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九月九日)就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你好。想問問看這幾日的情況,其實只有六間檢測中心的情況比較「爆滿」,但當局卻延長了57間中心。想問問你們是按甚麼標準去決定延長幾多間中心?另外,想問其實14日的全民檢測涉及的開支大概是多少?以及還想問問其實由內地來港的支援隊人員,在完成這個計劃後他們會繼續留在香港還是會安排他們返回內地,有沒有一個時間表是怎樣的?以及那些重複檢測人士方面有沒有一個大概的update數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先回答那三方面,支援隊方面我請陳局長回答。第一,我們檢視了這兩日,即是昨日和前日的運作,就是社區檢測中心的數據和經驗。每一個社區檢測中心我們都有一些網上預約的名額,另外在過去的日子裏,你們都看到亦有市民沒有預約但去到中心,我們能夠處理的,都會為市民提供檢測服務。所以我們去看這些中心的運作情況,昨日是我們延長四日的第一天,還有今日和星期四、星期五。我們看過包括之前的兩日,即是星期一和星期二,亦看過由星期六開始,有周末、周日、星期一、星期二的數據,我們看到一些中心的實際使用情況,如果它們的使用情況相比於他們預留的名額,基本上的使用都是超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我們看到這方面的需求仍然存在,所以我們是按着這樣來看。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亦會看看每一個區,十八區每一個區內都有這樣的中心以方便市民。另外,在每一個區內有一些(屋)邨,其實你都看到地區需求是很大的,它可能只有一間或是兩間中心,基本上預約和沒有預約的,每一日都有很多市民前往,很明顯地相信經過延長這四日仍然有一個需求,所以我再延長三日去到下星期一,亦是我們原先所預設的整個檢測計劃不超過14天,亦符合我們「願檢盡檢」的原則。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考慮。
 
  第二方面,就是重複檢測的數字。截至昨日重複採樣的人數是2 353,只是佔我們整體已經採樣的一百三十多萬中的一個小數目,我們都有這樣的紀錄。
 
  第三,開支方面。正如我早前所說,現時計劃仍然進行中,所以具體開支現時未可以說得到給大家知,但我們在計劃完成後,我們一定會向大家交代。支援隊方面的問題我請陳局長回答。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內地到香港支援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支援隊成員大概有五百多人。他們從八月開始分批抵達香港,現正在氣膜實驗室,每日分數更進行檢測工作。大家看到每日的檢測量是很高的。他們來港的主要目的是支援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這個計劃完結後,他們便會返回內地。他們都是一些非常有經驗的檢測人員,也有自己日常的檢測工作,無論在實驗室或醫院等。所以,他們完成了這個檢測計劃後便會返回內地。我們非常感謝他們付出時間、放下在內地的工作來支援我們這個計劃。
 
記者:局長,之前你有說過人們walk-in其實是中心較人性化的處理,但昨日特首說鼓勵市民沒有預約也能到檢測中心,想問有沒有一個矛盾的情況,如果人們walk-in的話,如何控制人流聚集的感染風險?另外,想問未來幾日會否有種要「追數」的感覺,之後幾日會如何把握時間去鼓勵多些人參與,會否要求某些強制,例如公務員群組的範疇要參與,怎樣去催谷人數?另外,之前也有說過這次檢測的經驗是可以累積,讓市民熟習一個更大型檢測的運作,日後如果不幸爆發第四、第五波疫情,會否再有一次這樣的檢測?還有,中山公園的氣膜實驗室是否會在完結後撤走,不會再出現?謝謝。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回答首兩條問題。第一,整個計劃開始是希望透過一個網上預約的方式去處理,這樣才是方便、快捷,亦讓中心去提供這些服務時,也是能夠有效率,亦可以保持人流控制各方面。所以你能看到,大致上過去首七日也是這樣去處理,而我們亦很高興,市民在網上預約後,亦按預約到中心接受採樣,出席率超過百分之九十,這是一個可喜的情況。但當計劃推行七日後,你也可以看見,在社會上,事實上真的有些群體,包括長者或其他有需要人士,他們不太懂得如何在網上預約,縱然我們已經安排郵局或屋邨辦事處去協助他們登記,或他們已經找了家人、子女幫他們登記,但始終這些群體仍有困難。我昨日去視察檢測中心時,有位長者向我說:「如果我懂得網上預約,我一早已到來檢測。」另外一位說:「因為我的子女不是與我同住,所以我想找他們幫忙也找不到。」你看到事實上亦有一個需要。在首七日,中心處理的預約人數基本上佔了當日所處理的八成,有兩成左右是未經預約去做,在這延長的四日,我們特別將中心的預約名額適當地調低,原因是希望能夠預留有更多空間處理一些未經預約的市民也可以來到做檢測,整體上,中心亦不會出現人數過多的情況。我們看見昨日未經預約而去接受採樣的人也超過百分之三十,達到我們預先的安排,我覺得這是絕對沒有矛盾,相反,這是一個人性化的處理。當我們在開始時,大部分也是透過預約去接受服務,但當中心有能力去處理時,未經預約的,我們也去處理,到這階段,有很多人不太懂得用網上預約、但也想有這個檢測服務,我們作這個安排,容讓他們不需要預約,也可以取得這個服務,這同樣是人性化處理,所以我覺得兩者完全沒有矛盾。還有,在每個中心,中心人員也會做好人流控制、社交距離,我看到市民本身也是很守秩序。
 
