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簡報 (2003年4月18日)
截至4月17日,共有1,297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患者被送入公立醫院留醫,其中307人(23.7%)為醫護人員或醫科學生,其餘990人(76.3%)為病人、病者家人或探訪者/與病人接觸者。共有272名病人(20.3%)康復出院,其中15人於4月17日出院。死亡個案共有65宗。 高威閣 2. 衞生署在4月9日首次接獲有關柴灣高威閣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懷疑個案群組的報告。直至4月17日,共有12宗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證實個案,當中包括高威閣其中兩座的10名居民及2名在高威商場工作的人士。上述個案患者包括6男6女,年齡為4歲至72歲。首宗個案的發病日期可追溯至3月25日,其他證實個案的發病日期則為4月3日至12日。當局現正進行廣泛的流行病學及環境調查工作,以遏止疾病蔓延。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個群組的範圍和個案模式與淘大花園的並不相似。當局現正密切監察有關情況。 追查行動 3. 每當發現證實患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病人曾乘搭航機,衞生署便會展開行動,追查曾與患者接觸的人士,以防止疾病擴散。由3月25日至4月10日,衞生署一共在14班航機展開有關行動。截至4月15日為止,該署已聯絡到545名旅客及機組人員。當中涉及3個航班的15名旅客證實患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而其中12名為旅行團的團員。該署並於4月16日就另一航班CA117展開行動,追查曾與患者接觸的人士。 4. 機場管理局已獲告知有關情況,並已為所有抵港和離港航班的有關客機清潔和消毒。
淘大花園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的調查報告 5. 截至4月15日,淘大花園共有321宗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個案。感染個案明顯集中在E座,佔累積總數的41%。餘下個案(59%)則散佈在其他14座。以發病日期來計算,這次疫潮的高峰期為3月24日,其後個案便逐漸減少。E座個案傾向在爆發初期發生,並呈現「點源」分佈模式,其餘各座樓宇個案的發病時間則在3日後,而且分佈得較為平均。 6. 為了找出這大規模疫潮的原因,政府展開了詳細的調查。該調查涵蓋流行病理、環境、公共衛生、屋宇設計及公用設施等元素。有關的主要調查結果已於4月17日公佈。 7. 簡單而言,調查結果顯示,有可能引致淘大花園E座爆發的成因不只一個,而是可能由多個因素組合的結果所致,包括:
8. 報告指出,患有慢性腎衰竭病的源頭病人很可能是透過污水排放系統、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和使用大廈公用設施(如升降機及樓梯)首先使部分住客感染病毒,然後再感染其他的同座住客。 9. 據研究觀察所得,一些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會排出大量病毒。報告亦指出在一位受感染居民的廁所取得的樣本進行冠狀病毒基因測驗時,結果呈陽性反應。 10. 淘大花園E座和花園內其他各座樓宇一樣,樓高33層,每層有8個單位。每座樓宇都有8條污水管,由大廈的頂部連接所有樓層相同編號的單位直至底部。每條污水管收集來自水廁、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面排水口的污水。上述衞生裝置都各設有U形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蟲進入浴室。 11. 聚水器內須有足夠貯水,方可發揮其隔氣作用。但研究發現在很多個案中,連接地面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是乾涸的,原因是大多數家庭只會在浴室拖地,而不會用水沖洗。連接水廁、洗手盆和浴缸的U形聚水器,由於經常使用,則不會出現相同的問題。事實上,當局曾在E座一個單位內進行測試,發現當浴室的抽氣扇啟動後,空氣會從污水管經地台排水口倒流進入浴室。我們推測這氣流可能把存於污水管內帶病毒的水滴散發至浴室內,而浴室的抽氣扇亦可能把這些水滴排放在分隔相鄰單位的天井,最後帶病毒的水滴通過窗戶進入其他單位。 12. 病毒的水滴散發至浴室內的不同表面,包括地蓆、毛巾及其他浴室設備。淘大花園的浴室面積非常狹小(約3.5平方米),更提高了水滴觸及物品的機會。管理處的記錄亦確定有不少居民曾投訴廁所內散發臭味,顯示在那些單位的U形聚水器可能出現問題。 13. 調查報告亦發現在緊密接觸的人(例如家庭成員)間有發生感染,但這只是導致今次事件的其中一個較次要的因素。 14. 為確定環境受病原體污染的程度,當局亦在淘大花園收集了空氣、食水及其他環境樣本。結果顯示,沒証據顯示空氣或食水樣本受到感染。這些化驗結果、淘大花園個案的時序及空間分布、及流行病學分析,均推翻了經由空氣或食水傳播的可能性。 15. 有關這次調查及政府所採取的相關措施,請參閱衛生署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網頁(http://www.info.gov.hk/dh/apc.htm)。
為旅客量體溫 16. 由4月17日起,所有在香港國際機場離港的旅客須在辦理登記手續前量度體溫。任何離境旅客如發現體溫高於攝氏38度,必須接受醫生診治,有發燒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病徵的人士不應登機。 17. 首日的有關安排運作良好。至4月17日為止,在 16,149名經機場離港的人士當中,沒有人懷疑患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18. 有關措施可能會為旅客帶來一些不便,但為了遏止疾病蔓延,這是防止可能染病人士離港的必要措施。該措施亦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旅遊建議,需要於離境處為離開受影響地區的人士進行篩選,找出有可能感染嚴重急性呼系統綜合症的個案。由於登記手續可能需時較長,離港旅客應提早到達機場。旅客請向航空公司查詢辦理手續所需時間,為離港旅客進行的措施資料亦已上載機場管理局網頁 http://www.hongkongairport.com。 健康申報 19. 自3月29日起,當局在機場、邊境及港口實施各項公共健康措施,以減少傳入個案。所有到港旅客均須填寫健康申報表。當局向所有乘客派發健康提示卡,以提高他們對該疾病的警覺。截至4月17日為止,在實施該等措施後,共有758名乘客申報不適。有14名乘客懷疑感染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被送往急症室接受診治,當中6人須留院。 家居隔離 20. 自4月10日起,衞生署署長規定凡與證實感染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患者有家居接觸者,均須在家中隔離,接受監察及治療,最長為期10日。這項措施的目的,是方便當局及早發現及治療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患者有家居接觸者,以及遏止該疾病在社區蔓延。截至4月17日為止,共有525名人士(來自200個住戶)受到該項規定影響。 21. 家居隔離安排的實施,至今一直順利。大部分被隔離人士都根據規定留在家中,而須發出警告信的違規個案只屬少數。截至4月17日為止,衞生署共發出27封警告信。其後的跟進工作顯示,違規者均已根據規定留在家中。目前毋須把曾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患者有接觸的人士搬移至這項計劃的指定地方隔離。
22. 要有效地遏止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蔓延,必須有賴政府與社會人士攜手合作。我們建議市民採取下列預防措施:
23. 為協助市民對抗此病,衞生署已向不同界別發出預防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建議及指引,並設有24小時錄音熱線電話(2833 0111)的查詢服務,提供健康教育資訊,有關資料亦已上載於衞生署的網頁(http://www.info.gov.hk/dh)。此外,當局另設有一條熱線電話(187 2222),解答市民的查詢。 24. 為配合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支援服務,衞生署已制訂一套指引,包括一些特別針對長者需要的健康資訊及預防非典型肺炎措施,供工作人員及義工參考。這些指引會派發給非政府機構。市民亦可通過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的網頁查閱(http://www.elderly.gov.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