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李國章希望香港發展成區內教育樞紐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教授今日(六月十五日)出席公共事務論壇首個研討會時表示,政府過去數年在教育及人力培訓方面堅定不移的投資,已在社會各階層上展現成效,令人鼓舞。 他希望將香港發展為區內的教育樞紐,吸引更多高素質的非本地學生以自費方式來港升學。」

  這次研討會以「香港教育的里程」為主題,共有數十名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士參加。李國章教授向與會者分享他在推動教育政策的工作,並與他們交換意見。與會者亦十分關心教育事務,並就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和教育改革等項目提出意見。

  李國章教授從幼兒教育談起,指出由二○○四年開始,所有幼稚園教師已經完全符合幼師資格,而所有新任幼稚園校長亦已完成相關培訓並擁有幼兒教育證書。

  至於九年基礎教育,他說:「我們早已取消小六學能測驗及展開課程改革,希望藉此減輕學童考試壓力,令學習變得更輕鬆愉快。因此,學童毋須再承受不必要的考試壓力,亦不用過份操練及作無意義的背誦。」

  展望未來,在政府建議的新高中學制架構(即「三三四」學制)之下,所有學生均有機會享受六年中學教育,以及豐富的學習經歷;大學課程四年制亦可讓大學生有更多空間及時間作學術及個人成長的發展。

  政府正逐步增加專上教育機會,以期在二○一○年讓六成本地高中畢業生有機會接受專上教育。現時,有關比率已由二○○一年的33%躍升至57%。

  李國章教授讚揚本港大學近年的表現卓越,當中三間大學名列《金融時報》全球首百間大學的排名之內。更值得鼓舞的是,本港的商學院更名列亞洲商學院之首。

  他說:「有見本港擁有優越的高等學府,我們希望將香港發展為區內的教育樞紐,吸引更多高素質的非本地學生以自費方式來港升學。」

  在人力資源方面,李國章教授指政府已設立技能提升計劃、持續進修基金、僱員再培訓局、職業英語運動及其他課程,以推廣職業培訓。

  為使這些培訓更切合行業需要及市場的變化,政府現正設立資歷架構,一方面協助僱員透過參與不同行業認可的培訓課程,在其行內逐步晉升;另一方面協助僱主了解僱員的能力所在及培訓需要。

  李國章教授欣見資歷架構雖屬自願參與,很多行業對資歷架構均十分支持。迄今共有六個行業(包括美髮、鐘錶、中式飲食、印刷及出版、物業管理及機電工程)按行業的需要制訂不同級別的能力標準,預計未來將有更多行業加入。

  與此同時,經評審及認可的課程將獲列入由教統局制訂及香港學術評審局(學評局)管理的資歷名冊。政府將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賦予學評局權力進行有關工作。

  李國章教授承諾,政府會繼續在教育方面作出投資,同時呼籲社會大眾繼續支持本地教育的發展。

  公共事務論壇由民政事務局成立,以蒐集中產階層人士對本港政治和公共事務的意見。現已有超過520名屬於中產階層、商界、專業界別及學術界的人士被委任為論壇成員。

二○○五年六月十五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