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就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跟進工作會見傳媒開場發言(二)(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聯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和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就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跟進工作會見傳媒。以下是他們的開場發言:
政務司司長:謝謝行政長官。
按行政長官指示,我會主持一個調查及規管工作組,處理火災後的調查及規管巡查工作。我們一方面透過全面調查,包括警方的刑事調查,以及房屋局獨立審查組就建築物外牆保護材料是否符合認可阻燃標準進行調查,徹底查出火警起因,並且依法、依規追究責任。調查結果會按階段公布。
另一方面,我們透過巡查、規管工作,盡快排除隱患,確保全港所有正在進行大型維修的屋苑的棚架及建築物料安全,亦可以令現在居住於這些屋苑的居民,以及他們的家人安心。
我現在會向各位簡介相關工作。
在調查工作方面,警方已經以涉嫌誤殺罪拘捕三名男子,並大規模搜查三名被捕人的住所及公司,檢走大量與案件有關的證據,包括招標文件、僱員名單,以及14台電腦和三人的手機作進一步調查。警方亦於火警現場檢走懷疑不合標準的發泡膠板等證物作進一步檢驗。
當火警撲滅及現場環境安全後,警方將聯同消防人員進入現場搜證,並大規模檢視現場一帶的閉路電視以搜集證據。
在規管巡查方面,屋宇署及房屋局獨立審查組,以及建築署,今日已啓動特別行動,就正在進行中的工程,無論是興建新樓宇或是現樓維修,要求註冊建築專業人士及承建商,覆檢棚架保護網等物料的紀錄和測試文件,包括狀況是否良好,是否符合阻燃性能的標準和要求,一定要在七日內向部門提交報告。初步估計涉及數以百計的個案。部門會抽查個案,並抽取樣本進行測試。
就正進行外牆維修,而有棚架保護網的樓宇,屋宇署今日已啓動特別行動,分批巡查全部涉及私人樓宇的項目,主動檢查棚架保護網等物料的阻燃性能紀錄及相關測試文件,同樣會抽取樣本進行測試。
對於另外四個正在進行外牆維修的居屋屋苑,房屋局審查組亦已經在今日緊急分派多組專業人員隊伍,到現場視察外牆棚架並採樣測試,確保承辦商所採用的棚架保護網合乎相關規定。
在樣本測試方面,政府亦正尋求內地協助,以增加測試容量,加快進度。
負責宏福苑維修的註冊承建商,現時涉及另外11項私樓工程,屋宇署今日會巡查有關地盤,要求提交阻燃性能的測試文件,並抽樣進行測試,以及視察現場有否不恰當的作業情況,並作適當跟進行動。
發展局今日已經與業界會面,商討推進金屬棚架取代竹棚架的路線圖。雖然使用竹棚架在香港有長久歷史,相對金屬棚架亦可較靈活配合狹窄街道環境,好像比較方便一些,但竹棚架在耐燃方面始終不及金屬棚架。為安全起見,政府認為應該盡快在合適工地環境下全面改用金屬棚架,並為此與業界一起作好準備,多些討論和研究,包括培訓工人及協助轉型。局方亦在會面中要求業界配合上述的巡查和覆檢工作。
屋宇署亦會檢視搭建棚架,無論金屬棚或竹棚,及相關保護網的要求、指引及法例規管,考慮是否有需要加強或優化目前的規管。
另外,我們衷心感謝中央和鄰近大灣區城市的支持。特區政府已根據資源共享機制,尋求內地支援,以強化火警調查和火災的善後工作。
我們非常感謝廣東消防救援總隊及深圳市消防支隊,借用八架配備熱成像功能的勘察無人機及能提供長期供電的兩架無人機,這些裝備有效幫助消防處加強火災現場勘察和緊急調派的工作。
我們會進一步聯繫內地機關尋求提供可以幫助我們搬運證物的裝置,正如剛才行政長官提及,例如外骨架助力器,有助消防人員負重上樓梯;和機械化運輸帶等。我們亦會統籌醫衞局(醫務衞生局)所需的醫療物資,包括專門解毒劑和嚴重燒傷專用的醫療耗材,以及發展局在盡量增加樣本測試容量方面,希望內地提供我們所需的協助。
我的匯報到這裏為止。謝謝大家。
政務司副司長:以下我會講講緊急支援及募捐工作組的相關措施。
第一,社會福利署(社署)會採取「一戶一社工」的措施,安排每戶一名專業社工,全程照顧及跟進,為居民安排所需福利,並與其他部門及單位協調,陪伴住戶度過艱難時刻。社署社工其實從昨日起已一直在現場聯絡受影響住戶,如住戶有需要,亦可主動聯絡社署職員。
第二,火災後,居民大多身無長物,需要一些緊急的金錢去應急,支付必需的日常開支,以解燃眉之急。就此,政府會向每一個受影響住戶派發一萬元的應急錢,我們預備了現金今日優先發放給在各庇護中心暫住的宏福苑居民。各庇護中心和大埔民政諮詢服務中心亦會接受其他宏福苑居民的應急錢申請,盡快發放。此外,我們正想方設法為災民提供公共交通優惠,方便出行,事成便會盡快公布。
第三,如行政長官剛才所言,政府已成立「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我們投入了三億元作為起動資金,協助居民及支持各項相關工作。支援基金在今晚七時起開始接受個人及機構的捐款,港元捐款是中銀香港戶口號碼是012-875-2-190159-7及其他貨幣捐款戶口號碼是012-875-2-190160-7。
在物資捐贈方面,目前我們已經收到很多捐贈,物資基本充足。如果我們仍要社會捐贈,我們會作出宣布。
第四,今次重大事故導致大量人命傷亡,如果災民在殯葬上對火化服務及骨灰龕位有要求,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加速處理、全力配合。
