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全文(二)
*******************

記者:其實以往九巴加價,審批時間可能長達半年,甚至試過接近一年,但今次幾個月便批了;而巴士路線重組亦未做出成績,這麼快便批准加價,其實會否令市民負擔加重?第二個問題是,現在既能批准九巴加價,而所有指數都正在上升,那是否意味即使港鐵的(票價調整)機制談得成,依然要加價?另外有關長實...長實在走法律罅,政府當初構想措施的時候,是否有點不夠細緻?這個你可一會兒才回答。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我今日集中回答九巴的問題,你第二個問題,我看看最後有沒有時間可以回應。每次就專營公交營辦商提出的票價調整申請,我們都是看提出的論據,我們有既定的政策,對專營巴士(票價調整)方面有一籃子因素,我們每一次都嚴格按照這一籃子因素來考慮。當然,專營巴士與港鐵的票價調整機制的內容是不同的,所以考慮的基礎也不同。就這次九巴提出的加價申請,我們做了我們必須做的一個全面按照機制的評估,亦聽到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意見;我們有諮詢交通諮詢委員會,並細心地考慮不同的因素。當然在一籃子因素中的不同因素,他們是各有關注點的。最終來說,政府是要做出一個整體上合適的平衡。每次的平衝都視乎當時的情況,所以很難與上一次很簡單地相提並論,我們一定要很具體去看。今次(九巴)提出的加價申請,與剛才我所說我們最後批出的加價幅度有很大的距離。我們每次考慮加價申請亦不是故意要花多長時間,我們每次都是收到申請後便作一個必須的、小心的評估,然後作出決定。

記者:今次的加幅4.9%與上次的3.6%有一段距離,這距離是怎樣出現的?會否擔心市民對這麼高的加幅接受不來?接下來會怎樣檢討票價機制,讓市民不會那麼大負擔?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我想第一點是,正如我所說,每次(營辦商)提出加價申請,當時的外在環境、經濟指數、一籃子因素下我們考慮的因素,可能實際的情況都未必一樣。剛才我提到,我們這次批出的4.9%,這加幅其實低於一些自上一次加價以來的...無論是用以衡量消費物價指數的因素,例如說通脹,我們這次批出的加幅是4.9%,但自上一次加價至現在,通脹的增幅是6.31%,(加幅)是低於自二○一一年五月以來的通脹。如果說市民的收入,我們以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來計算,從二○一一年五月至現在,數字是7.14%,但我們這次的加幅是4.9%,其實是低於那個數字。而且即使這次批出4.9%的加幅,其實九巴的財政狀況仍然是很緊張的,我們也看過他們的帳目,所以我們覺得綜合來說,這次批出的加幅,是一個公道的加幅。

記者:局長你說今年會大力推動巴士路線重組,那其實九巴之後可能不會虧損得那麼嚴重。如果這樣,你還有甚麼理據可以批出加價4.9%那麼多?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第一,我們不覺得4.9%(加幅)是特別高,因為我們實事求是來看他們的帳目及他們經營上所面對的問題,我們總結到,巴士路線是否很有效率地營運,這是很關鍵的因素,因為現在的確有相當的路線使用率不足。所以如何做好路線重組,在我們來看,對將來專營巴士的營運效益及將來加價可能要面對的壓力,都有很關鍵的影響。當然,要做好巴士路線重組,一方面政府有決心去推動,第二是巴士公司要有決心去推動,當然最好亦能夠與受影響的地區有共識。所以我們稍後會在巴士路線重組方面引入區域性的方案來推行,希望能取得更大的地區上的共識。

記者:局長,其實重組每年都說,但每年地區人士都發出最大的(反對)聲音。政府有甚麼實際的措施,真的能說服市民及區議會讓九巴去重組虧蝕的路線?另外提到油價及人工都有變動,其實這都是一直存在的因素,為甚麼今年還是加價4.9%?用甚麼實際的政策能長遠控制虧蝕?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油價是我們控制不到的。當然,不同的機構可能有不同的策略處理油價方面的變動。但在員工成本方面,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不同公司都面對整體工資方面調整的期望或壓力,這大大地考驗不同機構的經營能力及技巧。

  至於你剛才問到以往都有路線重整,的確以往我們每年都有路線重整,但有些時候我們都遇到相當大來自地區上的阻力。我們希望這次推動路線重組,不再是每條線去看,而是整體地、區域性地去看,而政府方面亦會把標準訂清楚,如果一些載客量偏低(的路線)──當然我們要訂甚麼為之偏低;這提出來的時候,無論是在業界、市民角度、社會上,都要覺得合理──如果真的長期偏低,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應該有準備,這些路線我們是不應該維持的。但不維持這些路線不等於我們不照顧當區居民的交通需要,我們一定要確保有其他路線可以回應他們的需要。整體的路線重組,目的不單是減少巴士數目,目的是減少效率低、使用量少的路線,從而將有關資源調動到一些需求更大、更有乘客需要的路線。

