰,以及保護主義復辟下,國家可以作出的正面和負責任的對應。《十四五規劃綱要》下強調的雙循環發展格局,這將進一步推動內地的貿易及消費增長,為企業提供更大和更多的商機。因此,我很同意廖長江議員建議香港必須把握國家雙循環帶來的機遇,更深、更廣、更全面地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使香港既有所得益,亦可以作出我們的貢獻。
 
  香港作為內地最緊密的經濟夥伴,一直緊貼內地的發展並從中發掘互惠雙贏的商機,特區政府也一直從政策層面和實質措施上予以配合和支援。回顧現屆政府於過去四年每一份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都有提出新的政策、行動和支援措施,在不同範疇與內地加強合作,目的都是為港商締造最佳的條件,從而開拓內地以至國際的商貿商機。

  這些政策和具體措施有的是在經濟景氣和蓬勃的時候提出,例如在二○一七、一八年,我們提出在「一帶一路」倡議上香港可爭取的定位、角色和貢獻,以拓展市場;這些措施亦有在戰雲密佈的中美貿易戰期間提出,讓(本港)企業和內地共同應對越來越不友善的貿易環境,包括開拓和深化內循環的市場,以及更積極開拓周邊地區和內地之間的經貿往來連繫。這些措施更有在全球疫情肆虐、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和逆境的情形下,希望能轉危為機,否極泰來,支持企業渡過難關,並且繼續「走出去」。最重要的是,這些措施能讓我們把握國家給予我們,以及香港可以跟國家一起共同締造的商機。一方面,我們不斷強化香港作為國家重要大門的角色,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把外資「引進來」;另一方面,我們透過與更多其他海外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投資及避免雙重課稅等協定,以及推廣、宣傳,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及投資樞紐的地位及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首選平台。

  與此同時,我們亦利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向國家爭取更開放的措施,便利港商繼續進軍內地市場。這些措施涵蓋專業服務、貨物貿易,以及不同產業,包括旅遊、電影電視製作、出版等。此外,本屆政府亦多番優化各項支援企業的措施,以商經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BUD專項基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為例,我們大幅注資合共七十億元,幫助企業升級轉型、拓展和推廣業務。大灣區的建設更是現屆政府的工作重點。自二○一七年,粵港澳政府和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定合作框架後,我們在每一份《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內均有提出針對性措施,支援香港企業開拓這個有超過七千萬人口(的市場),繼而利用大灣區為切入點,進軍內地更龐大、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市場。我們今年已特別提供額外撥款,資助香港貿易發展局在六月份推出「GoGBA」一站式數碼平台及在深圳設立「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為港商提供全方位支援,以上都是眾多具體例子之一。

  大家可見上述的措施都不是一蹴而就,亦不能閉門造車。從實際經驗中,我清楚記得很多具體政策都是和業界反覆商量、共同策劃的合作成果,亦在這議會上推敲討論,繼而獲得立法會的廣泛支持,並在資源配合下才得以推行。我亦粗略點算過,於過去四年內,連同今日和昨日的兩項議案在內,商經局參加了不下於五項相關議題的議案辯論,回答了二十五條議員質詢,及提交了三十三份文件在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或小組委員會,討論各項有關把握內地商機的課題,相信各位議員對政府的工作都有深切的了解,我在此不作重複。我會細心聆聽稍後各位議員發表的意見,並在辯論後作出回應。多謝主席。
 
2021年7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3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