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於《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報告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在《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報告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今日有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主席梁憲孫教授和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的多位成員在場。首先歡迎大家出席今日的記者招待會。我很高興在此公布《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報告,以推動香港基因組醫學的發展。

  我們每一個人的基因組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類基因組提供重要的資訊,可讓我們了解自己為甚麼較易患上某種疾病,或是如何能夠得到更有效的治療。近年基因組技術一日千里,基因組數據可以運用於診斷以往未知的遺傳病、找出可導致癌症的主導基因異常和有助研發新的治療方法。

  這份《策略》報告標誌着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的里程碑。報告匯聚了由督導委員會主席梁憲孫教授領導下督導委員會及各工作小組成員的寶貴建議,內容全面而充實。我想藉此機會,感謝各委員在過去兩年多以來付出寶貴的時間,特別分享他們的專業意見和經驗。當然在這裏我要特別多謝梁教授,以他的遠見帶領委員會的工作,讓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跨出一大步。

  為推動香港基因組醫學在臨床應用和研究方面的發展,督導委員會認為須以全面的策略,處理四項主要事項,包括:

(一)提供標準化的臨床服務;
(二)提供更具效率的化驗服務,並把更多新科技轉化作臨床應用;
(三)培育更多基因組醫學的專業人員,及提高整體醫療人員對基因組的認識;以及
(四)妥善處理有關倫理、法律及社會方面的影響。

  就此,督導委員會提出八項建議,包括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進行大型的基因組測序,為有關發展奠定基礎。其他建議包括培育基因組醫學人才、推廣正確使用遺傳及基因組檢測等。詳情稍後由我的同事方毅副秘書長向大家以簡報形式介紹。

  政府歡迎督導委員會的報告,並且全面接納當中的建議。食物及衞生局將在衞生署的協助下,與醫院管理局、各間大學、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和其他持份者合作,落實建議。

  我們現正籌備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為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做好準備,並已為此預留12億元的撥款。在計劃下,我們會為約四至五萬個基因組進行測序。香港基因組計劃將扮演催化劑的角色,促進建立人才庫、訂定標準和程序,並建立本地人口的基因組數據庫,從而支援本港基因組醫學的研究和臨床應用。計劃亦將有助加深公眾對基因組醫學以及相關倫理問題的理解。

  隨着基因組計劃的開展,我們預見相關人才在香港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我亦想藉此機會,鼓勵更多對基因組醫學有興趣的年輕人修讀相關的學科,亦希望吸引更多海外相關專才來香港參與基因組醫學的發展。我們需要在本地培訓人才,加上外地人才幫助,希望大家更多了解並支持香港基因組醫學的發展,多謝。

  除了第一部分發言外,在香港昨日宣布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本地確診個案後,大家對於病毒檢測都有很多問題。今早我從傳媒報道中看到大家有這些問題,所以我藉着這個機會作出第二部分的發言,利用少許時間把政府有關病毒檢測的政策和發展計劃向大家交代,但我亦想提醒大家今日的記者會主要是有關這個(基因組醫學)報告。

  昨日我們公布新增三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我們知道有這些個案後,已經和專家傾談和研究如何更強力去加強病毒檢測。當然我們較早前已有計劃,但是在這個情況下要更大力加強,我希望向大家交代一下。

  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視實驗室檢測和監測,這是疫情防控計劃重中之重的一環,我們一直都在加大檢測。截止五月十日,香港已進行接近180 000個冠狀病毒檢測。以每一百萬人口推算,即大概超過23 800個檢測。以這個檢測量和香港現在的疫情、確診數目和檢測能力而言,屬於一個不錯的水平。較早期間與世界各地比較,我們的比例是較高。但現在隨着每個地方,尤其是海外,它們的疫情情況,個案不斷爆發,它們亦增加檢測量。

  我們不會鬆懈,反而會繼續加強檢測方面的工作。從近日新增的本地確診個案可見,社區傳播鏈尚未完全中斷。由於部分患者可能毫無徵狀,對香港市民尤其是高風險群組構成感染風險是存在的。因此,我們需要繼續加強社區病毒檢測工作,以盡快找出受感染人士,以達致及早識別、及早隔離、及早治療的目標。

  加大本港整體的檢測能力主要是兩方面工作:(一)實驗室每日究竟能做多少個病毒檢測,無論衞生署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以至醫院管理局、大學,甚至是私營的化驗所有多少化驗能力。我們看看目前要做的檢測,最少要在公營體系加強檢測能力。(二)當我們具有這些檢測能力後,我們會在社區內做那些檢測。

