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和教育局局長會見傳媒答問內容
********************************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十一月二十八日)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就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跟進工作會見傳媒。以下是他們的答問內容:
記者:想先問有關民間捐款,不同企業都捐了很多錢,有居民表示不少要自行向機構申請,政府會否考慮將民間捐款整合?居民就不用走來走去,和更有效、針對性地使用捐款。第二,剛才都提到很多居民的需要,是否覺得全部掌握到?還是他們還有其他需要,但仍未覆蓋到,仍需要補充?
民政及青年務局局長:目前有許多民間捐款。正如我剛才所說,政府設立的基金自昨晚七時開始接受捐款至今,我們已收到五億元的民間捐款。我們都會善用這筆資源,包括我剛才提到的,我們將首先於下星期為每戶受影響的家庭發放五萬元的生活津貼。請各位住戶盡快聯絡「一戶一社工」協助登記。
我們也會為每位不幸過身死者的家屬提供20萬元的慰問金。我們也會按每個住戶的需要,提供包括在住宿或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由此基金中提供支援。我們也會持續透過這個基金,不斷提出新的措施,為居民提供協助。
我們不斷希望大家盡快接觸社工,就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夠掌握每一位街坊所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需要的幫助,使我們能夠透過基金提供適切的協助。我們剛才探訪過的一些住戶,大家可能都沒想到,他逃生時甚至連眼鏡都沒有帶走。這些情況大家可能都未曾預料。在他剛才反映後,我們便會立即安排。我們希望透過接觸居民,知道他們的需求。我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無論是透過這個基金的支援,或是借助民間的力量與幫助,政府必定會統籌各方,在支援和幫助受影響家庭的工作上全力以赴。
記者:我想問問局長,政府開立不同的資助,一萬、五萬、20萬都有。有沒有承諾多少日內可以派錢?一萬元的援助金還有多少戶未登記呢?1 800戶其實有多少人呢?為甚麼部分今日登記了的災民不能即日領錢?臨時屋的轉介率、入住率是多少?有沒有一個日子是將所有臨時庇護中心的居民都轉移至青年宿舍或酒店呢?
民政及青年務局局長:我們在昨天探訪一些住戶後,了解到他們當時匆忙逃生,連錢包都沒有帶,所以最迫切的是為他們提供應急錢傍身。因此,昨天行政長官已宣布,我們將提供一萬元的應急錢。我們希望以現金形式發放給他們,因為如果給他們支票,他們也無法使用。在這方面,由於需要點算和籌集現金,我們透過銀行協助,因此需要一些時間。今天我們也請銀行幫忙準備現金,希望能在這一兩天內,只要住戶完成登記,我們便立即發放。這當然是越快越好。
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會根據居民的需要,不斷提出新的措施,希望能幫助他們。其中之一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我們將於下星期透過「一戶一社工」的登記,向每戶發放五萬元的生活津貼。我們之所以需要社工協助登記,是因為金額較大,我們認為不宜使用現金發放。我們希望透過社工協助登記,以盡快發放這五萬元的生活津貼。這也是越快越好,我們希望下星期能夠做到,當然也要視乎登記的進度。昨天登記的人數還算不多,但今天登記領取應急錢的人已增加了許多。
至於我們為死者家屬提供的二十萬元慰問金,我們同樣會透過社工盡快與家屬安排。
關於庇護中心的情況,我們和大家一樣,最關心的是如何為目前身在庇護中心受影響居民提供一個較好的居所。因此,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透過大家的幫助,迅速找到一千間房間,希望讓現在住在庇護中心的街坊有地方居住。正如我剛才所說,在房屋局和財政司副司長的領導下,已馬上安排在兩星期後,將有一千八百個過渡性房屋等單位可供長期居住。我們掌握到的數字,應該足以應付宏福苑內受影響住戶的數目。
我們和大家的目標一致,希望盡快幫助他們先找到一個好一點的地方,無論是酒店或是青年宿舍也好。因此,我們在昨晚和今晚,都會陸續提供交通安排,接送住戶前往青年宿舍或酒店。不過,我們接觸到有一些住戶其實不太願意搬離庇護中心,因為他們認為庇護中心人較多,接收到的資訊會比較直接。但我可以告訴大家,請不用擔心,最重要的是,正如剛才孫局長提到的號碼182 183。無論你是到青年宿舍、酒店居住,或是與家人同住,無論你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撥打182 183,會有社工協助進行各項登記。而且,一旦你登記後,有社工與你聯絡,我們絕不會遺漏任何人。我們一定有社工負責聯絡大家,無論是關於資助計劃,或是住屋安排。這幾天天氣可能會越來越冷,我們都希望可盡快在這一兩天內,安排在庇護中心的街坊入住青年宿舍或酒店,也希望他們不用再擔心搬到酒店後會收不到資訊,因為我們的社工會持續跟進。
記者︰麥局長可否講講這次救災關愛隊的角色?有很多市民自發組成物資站。有些網上消息說可能關愛隊會接手,或會報警處理義工的問題。這些消息是否屬實呢?關愛隊人手和規模是否足夠去處理物資站呢?另外,亦想問孫局長,早前勞工處表示已向承建商發出改善通知書及進行檢控,但亦有保安員提到有建築工人用物件阻礙防火門、以及警報系統亦出現問題,處方於發出通知書後有否進行跟進?為何發出六張通知書後問題仍然存在?是否有官員需要問責?