  第二方面是數目問題。我們很想這個檢測計劃多些市民去參與,因為越多市民接受檢測,讓我們更清楚知道社區的感染情況,更讓我們容易去找到更多無病徵的隱性患者,切斷傳播鏈。更可以讓我們能夠有一個比較具參考的數據,可以讓其他人和其他地方去看,從而商討一些跨境出行,亦能創造這個條件。我相信這亦是社會上大家的一致希望,希望有多些人能夠參與這個檢測。這個願望是基於一個公共衞生、控制疫情、讓香港能夠可以擺脫目前所面對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出行嚴重受到影響,各行各業受到嚴重影響。如何能夠重新恢復,就是大家應該多管齊下去做好結束疫情的工作。這是我們的目的,亦是我們唯一的目的。同樣,每位市民是否去接受檢測是個人決定,但為己為人,我們當然強力呼籲各位市民去做檢測,如有任何疑慮、擔心,我相信經過超過七日的實踐運作和做過檢測的市民的反應,也會很清楚這是一個方便、快捷、安全的檢測服務,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做好這件事,幫助我們結束這個疫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今次的檢測是特區政府一直防疫抗疫工作在檢測方面三管齊下的其中一管。我們一直有病學檢測和特定群組檢測,而今次得到中央政府支持,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到普及社區檢測,令有上百萬的市民現時可以參與這個檢測。當然,這除了讓我們可以即時找出隱性患者,截斷其傳播鏈,以及能追蹤其緊密接觸者外,令整體疫情能夠更加受控制之餘,這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共衞生手段。剛才的問題指,當我們完成這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後會怎樣?雖然現在做了九天,但很多市民有做這個檢測的經驗,他們都知道這個檢測其實是怎樣的,亦有很多市民反映檢測很舒服,沒甚麼不適,也不是想像中困難,有市民覺得不會痛,亦摒除了之前一些謠言。
 
  對於醫護人員而言,參與今次計劃提供一個專業的採樣服務,他們亦非常積極,覺得為有機會參與一個重要的公共衞生傳承項目感到非常驕傲,因此他們很願意和積極地參與。
 
  除上述兩項以外,當我們完成這個計劃後,亦會繼續病學檢測,因為一天尚有疫情,或要應對未來冬季有另一波疫情,這些工作一直會繼續。而特定群組檢測,即是高風險或高接觸人士、行業,都會繼續進行檢測,亦會有部分行業可能風險特別高,未必只做一次,而會重檢,好像老人院院舍員工,甚至在屠房工作或交通行業的人士等,這些會一直進行。我們更會從公共衞生角度在社區內監測,除了有些人有病徵或輕微病徵,甚或沒有病徵,我們如何在監測方面做得更加好。醫管局22個普通科門診已經一直派發深喉唾液的樣本瓶,某程度上都會在全港不同地區提供機會給大家做檢測。在完成這個普及社區檢測後,醫管局會考慮擴大,讓多些普通科門診加入這工作。
 
  至於氣膜實驗室,無論是支援隊或氣膜實驗室都是為今次普及社區檢測而設,計劃完結後他們會完成這任務。但大家都知道一些私營的化驗所,他們本身在做此計劃之前在香港都有其他實驗室。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我再補充一點,我們今次可以展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其實都需要有一些條件才可以做得到。因為在化驗能力上,我們是得到中央政府支持才有硬件和人力在短時間內做大量的化驗;大家看到在過去一個星期內檢測超過100萬個樣本。這個比起平時,就算我們在疫情高峰時,衞生署和醫管局每日的檢測都只能做到每日10 000個或是12 000個左右的數量。第二,我們今次亦有幾千名醫護人員來自公營機構和私營機構,他們騰出時間來做採樣的工作,所以有專人去採樣時亦可以保證樣本的質素。所以都需要有一些條件才能夠推行一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如果你們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有些他們計劃想推出一些全民的檢測,但面對一個最大的樽頸問題,都是實驗室的化驗檢測能力的局限。所以今日我們有這樣的條件,我們開展了這個檢測計劃時,當然要好好地利用這個機會,大家一起多參與這個檢測計劃,幫助我們個人和幫助社會面對和處理目前我們的疫情。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的英文部分。)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