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發展局局長就二○一九年一月至三月賣地計劃會見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十二月二十八日)就二○一九年一月至三月賣地計劃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剛才說到因為《長策》(《長遠房屋策略》)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至七比三,但那是指下年度的事,今年原本的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目標是18 000個單位,所以今年其實是不達標的。為甚麼會作出相關調整?是否政府方面有要求,未來除了早前九幅土地外,還有其他土地,包括在啟德的土地都要撥作公營房屋發展?另外,現時私樓供應減少,會否擔心刺激私樓的樓價上升?
 
發展局局長:兩大方面,一是《長遠房屋策略》的調整已是清楚的事實,當我們看第四季應有多少土地供應的時候,我們認為如果不理會有關的調整,是不切實際的。在我方才的發言中已清楚說明,那不是我們唯一的考慮。另外的考慮是,如果說今年的土地供應,真正落成樓宇供應可能是五、六、七年後。如果你看最直接影響市場的,方才我亦有提到,如果你看直至九月底政府的估計,未來三至四年,一手樓的供應有93 000個單位,相對以往,這是相對高的水平。

  就你問及未來會否有可能性,政府將更多本來預留作私營房屋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事實上,我們已經這樣做。在今年六月的時候,我方才亦有提到,我們已將九幅合共可提供大約11 000個單位的土地,本來是用作私營房屋,改撥作公營房屋。在目前公營房屋很短缺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這是適宜的。

  就你問及樓價的情況,最近我們看到樓價有向下調整,一個有序調整的趨勢。在政府來說,我們本身沒有打算透過土地供應調控樓價。為甚麼呢?我們多次說過,(運輸及房屋局)陳帆局長最近亦說過,影響樓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府賣地的數目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其他因素是多的,如資金流向、香港的經濟情況、息口走勢種種。如果你指目前樓市可能相對不如以往那麼強勁,在政府來說,一個教訓,我之前亦有提過,我們不會因為市場上一個未知相對是長或短的變化而放慢我們開拓土地的努力。我希望香港社會可以學習得到的是,造地的時間是相當長,有時說是八年;如果是新發展區,甚至是十二、十三年的時間,如果我們因為一個短暫的市場價格變化而放慢,甚至放棄我們造地的努力,那麼我們永遠走不出土地不足的困局。

記者︰想問為何當局不可以繼續維持用18 000伙為全年目標?當局是否面對甚麼困難?為甚麼如剛才你所說是不切實際?第二,會否覺得以公私營房屋比例已調整作為解釋會令人覺得是削足適履?這消息會否讓人「炒作」,從而推高樓價?第三,有消息傳出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收回部分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土地以建屋,接下來當局會如何跟進?

發展局局長︰先回答有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問題。大家知道小組很努力,將會在今年之內向政府提交最終報告,今年內,不是今天就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對於有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尤其是坊間的一些揣測,恕我在這裏不作評論。收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後,政府會小心研究,然後就不同議題給予回應。

  你的第一個問題是有關(房屋土地供應)數字方面。其實公營房屋的短缺非常清晰,而運房局(運輸及房屋局)的《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長策》)亦很清楚指出,若採用其「七三比」,(今年)私營房屋土地供應目標是13 800個單位。但我方才說是,我們沒有改變今年的目標,因為18 000的目標今年年初已訂定。回看今年推出的土地,除了我剛才說的,加起來總共是13 850個單位,不要忘記,還有我們在年中將九幅土地,本來是用作私營房屋,後來改撥作公營房屋,那裏(其中一幅納入今年賣地計劃的用地)的單位數目是1 100個,加起來總共是約15 000個單位。如果真的要評論,我們有八成多達標。我們覺得到了第四季,說的是實在的供應數量,再說調整目標已經沒甚麼意思,因為目標其實於年初已訂定。因應最新《長策》的調整,亦考慮到過往一段時間,包括未來三至四年,私人一手樓的供應相對處於高的水平,而作出有關調整,我們認為是適合的。

記者:由於不排除會再撥更多土地興建公營房屋,在更多土地可能會再撥作公營房屋的情況下,以後或明年如何追上私營單位的建屋目標?

發展局局長:一般而言,幾個月後,即明年二月底,我們會公布二○一九/二○財政年度賣地計劃,講解有潛在可能推出的土地,我們會使用《長策》周年進度報告的數據,換句話說,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目標將會是13 500個單位。挑戰不在於私人房屋土地供應,我們在該方面是要努力做的,但挑戰更大的是公營房屋方面,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均會「一條心」地做。陳帆局長早前也提過,公營房屋供應的短缺量在公私營房屋比率調整至百分之七十之後達到六萬多。剛才我在開場發言時也有提及,有不同的措施,我們正在努力,包括除了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外,其他地區,如果仍有力量,個別公營房屋土地,以往(地積比)可以上調到百分之二十,之後希望可以上調至百分之三十,以增加供應。另外是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行政長官已責成發展局於明年內提出相關建議。不要忘記,我們的大原則是任何新增的樓面面積中,百分之六十或七十須作公營房屋發展。隨着計劃得到社會認受並成功推行,我們亦會取得更多單位,主要是更多公營單位,當然也有私樓單位,餘下的三至四成是私樓單位。這些是在短、中期的措施。

  另外是改劃的情況。相信有跟進相關新聞的朋友也是熟知的,在過往幾年時間,我們共找到超過210幅土地做改劃的工作,到今天已完成改劃或已開展改劃的有140多幅,即約三分之二,餘下還有70多幅會在未來開展改劃。改劃工作方面,如果有跟進城規會(城市規劃委員會)新聞的朋友都知道是艱巨的。因為如果要求住在當區的,很輕鬆地接受,本來旁邊有綠化帶或籃球場,為着社會的「大我」、整體的需要,可能要加建例如40層高的公營房屋,這是不容易的。但在未來幾年,這是政府會不停努力去做的。當然,進行改劃時,我們會確保相關基準,如通風、交通情況和道路需要等也要通過標準才會去做,在政府方面,我們會這樣確保。但如果在該區居住的朋友的主觀感覺是已經很擠迫和住得不寬鬆,我亦多次表示我們是明白這一點的,但我們希望在(討論)過程當中將大家的分歧盡量減少。

記者:想問為甚麼第四季不重新推出文輝道的地皮?是否擔心以現在的市況會再次流標?另外想問局長如何看未來的地價走勢,是否繼續下行?將來會否因為要達標而降低地價?

發展局局長: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的確看到私人樓宇市場有序調整的情況,但在政府而言,我們不會主動去估計或捕捉未來樓價的走勢,或因為樓價走勢而去調整相關措施。如果你說的是需求管理措施,那是另一樣事情。我們這裏談的是土地供應。方才我也說了,不論樓市向上或向下,持續穩定的、特別是能夠增加土地供應時進一步去增加,是王道的做法。

  你問到文輝道住宅用地的情況,如果你回看之前幾年,流標的情況共有三次。那三次剛巧我們都不是在(流標)之後那一季,而是隔一季,再將有關土地於市場上招標,而在那三次,相關土地都成功出售。所以就文輝道用地,相信大家都明白我不會現在估計在二○一九/二○年度會如何處理,但如果回看過往三次的做法,我相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2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