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与香港发展》行动纲领
  English 简体版  
 
 

香港家书

专业服务、信息、科技及旅游专题小组召集人梁振英议员 ─ 落实经济高峰会报告的建议,加快香港的经济发展

惠明:

您好,去年一齐沿青藏铁路同游,至今已有几个月。你回上海后的生活如何?青藏之旅,令人难忘,除了深深体会到国家的地大物博之外,大陆的急速发展也同样使我们惊讶不已。

旅途中,我曾提及我参与《「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作为「专业服务、信息、科技及旅游」专题小组召集人的工作。我刚刚向行政长官提交了一份「行动纲领」,详列21项策略建议和66项建议具体行动。

过去几十年,香港经济每次攀升,都是因为把握好大陆的机遇。二十多年前,大陆改革开放,香港厂商大举北移,香港工业腹地扩大,服务业急速发展,这二十年的黄金经验,就是好例子。现在大陆经济发展持续强劲,要再次把握此机遇,香港必须设法利用本身的优势,配合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的各项「行动纲领」建议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因此充份体现了我们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关系本质的认识,也标志着整个香港,包括特区政府、业界和全社会,在看待两地关系,和探索在未来经济定位在思维上的突破。

五年前,《香港专业联盟》成立的时候,有人批评我们不应该鼓励香港人返大陆,当时确实也有不少香港专业人士犹豫不决。但时间证明,香港无法脱离大陆经济而独自发展,香港的经济发展前路就在大陆。

特区政府重视「十一五规划」的机遇,并非要干预香港的市场经济。根据大陆的体制,香港业界要在大陆发展,必定涉及不少政府层面的洽商。

香港的旅行社在大陆开设办事处,接办旅行团,香港的专业服务公司在大陆执业,都需要特区政府与中央及有关省市政府机关之间进行政府间的对话,用市场的用词,必须先在G2G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的层面上讨论。今次特区政府和业界紧密配合,是我对这个高峰会工作成果较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行动纲领」的建议都是围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作出的。我们必须确保专业服务、信息服务、创新科技及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能进一步提升这三个“国际中心”的地位。只有做到这点,香港方能应付未来的挑战,并继续担当独特的角色,作为通往大陆的国际门户,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的专业服务,尤其是法律、会计、建筑及相关工程,以及医疗四个界别,在区内居于领导地位。就如何改善和加强四个专业与大陆的合作,专题小组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推广不同层面的交流、扩大两地专业资格考试相互豁免的涵盖范围、为专业人士争取在大陆以独资经营模式开业。若这些建议得以落实,其他专业也可以受惠。同时,专业人士应研究如何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经济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作出贡献。我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支援,配合业界的努力,继续改善及加强专业服务界与大陆同业的合作。我寄望本地与大陆同行能互补长短,达致「双赢」。

在创新科技方面,「十一五」规划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香港应把握这个机会,提高本身的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令科技进一步融入经济及社会发展,巩固香港作为世界级创新科技活动的区域枢纽。专题小组探讨了如何加强与大陆的人才交流及科研合作,特别是与广东省和深圳的科研合作。我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均认为香港应积极参与大陆的产品标准制定工作,并与深圳合作研究建立「深港创新圈」的具体措施。此外,香港应力争成为区内的主要数据中心,以及与深圳合作,推行试验计划,建立优质可靠的跨境宽频网络,提供企业之间的跨境电子商贸及数码内容传输服务。

在旅游方面,为提升香港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并加强香港旅游业的长远竞争力,专题小组提出多项策略建议,包括:确保有足够的基础建设及海陆空交通网络以方便世界各地的旅客来港、引入更方便旅游人士的签证政策、与大陆进一步合作推广“一程多站”旅游路线、促进香港与大陆的人才交流,以期提升两地旅游业的服务质素;以及发展更多旅游景点和设施。我相信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惠及其他相关的服务业。

专题小组的建议,是过去几个月征询业界的意见后,「集思广益」的成果。行政长官亦已责成有关局长积极跟进,我相信香港会适当利用本身的优势和强项,努力进取,将香港发展成三个“国际中心”(即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完成经济高峰会的报告后,香港应开展另一阶段的工作:一方面争取香港社会对各个建议的支持,同时亦向中央和大陆各界说明:落实行动纲领,对双方都是互惠互赢。

听说你下个月会回港过年。到时,我们可以计划下次到大陆新开发的景点旅游参观。祝

新年进步!

梁振英

2007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