  先講一講「防疫抗疫基金」撥款,為了加大本港整體的檢測能力,「防疫抗疫基金」已經預留了約二億二千萬元予衞生署提供更多病毒測試,以及予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病毒測試服務,這些款項已獲得通過。

  隨着疫情發展,化驗室監測由最初在醫院為有肺炎病徵的住院病人進行,其後擴展至社區的公營及私營醫療系統實行,再推展到現時涵蓋從海外及經陸路口岸入境人士收集(深喉唾液)樣本,以及在機場抵港的人士必須留下檢測樣本,並在指定地點等候檢測結果,然後才返回檢疫的地方。現在亦額外要求他們在十四天的檢疫期間,在第十二天要交回第二個樣本。上述安排在醫學上能發揮功用,及早發現感染人士包括不少無病徵人士,推前診斷時間,做到早發現、早隔離,對整體疫情監測和控制是非常關鍵。在此,我再次強烈呼籲各位市民,如有任何相關徵狀,儘管只是輕微的徵狀,例如發燒或上呼吸道徵狀,亦必須盡快求醫、盡快檢測,按醫生專業判斷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我一會兒亦會講可以到哪些地方進行檢測。

  剛才我特別呼籲巿民,即使病徵再輕微,例如只有輕微咳嗽或少許不適,其實可以到以下的地方:第一,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全香港有六十多間可以做這項測試;第二,可以到急症室,當然大家要記住,急症室主要處理急症,但他們都有提供這服務,並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市民亦可向私家醫生求醫,因為很多人其實都是看私家醫生,私家醫生可以安排其病人接受免費的病毒檢測。需要接受檢測的市民可以把深喉唾液樣本交回衞生署轄下13間診所,或者亦有透過上門收取樣本的速遞服務。

  當然,除了為有徵狀的市民進行檢測,我們亦不斷擴大社區的檢測,務求了解社區內是否有一些無徵狀的人士。因此,政府正積極推動社區監察,擴大檢測計劃的範圍,以涵蓋更多較高風險的群組,正如昨日所宣布,包括在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的人員、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的員工。機場工作人員較常接觸從2019冠狀病毒病高發地區返港的人士,屬較高風險群組。加強對此群組的檢測可有助盡早發現可能感染個案,減少社區爆發的風險。衞生署將於機場指定地點由明日開始設立服務站,為有關機場工作人員提供樣本瓶。機場工作人員須依照指示自行收集深喉唾液樣本,並將樣本瓶交回機場的指定地點。每日的名額暫定是500人。

  我們亦一直研究可行方案,以落實進一步擴展「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以涵蓋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的員工,在這星期內會盡快推行。我們正與勞工及福利局和社會福利署一起商討計劃詳情,稍後會公布。

  另外,我們亦積極進行其他配套措施,例如上門收集樣本的安排,務求使整個檢測程序做得更多更好。政府會繼續呼籲衞生署基層醫療指南內的醫生、私家醫生、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經營者或主管等業界人士,一旦發現有長者、殘疾人士或病人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等徵狀,必須盡早安排他們按醫生專業判斷進行病毒檢測。 

  在公立醫院方面,醫管局會繼續推展加強監測計劃,以期早識別社區感染個案。大家知道五月十二日較早前已經開始,醫管局會為入住精神科病房的人士,以及來自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等院舍人士入院時,作抽樣入院篩查,即使他們並沒有病徵,醫院會為可以提供深喉唾液的病人收集樣本,希望及早檢測出個案,保護社區上的高危群組,減少院舍爆發的風險。 

  另外,除了私家醫生、醫管局以至醫管局普通科門診等,大家記得有地區康健中心,雖然目前只有一間,但我們也積極研究如何讓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加入整體工作,例如有樣本瓶,以至如何在參與防疫抗疫工作上加大力度。

  鑑於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只會出現輕微呼吸道徵狀,公立醫院會將「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擴展至呈流感徵狀,例如發燒、咳嗽或喉部不適等的住院病人。 

  最後,我亦想講講,目前在1 051宗確診個案中,有503宗個案(即48%)是透過醫管局及衞生署各項加強監測計劃及加強檢測服務識別的。這數字引證了檢測和監測在疫情防控計劃中的重要性。

  不好意思,我用了少許時間交代病毒檢測,但這記者會主要想向大家講述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報告。

  稍後我將時間交給梁憲孫教授,請他跟大家講講基因組醫學的整體發展。
 
2020年5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3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