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安局局長就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會見傳媒答問內容
***********************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十一月二十八日)聯同署理警務處處長簡啟恩、消防處處長楊恩健、消防處副處長(行動)陳慶勇和警務處新界北總區指揮官林敏嫻就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跟進工作會見傳媒。以下是他們的答問內容:
記者︰暫時看起火原因會在哪幾方面?見到有些片段或相片有些工人在棚架吸煙,這個(導致火警)的可能性有多大?暫時看「翻燒」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快何時可以解封給居民回家拿財物,會否要等三至四個星期?警方進去搜證之後才可以?
保安局局長:首先我們根據目前掌握到的情況,我們相信是在宏昌閣低層開始起火,燒着棚網後,很快引到上去燒着圍住玻璃窗的發泡膠板,導致火勢迅速蔓延,燒到其他樓層和其他大廈。這是我們初步理解到的成因,包括發泡膠板起火後,高溫令玻璃爆破,爆破後火燒進室內,令室外和室內同時大範圍起火。另外,有關「翻燒」情況,現時消防同事已經在灑水,我們相信「翻燒」情況機會不高,但同事要確保現場除了不會「翻燒」外,溫度降到一個安全的溫度,剛才亦提過,部分樓層現時溫度仍達200度,絕對不適宜在這個階段入去,但當然我們每棟大廈達致安全的情況下,就會首先讓屋宇署同事進去巡查,確保樓宇安全後,就會讓警方進去調查,所需的時間大約三至四個星期,我們希望能夠盡快,早一天得一天,將地方解封,讓市民回去處理他們的事情。
記者:想請教八座大廈的消防系統的火警鐘是人為因素關閉還是其他故障?現在有沒有一個確實生還者的數字?最差的情況,有沒有可能一些在大廈內的遺體是完全沒有機會(被)識別?有沒有方法令到每一個人都可以知道自己親屬的情況?
保安局局長:或者我先回答第二部分,而有關於火警鐘,我稍後讓消防處處長回答大家。有關於遺體辨認,警方有很多這方面的訓練,包括可以從受害人身邊的物件,或者從受害人身體特徵,例如有沒有疤痕,最後可以用DNA確認(身分),我們會盡量將遺體的身分辨認出來。有關於防火鐘,我交給楊恩健處長。
消防處處長:有關八座大廈的消防警鐘,我們昨天已派出防火組的同事立即做檢測,(看看)操作是否有效。我們發覺這八座大廈的警鐘操作有問題,所以我們隨即已收集相關資料,將會對這些相關的消防設備承辦商採取執法行動。
記者:剛才一開始說到起火在宏昌閣,實際燒着了網的原因是甚麼?是否準則不夠高?這次有120人死亡,怎樣看外界認為這是人禍的說法呢?
保安局局長:首先,現時初步調查是指宏昌閣低層的圍網先起火,剛才我也說過,我們初步的研究(所得)是這些圍網的阻燃度是合乎要求的,但發泡膠是高度易燃,我們初步調查確信,這些燒着了的發泡膠令溫度非常高,令圍網包括竹枝和其他物件都起火,也包括玻璃爆破後這些火飛進室內燒着了室內雜物。大家要明白這些圍網雖然達到一定阻燃要求,但當遇到高溫時都會起火,包括竹棚都會起火,只是阻燃而已,這就是我們初步(調查所得)的情況。至於目前的調查來說,我們會包括一個整體的刑事調查,以及昨天行政長官也說了,我們有幾個不同的工作組,就剛才所說的關注事項會作出詳細調查,這些工作組在適當時候也會將調查結果向公眾解說。
記者:怎看人禍這問題?
保安局局長:我剛才說了,我們工作組會將調查結果稍後向大家解說。
記者:剛才提到的事故調查除了進行調查之外,會否對經濟損失展開調查?會涉及甚麼機構及甚麼應對措施?
保安局局長:就着在一些經濟援助方面,剛才我也提到了,無論是政府或社會各界對於今次的受害人及家屬都會提供很多協助,包括一些即時現金協助,這些只是即時的,稍後還會有很多其他協助,包括住宿方面的協助,稍後麥局長(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和孫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會有另外一個新聞發報會,就着我們如何協助這些受害人士及家人作出詳細的解說。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完
2025年11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