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十月二十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上星期三在深圳舉行了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慶祝大會,我留意到社會上在過去一星期都有很多關於香港和深圳這兩個城市發展的討論;有多些這些討論是好的,因為畢竟香港和深圳是毗鄰城市,亦是兩個可以說是在國家裏非常重要的城市。討論圍繞着究竟在進一步的港深合作裏,香港的地位是怎樣。我大致可以說,分為三種不同的態度和立場:有一種說法是香港已落後,甚至極端地說香港已沒有機會,因為其競爭力大不如前,被深圳超前;第二種說法是另一個極端,說香港仍然有優勢,香港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第三種說法是兩地各自有優勢,是可以互補不足,達致互惠共贏。
 
  我傾向同意第三種看法。不錯,香港有很多傳統的優勢,特別是在「一國兩制」之下,我們保留了香港固有的特色和優勢。我們與國際接軌、連繫的經驗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亦可以在《基本法》之下,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很多國際組織、簽訂一些雙邊貿易協議等;但競爭力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香港亦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可繼續保留我們的優勢。
 
  在深圳方面,深圳在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放製造了一個世界經濟奇蹟,到今日為止,亦有很多地方可以讓香港學習。香港可以與深圳共同打造「雙城經濟」,或者發揮「雙引擎」的功能,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我時常說香港的經濟應該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聚焦的是粵港澳大灣區,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香港和深圳這兩個城市是最緊密的。我們估計在今年五月底,大概有十六萬多的香港居民已經取得在廣東的港澳居民居住證,其中有三分之一,即五萬多都是在深圳居住和工作。截至今日,累計在深圳的港資企業有約八萬家,佔總體深圳市外商投資的比例高達85%,如果以外資總額來計算是接近八成。如此大份額的香港企業和市民在深圳營商、工作及生活,其實就是等於兩地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所以我已經在內部要求相關的政策局就着早前、即上星期公布關於深圳改革試點27條的實施方案和剛剛在這兩天公布的首批授權深圳市的事項進行研究分析,看看有甚麼地方可以讓港深的合作更加深化。
   
  現時看來,港深的合作範疇很廣泛,除了以前的投資、商貿、製造、出口外,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產業,以至高等教育和醫療都是我們兩地可以合作的空間。我希望我們能夠發揮兩個城市強強聯手,打造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
  ​
  接着很簡單地講講新冠病毒的疫情。在過去一星期,我們看到疫情又漸趨平穩,整體確診個案也是下降中,尤其是本地確診個案。過去一星期只有12宗本地確診個案,未出現一些新的群組爆發,而且連續三天沒有一些源頭不明的本地確診個案,所以每天四時半衞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的記者招待會也應該沒有召開三天。因為我們還要配合下一階段令人員往來可以較開放,所以為了審慎起見,暫時沒有條件進入下一階段的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今天是星期二,行政會議稍後會有一些討論,希望在今天下午,相關局長會向大家公布下一階段的社交距離措施──大致上在不會有大幅放寬的前提下,是否有一些聚會或社交、經濟活動可以放寬進行,例如社會上所討論的出席婚宴的儀式──不是飲宴部分,是結婚儀式;或如有些人說本地旅行團可否在某一種情況下──可以控制疫情、防止感染──可以舉辦一些本地旅行團,這些我希望爭取,下午有關局長會向大家交代。
   
  至於在邊境方面,我們已經於上星期公布,原則上與新加坡政府達成協議建立「航空旅遊氣泡」,正爭取盡快可以落實;但大家放心,在這個協議上雙方都十分謹慎,有很多預防措施結合在這個協議中。至於與內地方面,我們仍然在做工夫,希望無論是兩地可以稍為放寬、有限度豁免十四天檢疫安排,或是先讓香港居民從內地返回香港可以免受十四天強制檢疫,所有工作也在進行中,大家可以放心。
 
記者:你好。想請問之前看到你在接受專訪時都有提及很難覓地,是否意味將來會多些引用增加收回土地的條例去覓地?以及如何應對有可能的司法挑戰?至於《施政報告》會押後推出,你何時會上京向部委爭取惠港措施?還是他們未回覆?《施政報告》會否再押後公布?初步來看,其實中央及部委他們的取態是怎樣?另外,想問強制檢疫現在進行到甚麼階段?會首先針對甚麼人去做?以及最快會何時推出?會否有一些相應措施,例如「禁足令」去增加防疫成效?多謝。
 
行政長官:多謝,三個題目都是不同性質的。第一,關於土地供應,我最近接受專訪是想再次強調,本屆政府對於增加土地供應的決心不減,並不會因為經濟逆轉或甚至不會因為稍後可能地產市道會有一些下降而有所調整,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如果這樣做,將來會有很大的後遺症。開拓土地有一個過程,在香港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正如你所說,除了我們在技術上、工程上要做,亦可能會引起司法挑戰;而一旦停頓下來,要重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第一是展示決心,我們會繼續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在多管齊下中,你剛才特別提到用《收回土地條例》,我們一定會用。如果我沒記錯,我在訪問中給了一個數字,就是二十倍──我們在力度上,在未來一段時間相對於過去一段同樣的時間,將會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的私人土地接近四百公頃,這個數字是相當大的。但運用《收回土地條例》要很小心,須要防止司法挑戰,怎樣能夠證明用這條條例──一般叫「尚方寶劍」──去滿足一個公共用途(public interest)是有一些門檻的。政府往往都要完成一些規劃工作,知道收回的私人土地是作一個公共用途,例如用來發展基建、興建公共房屋,而一般以前的案例,如果是收回別人的私人土地,然後立即轉售──以一塊土地來轉售──這便很容易受到挑戰,亦解釋了為何要有一個過程去做,但我們的決心不減。
 
