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談東隧、東涌河及的士費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今日(四月十九日)出席一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的答問全文(中文部分):

記者:對改善三條過海隧道的方案那一個比較可行?

局長:我們提出十多個方案,希望社會及立法會詳細討論。有些方案需要隧道公司與我們合作,有些需要立法會支持,例如紅隧加價或提供優惠券,另外一些方案是由運輸署推行交通措施。我們(對各方案)現在是持開放態度,如果我們做得到而大家又覺得有用的(便會去做),亦有市民向我要求重開渡海小輪服務,可能乘搭的人不多,但亦有很多人表示希望有這種服務,我們都會作出考慮。

記者:東隧加價迫在眉睫,何時會有決定採取甚麼措施?

局長:政府可以採取的措施,我們當然可以盡快去做。配合五月一日(東隧加價),各類交通措施我們都會去做。我們一直有保持與隧道公司商討,但由於仲裁結果,商討的條件當然有所不同,我們會繼續與他們商討,立法會亦會討論那一個方案最可以接受,而東隧公司亦接受的方案。

記者:十二個方案中,那一個方案最可行?

局長:我們沒有既定立場,我們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中,已列出各個方案的優劣之處,大家都可以看到各個方案的問題及好處。

記者:如果要回購隧道需要多少錢?若成立Authority是否可行?

局長:現時未有詳情。

記者:東涌河被挖掘事件,鄉委會及工程公司被判罪成,你有何看法?

局長:我們希望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破壞東涌河的事件,今次事件反映市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及警覺,所以很早被發現,而得到各部門充份合作,令事件圓滿解決,而東涌河亦得以修復。

記者:再有新界的士要求減價,經過上次經驗今次會如何處理?

局長:有的士團體提出減價,我們一定會鼓勵他們在行內達成共識,政府的角色是促進他們做這件事,因為我們相信市民會因而得益。如果業界能接受,這是一件好事,我希望他們能有透徹的討論,政府的角色是促進事件。

記者:會否再進行全民調查?

局長:這要視乎業界的想法。

(請同時參閱答問全文英文部分)

二○○五年四月十九日(星期二)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