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十一月十八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後,就審計署署長報告書有關政府管理都市固體廢物,以及廚餘減量和循環再造的工作,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環境局局長:早晨,大家好!今日審計署的報告有兩份是關於廢物管理及廚餘方面,我們持正面的態度看待這審計,亦對審計署的建議大致上是認同的。我們會詳細了解報告的內容,作出適當的跟進。多謝大家。

記者:就(都市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及回收率)計算錯誤,會否令政府制定policy(政策)時有出錯?另外,審計署亦指出,對於(回收)廚餘的目標不夠proactive(積極),你有什麼回應?

環境局局長:(審計報告)指出過去回收統計方面的數字,其實於過去一、兩年,我們已作出適當的跟進,以及改善相關的報告(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所以就這方面(審計署)報告中有轉述我們的回應及已作出適當的處理。當然如果有地方需要再作改善,我們會樂意聆聽這方面的意見。

  至於廚餘(回收)方面,這屆政府是重視的,所以於早兩年發佈了香港第一份應對廚餘的整全計劃(《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2014-2022》)。由此可見,我們了解這個問題,亦已作出適當的部署。我亦呼籲大家,因為廚餘是香港廢物管理內較大和所佔比例較高的範疇,佔堆填區四成的棄置量,所以政府各部門、商界和市民都要一起幫忙應對減少廚餘的挑戰。我們有相當全面的惜食香港運動,歡迎不同界別適當參與和支持。

記者:我想問關於回收率,環保署曾回覆(廢物運往堆填區時),可分為進口及轉口(廢物),但之前也問過,其實大部分(運往堆填區的廢物)都沒有任何申報是進口或轉口,這措施是否可行?

環境局局長:我們會一直監察事態的發展,包括不同報道,以至審計署的意見,我們會作出適當的跟進。

記者:會否有新的方法計算哪些是本地(廢物)、哪些是轉口(廢物),不要再誇大(回收)數字?

環境局局長:大家要明白,我們沿用的做法都是國際間常用的做法。我們當然要審視本地的情況,亦要與本地業界作出溝通,這是大家暫時想到可行的方法。至於有沒有更加好的方法,如果有,我們會樂意聆聽的。

記者:其實政府部門都有三分二是沒有簽約章(「惜食香港約章」計劃),如何說服大家政府是有力推行減少廚餘?另外,處理廚餘設施比你們當初預計的少,是否反映……?

環境局局長:先回答你問題的第二部分。我們要聚焦的目標是,我們在大嶼山小蠔灣每日二百噸處理量的廚餘處理設施,是香港一個重要的廚餘處理設施。這個設施在二○一七年的上半年應該按計劃會落成,這應該是社會聚焦的一個項目,所以我們現時已作出一個適當與商界的聯繫,如何現在開始部署與商界合作,準備善用小蠔灣廚餘處理設施。同時,我們最近與超過二百四十個團體大家一起溝通,如何準備迎接第一個大型廚餘處理設施收集廚餘的工作,因此這應該是社會聚焦的地方。至於「惜食香港」約章計劃,我們經過不同時間與部門協調,參閱審計署最後的報告,最後其實已增加很多部門支持及參與,我們會分階段推展,當然亦歡迎多些政府部門及團體、商界參與我們的約章。

記者:局長,首階段膠袋稅之前亦提過環保署提供的資料是五千萬個(膠袋),但是堆填區本身的數字紀錄近億個膠袋,大部分來自超市,如何解釋這個情況?

環境局局長:報告中有兩方面的論述,報告中可以提供資料。大家明白在二○○九年落實塑膠購物袋徵費,當時涵蓋的範疇是超市及一些連鎖店,佔了零售層面一個相當的比例。所以,我們為何要在今年全面擴大這收費,正是將全港以十萬計的零售點能夠涵蓋之內,加大力度。

記者:局長,其實膠袋方面,你仍未答到為何環保署向立法會交代的數字比其他團體收集的少了那麼多,是不是誇大成效(膠袋收費政策)?

環境局局長:我不是很清楚你提及的事。有不同的膠袋,我們當時第一期(塑膠購物袋徵費)二○○九年是針對超市及連鎖店的膠袋,這是有根有據的。當然,有其他的商業活動、其他的源頭有膠袋的產生,所以有不同聚焦的地方。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5年11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52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