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題:司法機構舉辦的一場內部講座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書面答覆:
 
問題:
 
  司法機構轄下香港司法學院於本年七月三日為裁判官舉辦一場講座,主題為「司法公正及公眾信心」。據報,有別於一貫做法,司法機構要求所有裁判官出席講座,以及沒有為講座進行錄影及把錄影片段上載至內聯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司法機構早於二○○四年頒布《法官行為指引》,向法官提供處事的實用指引,是否知悉司法機構舉辦上述講座的原因;
 
(二)是否知悉,該講座的講者是誰,以及講座的內容為何;
 
(三)是否知悉,司法機構為何要求所有裁判官出席該講座;及
 
(四)是否知悉,為何司法機構沒有為該講座進行錄影及把錄影片段上載至內聯網,以供日後獲委任的裁判官參考?
 
答覆:
 
主席:
 
  根據司法機構提供的資料,政府綜合答覆如下︰
 
  司法機構一向十分重視法官及司法人員的持續司法培訓。香港司法學院自二○一三年成立以來,每年均會按各級法院法官及司法人員的培訓需要,不時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司法培訓。
 
  香港司法學院於二○二○年七月三日舉辦題為「司法公正及公眾信心」的講座(講座),是其中一個為所有裁判官舉辦的司法培訓活動,旨在讓裁判官更有效履行司法職能。講座於辦公時間內進行,所有裁判官獲邀盡量抽空出席。
 
  講座的講者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黃崇厚法官。講座的目的是因應近日各界對與社會事件相關的刑事訴訟案件的關注,提示裁判官要緊守法官及司法人員履行司法職責的基本原則,以維持公眾對法院和法官及司法人員的信心。
 
  講座內容的主要重點包括:

(一)法官及司法人員應特別注意《法官行為指引》中以下兩點──
 
(i)大公無私的精神是當法官的基本條件。無論在庭內庭外,法官的行為都要保持外界對法官及司法機構大公無私的信心;及
 
(ii)法庭要秉行公義,而且必須是有目共睹的。法官除了需要事實上做到不偏不倚之外,還要讓外界相信法官是不偏不倚的。如果有理由令人覺得法官存有偏私,這樣很可能使人感到不公平和受屈,更會令外界對司法判決失去信心;
 
(二)法官及司法人員在行使司法權力時,應以法律、證據和事實為依據,按適用的舉證責任和標準,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決,不應容許其他因素(如個人信念、道德價值、政治理念、宗教信仰等)影響任何司法決定;及
 
(三)法官及司法人員在審理案件或作出裁決時,應該避免就社會上有爭議性課題發表意見,以免出現實際或觀感上的偏頗。作出裁決時,應先以書面擬定並說明理由,也要特別注意表述裁決的言詞、態度和語調。
 
  講座的簡報已上載司法機構內聯網供法官及司法人員作參考或作日後司法培訓用途。
 
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5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