記者:(其實政府是否刻意壓低了?主要考慮因素是甚麼?)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你是指一籃子方案中其中一個因素?那是有一個方程式。這方程式只是一個啟動點,即是說,我們有一些客觀的方程式,這方程式包括三組因素,第一是運輸行業的名義工資變動,第二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第三是生產力方面。大家會記得,這三個因素都是港鐵票價調整機制的方程式下的,但在專營巴士方面,這方程式計算出來的數字只是其中一個參照點,因為按照一籃子因素的考慮方式,我們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包括服務情況、市民承擔能力等等,所以這方程式計算出來的結果,不等於自動成為最後批出的加價幅度的唯一考慮。

記者︰教授,九巴過去○九年、一一年都加價,一次4.5%,上次3.6%,今次更高達4.9%,但是其實以往政府在重組路線上都受到區議會阻撓,政府亦沒有努力說服區議會。是否其實應該今次先進行(路線)重組,視乎成效如何才批准加價?這樣是否對市民不公平?是否因為政府做得不好,受到區議會阻撓而需要由市民去承擔?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我覺得這並不是對市民不公平。如果我們(看看)今次加幅,可以見到如果根據剛才我所舉的數個比較點,二○一一年五月上次加價以來,無論是通脹率,無論是家庭住戶入息的變動,我們見到很多其他參照的指數,4.9%(加幅)是偏低的,所以我覺得這不是對乘客不公道的。

  至於過往數年巴士路線重組是否足夠,這個可能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我覺得現時不是追究以往是否做得足夠,而是往後我們如何大力做好,令將來巴士公司所面對的加價壓力可以減少。如果路線重組可以做得好的話,對市民來說,都是受益的。

記者︰是否可以現時先做一次重組才批准加價,而為何一定要批准了加價才可進行重組呢?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我相信我們都要顧及加價申請時,我們不只是考慮是否不批准加價,亦要參照一些客觀的指數,剛才我提及的一些指數,亦都參照一籃子因素,也考慮如何令巴士服務,公眾非常有需要的巴士服務,能夠有一個持續性的,一個財政上或者經濟上,可持續性的基礎。(巴士公司)是需要運作的,我們要考慮數點,而不只從單一方面看。

記者︰之前港鐵加價時都有一些優惠措施,九巴之前加價都有「第二程九折」,在審批加價時,政府有否要求九巴推出類似措施來幫助市民適應?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剛才我提及的4.9%是平均的加幅,我已提到,如果具體不同路線的票價水平方面,有75%,即四分三的實質加幅是少於4毫。我覺得這應該已照顧大部分乘客的需要,當然不同路線的實際上的票價有不同。

記者︰最多及最少的加幅百分比如何?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稍後提供給大家。

記者︰上次九巴加價獲批不足,會否被九巴利用成為一個理由,因上次獲批不足而今次申請加價?今次(政府)又削減加幅,會否擔心又給九巴一個藉口,下次再申請加價?另外,重組路線方面,假如區議會真的有要求,政府會如何處理,是否會有按區指示重組路線的原則?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我們每一次加價的申請考慮都是一個單獨的考慮。我們是從上次加價以來不同因素的變化,不同指數的變動而去考慮的。我們不會將上次加價(獲批加幅),與申請加幅的差距作為一個考慮點。

  至於巴士路線重組,地區上有時會有一些阻力,當然我們都很明白,有時從一些使用巴士的乘客來說,現有的路線最好不要刪減。但我們從整體的資源,整體的服務有效運用角度來看,如果真的使用率低的,載客量少的路線,我們無可避免一定要作出處理。我們希望在未來這段時間,運輸署和專營巴士公司方面,大家會一同攜手合作,以及和地區,和不同區議會多些溝通,並從一個區域的角度去處理一些綜合的路線重整。我自己稍後亦會找機會和不同區議會主席,希望能夠有一個對話。希望整個社會能夠為了整體公交的改善,亦都為了減少路面上一些不必要的車輛行駛,令路面交通可以更暢順,以及路面空氣質素可以改善。所以這不是純粹的加價問題,加價固然來自現時路線未能有效地去營運,這是一個因素。

記者︰(有關長實的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關於長實昨日推出的項目,大家知道這不是一個住宅項目。至於現時他們提出的拆售是否符合地契及其他方面的規定,發展局稍後是會就地契的條款、規劃用途等,作一個全面的回應,所以我再沒有任何補充,留待發展局說明。不過,我也想藉此提醒,任何投資者應該都要比較了解情況,才去作一個決定。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3年2月19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0時2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