最後,行政長官已經指示公務員事務局啓動「全政府動員」機制。所有政策局及部門需要安排足夠人手,隨時為需要額外人手的行動提供支援。例如,當災場解封時,政府會動員公務員,協助重返家園的災民,進行清理、收拾等工作。
我的簡報完畢。
財政司副司長:政府明白受火災影響的居民,在應急住宿上,有非常迫切的需要,行政長官指示成立應急住宿安排工作組,由我擔任組長,成員包括民青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房屋局、發展局及勞福局(勞工及福利局)等的局長。小組目前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社署社工會聯絡不同住戶,了解他們的情況和需要。作為一個即時的緩衝安排,透過民青局同事的努力,政府已經物色到接近1 000個單位,這些單位位於不同的青年宿舍或酒店之內,可以讓受影響居民留宿起碼一至兩個星期。社署社工會盡快安排相關居民入住。這些青年宿舍和酒店在香港不同地區,以青年宿舍來說,例如有位於深水埗的南昌匯、位於元朗的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位於啟德的啟航1331等;而酒店方面就包括屯門黃金海岸酒店、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沙田帝逸酒店、灣仔木棉花酒店、荃灣如心酒店等。我知道酒店數目正在增加中,大家都想幫手。詳情民青局稍後會提供進一步的訊息。
關於後續的過渡安排,主要以政府的過渡性房屋,以及房協(香港房屋協會)的專用安置屋邨單位為主,我們估計初步合共可提供接近1 800個單位。這些單位有水電,可供煮食,單位內亦有淋浴設施。這些單位亦位於香港不同地區,包括大埔、葵青、元朗、柴灣、黃大仙、深水埗等等。社署社工會聯絡受影響住戶,按個別的需要及情況,作適當的入住安排。詳情房屋局稍後會有公布。我的匯報到這裏為止。
行政長官:接下來我請勞福局局長和民青局局長,向大家講解一下他們在各自範疇推進的工作,我亦請了保安局局長和消防處處長來此,如果大家有關於這些方面的問題提出,他們都可以回答。我首先請勞福局局長。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各位,除了剛提到會安排「一戶一社工」去跟進外,我們在現場留意到有體弱的長者,以及殘疾人士,我們已按他們的需要和意願安排暫託。至於年輕人和小孩,我們亦利用了於大埔的資源為他們提供託管安排,確保他們得到良好照顧。在醫院方面,醫務社工亦會為家屬提供一切可行的支援。此外,整個社福界都已經聯合動起來,會動用社福界所有資源,為有需要的災民提供各式各樣的社福支持。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我先簡介各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庇護中心,剛才行政長官提及現時仍有九個庇護中心開放,這些庇護中心會開放至居民的臨時問題可以得到解決為止。在庇護中心開放期間,18區的關愛隊會輪流當值協助居民,尤其剛才政務司副司長和行政長官也提及,很多市民在火警逃生時可能沒有帶錢,或甚麼也沒有帶,他們需要一些應急錢,所以政府會為每個受影響的宏福苑住戶提供一萬元應急錢,今晚稍後我們便可為現時已登記入住庇護中心的住戶,提供每戶一萬元現金。其他未登記入住庇護中心的住戶,可以在明日或今晚稍後時間到庇護中心登記,我們會盡快發放每戶一萬元的應急錢給大家,希望在大家徬徨時,能有點錢傍身幫忙。
剛才行政長官也提及,政府會成立「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行政長官決定投放三億元作為起始基金。在過去這段日子,我們一直都收到很多商界或不同界別的朋友,表示他們想資助或捐助,我們得到中銀(香港)的幫忙,今天馬上開了一個戶口。剛才行政長官也提到戶口號碼,我再說一次:中銀(香港),戶口號碼是012-875-2-190159-7。今晚七時,很快就可以接受捐款,如果大家想支持我們,幫助居民,大家可以捐款到這戶口。
另外,現時在各個庇護中心,我們都很感謝大家,很熱心地捐出不同物資,現時的物資都已足夠應付。我們知道大家想繼續幫忙,現在也有一些科技界朋友,希望可以創立平台供大家登記,稍後如果我們透過這些科技界朋友設計到一個平台,便可以供大家登記,但在這段時間,我想庇護中心需要先處理大家早前捐出的物資,我們希望可以有序地去安排物資。
在過去一日,我們透過不同的私營機構和慈善團體物色到1 000個房間,包括青年宿舍和在啟德的青年驛站。我們知道在網上有很多朋友說要開放青年驛站,開放啟德,甚至表示要幫忙做義工。這些工作我們已經準備好,很多謝大家的幫忙和熱心,但正如剛才孫局長所說的,我們會有「一戶一社工」,透過社工協助這些住戶搬入臨時住宿,而長遠亦有社工跟進他們的住屋和其他的福利需要。
少數族裔關愛隊也到各個庇護中心,了解是否有少數族裔市民有需要,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我們暫時有這些報告,在接下來的日子,民青局和民政署的團隊一定會緊守崗位,協助我們大埔宏福苑的居民,渡過這個艱難的時間,也希望所有市民能夠繼續支持和配合我們各方面的工作,多謝大家對受影響居民的關心和支持。
完
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1時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