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出席策略發展委員會(策發會)政制發展專題小組第一次會議後,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中文部分):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多謝大家到來採訪我們在二月底召開的策略發展委員會政制發展專題小組第一次會議。今天的會議邀請了三十名非官方委員,當中二十七位可以出席。會上討論的氣氛非常融洽,大家積極表達意見,我們認為這是個好的開始。
首先我向大家交代未來幾個月的工作和議程。我們今天討論了二○一二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當中各方面的議題。我們準備在三月、四月期間討論二○一二年立法會的組成辦法的議題,然後在五月會有工作坊,六月會再跟進。
今天有委員提出到底是否應先聚焦來做二○一二年這方面的討論和研究?大體上大家是贊成的。這是按照人大常委會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所作出的決定,即是第三任行政長官和第三屆政府所當做的事情。
但我們亦表示,如果在討論二○一二年的選舉產生辦法期間,大家想提到關於例如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方面的意見,特區政府當然願意聽,但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開展關於二○一二年兩個選舉產生辦法的討論和醞釀。
關於二○一二年行政長官選舉產生辦法,有很多委員今天談到如果就二○一二年的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例如人數和界別分組,我們已經有一套共識,大家期望選舉委員會能夠過渡成為二○一七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時需要的提名委員會。
今天我們在文件內開列供大家討論的有五方面。第一,有關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數,在會上幾類方案都有人提及:維持現有八百人的方案有人提,增加至一千人、一千六百人、一千八百人等大家都有提。
第二方面,關於選舉委員會內的界別分組,大家認同要按照《基本法》的原則,要有均衡參與;亦有不少委員認為現有四大界別的四乘百分之二十五的組成,都可以反映均衡參與的原則。
第三方面,我們談得比較細一點,例如是否可以增加某些界別,例如婦女界、青年、中小企等。這些比較仔細問題,大家有提及但並未詳談,我相信日後我們需要再跟進。
第四方面,關於選民基礎,反而較多討論。大家看到如果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數,不論是八百人、一千人、一千二百人、一千六百人、一千八百人等,不論人數多少,選民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有幾種意見提出來,有人認為如果要擴闊選民基礎的話,可以考慮把公司票和團體票改為董事票和理事票;亦有委員提出把區議員納入選舉委員會,也可以擴闊選民基礎。但這些只是初步的討論,是否擴闊選民基礎、如何擴闊選民基礎也是日後需要跟進的。
最後,談到提名安排及提名門檻的問題。發言的委員較多認為維持現有八分一的提名安排比較恰當,但提到要增加提名門檻,譬如提升至四分之一,或是降低提名門檻,譬如至十分之一等,都有委員提過。
總括來說,這是有建設性的開始。我們期望在未來幾個月可以繼續探討幾方面的議題,到年中後我們可以在內部作出總結,然後在第四季盡快作出決定在何時可以開展下一輪的公眾諮詢。由現在至二○一二年有四年多的時間,我相信我們最遲需要在二○一○年提出修訂《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方案,所以我們會充分利用未來幾年作多輪的醞釀、公眾諮詢、討論,這樣使我們有更大的機會可以達成共識。
(待續)
完
2008年2月2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1時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