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三月十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就歐洲考察及廢物處理設施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環境局局長:大家好,今日是支持商場環保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們剛剛前往歐洲四個國家考察,包括英國、荷蘭、丹麥及瑞典,主要看到它們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整全的政府在廢物管理的政策及策略,第二方面我們也考察了它們一些先進的轉廢為能設施。其中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在丹麥,大家明白丹麥在減廢方面都很先進的,但是他們與香港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的人均產生的廢物在歐洲來說是最多的。香港在亞洲來說,我們人均廢物產生量也是很大,所以源頭減廢是我們的重點。我們今日亦剛推出一個新工具名為「咪洁v,這是一個手機流動程式,將香港一些能夠減廢,以至一些回收設施的地點,都能夠更方便提供給全港市民,方便大家源頭減廢,希望大家可以推廣及應用。

記者:局長,除了硬件上,一些軟件上譬如面對一些議會或市民的阻力,在考察之後,「三堆一爐」會不會有甚麼看法?

環境局局長:今次考察是與立法會多位議員一起去的,大家都能夠親身看到和聽到當地的一些做法,包括整全策略方面的一些做法。其實大家看到,外地的政策與我們香港目前的藍圖的做法,方向其實是接近的,大家方向一致,當然大家有不同的歷史或發展背景,進度有少少差異,但其實方向是一致的。同時,大家看到外地包括一些轉廢為能的設施,以至一些堆填區的設施,其實大家都認為是一些社會民生的基本需要,而這些焚化設施都是相當先進,以及關顧健康環境,對歐洲來說,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相當符合標準,大家覺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議員經了解後,對這方面能更有信心。

記者:可否簡單談談,譬如議員都關注之前提及有焚化爐氣化技術及(活動)爐排技術,議員希望局長經過今次之旅能夠開放些去考慮。考察之後,局長對氣化技術有沒有任何看法上的改變,以致可能改變局方選擇焚化爐技術時有些不同的想法?

環境局局長:簡單來說,我們曾經問其他國家對這些技術的看法,大家都覺得香港在這方面(焚化技術)會有第一個大型的設施,用甚麼的思考去選擇呢,他們都覺得首要的一個選擇條件就是可靠,可靠性及實用性是選擇的最關鍵。所以在這個思考下,答案是相當明顯的,用一個成熟的科技是適合香港的未來。當然不排除未來那些相關的技術更加成熟時,我們能夠加以應用,以及當香港有一些基本的轉廢為能設施時,便可以進一步考慮其他科技。

記者:是否石鼓洲焚化爐也傾向用活動爐排方式來焚化,不會考慮轉用等離子氣化技術?

環境局局長:我們會與其他議員一起考慮,但正如我剛才所說,香港要思考這問題時,一些客觀考慮,譬如那種科技最成熟、最穩當、最實用,切合香港當前的需要將會是首要的選擇。

記者:明日是日本311地震(三周年),令外界再次關注核電安全,政府檢討核電所佔的比重的進展如何?

環境局局長:讓我簡單談談,發電燃料組合的諮詢正是密鑼緊鼓,已接近最後階段。當推出的時候,相信會給予市民適當的選擇,包括未來十年之後,我們該如何思考發電燃料組合,除了考慮價錢及減排,包括對空氣質素的影響、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之外,如何讓我們的發電燃料組合在未來能更多元化、更均衡地發展,是重要的思考方向。今天先說這些,稍後我們很快便會推出諮詢。

記者:經過考察之後,會否加強了局方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方面的信心?

環境局局長:我相信這次考察十分實用,也很有參考價值,因為今次是政府官員及多位立法會議員,大家一起確實聽到這四個歐洲先進國家的政府以至非政府人士的意見,包括他們整體的廢物管理政策,以至轉廢為能設施,我們實地及透過不同機會,聽到相關的最新進展。因為有四個國家,不同人士給予意見,是相當多元化及有客觀的參考價值。大家了解之後,都能夠給香港未來十年廢物管理政策以至設施的選擇一個很好的參考。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4年3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9時2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