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香港產品首獲零關稅優惠進入內地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下首批獲得零關稅優惠的香港貨品已於今早(一月七日)順利進口內地,標誌著CEPA下貨物貿易開放措施的成功實施。


首批取得零關稅優惠的香港貨品為一批為數三十一萬隻的光碟,於今早在落馬洲管制站清關後,在約十時四十五分經皇崗關口進口內地。


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發言人表示:「我們對首批零關稅貨品能順利通過兩地海關,感到非常欣慰,我們與兩地海關在過去數月緊密合作,以確保今日的一切通關程序暢行無阻。」


根據CEPA,獲得零關稅進口內地的產品必須符合CEPA下的原產地標準及附有由工貿署及五個政府認可簽發原產地證書機構發出的CEPA原產地證書。


首批取得零關稅優惠的香港貨品的原產地證書於一月三日遞交申請,並於兩日後批出。工貿署隨即將該原產地證書的有關資料通過電子方式傳送給內地海關,讓進口口岸核實。經內地海關核實一切資料後,該批貨品於今日過關,並獲豁免關稅。


該發言人說:「自去年十二月三十日至昨日為止,工貿署共收到四十七宗有關CEPA原產地證書的申請,其中已批出三十三宗。我們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獲得零關稅優惠的香港貨品輸入內地。透過香港與內地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我們有信心CEPA能夠有效率及暢順地推行。」


「工貿署除了負責CEPA原產地證書的發證及審核工作外,亦會與香港海關緊密合作,確保獲得零關稅的香港貨品順利進口內地及防止CEPA零關稅優惠被濫用。」該發言人補充道。


香港海關亦將會繼續扮演雙重角色,採取有效措施。一方面為所有符合零關稅優惠的貨物提供便捷的清關服務,另一方面亦防止CEPA零關稅優惠被濫用的情況。


香港海關承諾會竭盡所能確保有效執行涉及貨物貿易的管制制度。


管制制度由香港海關與工業貿易署共同執行,涉及核證、工廠登記及視察、貨物付運檢查、成本核查及突擊檢查。


為防止偽報產地來源的情況,香港海關會調配人員進行貨物付運檢查,以判定貨物的製造工序是否符合原產地規則在港方進行。香港海關亦會查核某些貨物的從價百分比以判定該批貨物是否符合原產地規則。


香港海關除了對那些從貨物付運檢查及成本核查中發現的可疑個案進行深入調查外,亦會根據風險管理在各管制站進行突擊檢查。


香港海關現有五十九名職員,即五十二名貿易管制主任職系及七名一般職系職員負責協助推行管制制度。


二○○四年一月七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