  第二,上星期公布今年度的《施政報告》要稍為押後,方便我能夠更具體地向中央有關部委解釋為何香港在這時候的經濟發展需要有多些中央支持,或者是你形容的惠港政策。過去二十多年,無論香港面對任何風險和挑戰,都有這些措施。不過,我可以形容今次要求中央支持的措施,範疇是比較廣泛的,涵蓋了商貿、創科、航空業以至在大灣區各個專業的發展等方面。中央的取態是積極和正面,否則就不用安排我上北京,我大可以宣布自己的《施政報告》。正正是中央亦看到香港經歷了這一年多以來的多重打擊,現在是需要有更大力度以展示我們的經濟復蘇能力,所以是很願意深入研究我提出要求支持的措施,然後給我們一個回應,這項工作是需要時間的。現在中央有關部委正進行這些協調工作,到適當時候便會通知我親自和一些同事一起上北京再進一步磋商;但到今日為止,日子未定下來,不過我都希望會快。
   
  第三方面,在進一步嚴控疫情下,有專家和一些社會上的意見指必須採取更嚴厲的手段,認為如果我們發覺疫情在某一個群組或者某一個社區爆發,為了要控制它進一步出現社區感染,是須要用強制檢驗。這要有法律依據才能做,這些工作正進行中。我明白這個工作要做得很小心,因為畢竟可能會涉及人權問題,有人會說:「我沒有病徵,為何一定要強制我接受病毒檢測?」所以大家留意到應該是昨天晚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都與一些醫學界人士討論,他們都在會上表達了一些關注,事後亦公開表達了一些關注。所有他們提的意見,我們都會認真研究。
 
記者:你好,想問上星期你和習主席交流的內容,到底他是關心香港哪一個部分?因為特首辦回覆時也說那段期間你有和他寒暄,有少許交流,想了解一下內容。另外,有關於你接受訪問時提到的「港車北上」政策,想知多一點,就是內地的車輛又可否南下?另外,有關於一手樓空置稅,其實現在這個時候宣布撤回,會否是給地產商「開綠燈」,即他們可以囤貨?有分析說這是一個「托市」行為,政府這樣做會否是向地產商「跪低」?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三個問題。第一,正如我們回應傳媒查詢時說,上星期三我到深圳只是出席一個活動,就是參加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大家都看到我坐在台上,並沒有其他活動。所謂寒暄就是寒暄,即見到面、打招呼、說兩句話而已,不值得在此向大家交代內容。
 
  第二方面,「港車北上」這個概念不是始於今日,在我們籌建開通港珠澳大橋時,粵港兩地政府有一定的溝通,就是說有了這條橋非常好,是否可放寬給更多私家車使用這條橋。由一開始的說法也不是對等的,即不是說我們的車可以上、內地車可以下來,因為現實──我是說現實──是我們的地方很小,我們的道路也不太闊,如果很多「北車」南下,就會對香港造成很大問題。這點大家是諒解的,粵港雙方也知道有這個大前提,所以一直我們也是在說「港車北上」──如何可以讓香港的私家車不須要申請「兩地牌」,自由地經過港珠澳大橋到達粵西部分,無論是旅遊、探親或從事一些商業活動。這個概念為甚麼一直也未成事呢?問題主要是在香港這邊,因為我們未開通屯門赤鱲角隧道前,只有一條大路通往大嶼山,而大嶼山是我們香港國際機場的所在地,如果放更多車輛經過這條唯一的大道進入大嶼山再上港珠澳大橋,萬一出現意外或擠塞,就會令機場也受到影響,這點是我們不放心的;所以一直的說法也是要等到有第二條通道進入大嶼山──即是即將啟用的屯門赤鱲角隧道──便可以考慮。我估計屯門赤鱲角隧道應該可以在今年年底開通,到時還會免收隧道費──早前我們在《施政報告》已公布免收這隧道的費用──所以這個時候再具體地商討究竟如何「港車北上」是適合的時候。到今日為止,我未能夠很具體地向大家交代,譬如是否需要司機持有三地的駕駛執照、車輛保險是否要三地通用,還有很多技術性的問題需要處理,但原則性的方面大家已經同意,亦包含在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其中一次會議的一項便利措施──即是如何便利通關、便利往來的措施裏面。我們會爭取盡快把它具體化,但我在這裏再重申,是「港車北上」,並不存在對等的安排。
   
  有關於「空置稅」,即《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我留意到運房局昨日已經發出聲明,就着兩條都是屬於運房局的政策,一項是「空置稅」條例草案,另一項是有關於專營的士的條例草案,暫時我們要在這一屆立法會撤回。考慮的原因包括了經濟情況,因為我們今日面對的是前所未見地令人擔心的經濟情況,每一件事特區政府都要評估,在兩年前認為是應該做的事情,在今日如此經濟低迷時是否應該把它放一放、放緩一下?這個是經濟情況;第二,是社會上的反應;第三,在立法會已經提出了條例草案,亦成立了法案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委員的意見令我們可以評估究竟在立法會的支持度是否令這些法案可以順利通過。考慮了一籃子的因素後,運房局局長同意我們暫時在這一屆立法會不處理這兩條條例草案。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3時31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