民政及青年務局局長:關於關愛隊,大家都知道關愛隊其實都是義工。在第一天,我們已經動員了整個大埔區的300名關愛隊義工。同時跨區的沙田也提供了40名關愛隊隊員和義工,協助各個庇護中心的運作。因為第一天我們已開設八個庇護中心,加上在三個在醫院設立的支援站,所以當天我們需要大量人手。在很短時間內,我們動員了關愛隊數百人,包括大埔區的隊員以及區議員,一起協助庇護中心的工作。
這幾天,如果大家有看到我們在庇護中心的情況,就會發現現在當值的已經不只大埔區的關愛隊隊員,還有來自其他區的隊員,例如今天有來自荃灣區、沙田區等各區的關愛隊隊員和義工來到支援。關愛隊的隊員和義工當然要協助庇護中心內的工作,為受影響的市民提供幫助。他們也會與民政處的同事一起,為受影響的居民提供幫助。
至於物資方面,我剛才已多次提到,我們非常感激大家的熱心,捐贈了許多物資到各個庇護中心。但有些物資我們不一定有需要,或者有些物資的數量已經足夠。如果我們還要花時間整理過多的物資,反而會影響我們的首要工作。我們現在首要工作應該是幫助受影響的住戶,盡快讓他們至少能得到短期的住宿安置,以及協助他們申請所需的證件等。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這幾天已經安排了接近1 300個單位,包括青年宿舍、青年驛站或酒店,並提供交通接駁,這些就是我們近期集中進行的工作。
因此,我希望這個時候大家應該不分彼此,在協助受影響居民的工作上分工合作。有些在幕後負責安排酒店、進行大量的登記工作,有些負責整理物資,有些負責分發物資,還有些負責安排交通,或者協助居民處理特別需要。大家齊心合力,分工合作為居民提供適切和及時的幫助。我認為這才是現在最重要的事。社會應該不分彼此、不分立場,一起幫助受影響的居民,每個人都願意在不同的崗位上出一分力。
記者:接手物資站和報警方面是否屬實?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在一些庇護中心,情況確實比較混亂。一般來說,如果大家了解民政處的工作,就會知道我們相當保護庇護中心內的居民。我們一般不會讓工作人員以外的人士進入庇護中心,因為我們必須保護庇護中心內居民的安全和私隱。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昨晚我們發放一萬元應急錢時,在工作上確實遇到困難。因為以往庇護中心使用者,即服務的需要者。現在中心內有許多人。我們需要逐一詢問誰是宏福苑的居民,確認他們是否已完成登記,再協助他們辦理手續。因此,為甚麼我們在庇護中心內需要維持秩序,並保護中心使用者、各位居民的私隱和安全,這點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此時,我們真正應該以居民的福祉為首要考量,如何保護他們的安全和私隱。大家可以繼續關心他們,如果有物資捐贈,我希望大家能暫緩一下,因為現在物資已經相當充足,當他們將來搬遷至過渡性房屋時,可能會有其他物資需求,那時再捐贈或許對他們更為合適。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實際一點,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去幫助居民。但我必須強調,我非常感謝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在這個時刻如此團結地幫助受影響的居民。特區政府也與大家一樣,我們首要的工作重心都是幫助受影響的居民。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針對宏福苑的大廈維修工程自去年七月份開始,勞工處一共作出16次巡查,巡查的重點是與職安健有關,當中接到一些投訴。正如你剛剛所說,勞工處總共發出六張敦促改善通知書,並進行三宗檢控。檢控主要是針對高空工作,是有關職安健的。最後一次巡查是十一月二十日,針對防火對承建商作了書面提醒,敦促他們加強防火,因為我們接到投訴表示有工人吸煙。我們在防火方面對承建商作出了提醒。
關於剛剛麥局長提到的,我亦補充兩句,市民大眾都很想用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幫助受影響的居民,其實大家如果等一等,可能會更加理想。隨着「一戶一社工」的展開,住戶會搬進青年宿舍、酒店或過渡性房屋,我們通過社工會更好掌握居民的需要。經過數天的思考,我覺得除了物質需要外,支援服務亦是他們需要的。日後我們會掌握得更多資訊,到時政府會向大家呼籲,請有相關專業能力、專業服務的人士一起出心出力幫助他們。因為究竟他們需要甚麼,是要與他們溝通後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他們會於生活上面對很多困難,我們要清楚掌握他們的需要,整理好再向大眾發出呼籲。譬如我們估計所需的應該不涉及物資,或許是與專業服務有關的。如果有關的專業人士可以幫助居民的話,我們一定會全力協調、安排好這方面的工作。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完
2025年11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