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保險業長期業務續有增長

***********

  保險業監理處今日(星期四)公布一九九九年香港保險業業務的臨時統計數字。一九九九年的臨時統計數字首次包括勞合社在香港業務的有關數字。

  根據公布的統計數字,一九九九年一般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一百六十六億元和一百一十三億二千五百萬元,較一九九八年分別下降了百分之七點四和百分之七點三。與一九九八年相類似,貨運業務的毛保費錄得最高的下跌率(下跌百分之二十四點四)。佔毛保費總額百分之二十八的最大業務類別的財產損壞業務,下跌了百分之十三點三至四十六億五千一百萬元。汽車業務則下跌了百分之十二點五,至二十六億八千六百萬元。

  保險業監理專員鄧國斌說:「一般業務的保費下降主要是由於一九九九年的經濟不景氣和市場繼續競爭劇烈所致。不過,值得鼓舞的是一些重要業務類別在一九九九年都獲得增長,雖然有關的增長只是一個很少的百分比。」

  在一九九九年,意外及健康業務的毛保費增長為百分之三點七,達三十四億三千五百萬元,其次是一般法律責任的業務,增加了百分之一點八,達三十一億八千萬元。

  一般業務的承保業績轉壞,由一九九八年的虧損七億四百萬元,至一九九九年的十億六千三百萬元虧損。業績轉壞主要是財產損壞業務的承保利潤大幅下跌,由一九九八年的三億五千六百萬元,下跌至一九九九年的八千八百萬元,與及汽車業務和一般法律責任業務表現不理想所致。汽車業務和一般法律責任業務的承保虧損分別為二億五千九百萬元和十億八千萬元。

  鄧國斌表示保險業的業績欠佳,是由於財產損壞業務在一九九九年八月和九月因為風災而引致巨大的索償個案,以及行內競爭劇烈和法庭對一般法律責任業務對個人受傷賠償的判決有所增加。

  相反地長期業務在一九九九年則獲得大幅增長。一九九九年新造業務的保單保費總額達一百一十三億八千二百萬元,較一九九八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點四。增幅主要是屬於長期業務的主要類別個人人壽業務。

  新造個人人壽業務的保單保費與一九九八年比較,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七點六,達九十七億三千六百萬元。將其分類為投資相連業務和非投資相連業務時,個人人壽(非投資相連)業務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點四,至六十四億三千四百萬元,而個人人壽(投資相連)業務的增長率則較高,達百分之四十六點六,至三十三億二百萬元。

  市民可從保險業監理處的互聯網址http://www.info.gov.hk/oci下載更詳盡的臨時統計數字資料。

  截至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香港共有二百零七名獲授權保險人,其中一百四十六名為一般業務保險人,四十二名為長期業務保險人和十九名為綜合業務保險人。至於保險中介人方面,共有保險經紀三百五十名和保險代理人五萬一千六百零五名。

圖表(EXCEL檔案)

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