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藝術館、文物修復辦事處及香港大學文學院推出「中國書畫科學分析」博士後研究員計劃(附圖)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的香港藝術館、文物修復辦事處及香港大學(港大)文學院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宣布啓動香港首項「中國書畫科學分析」計劃,將全球招聘博士後研究員參與,旨在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推動文物修護發展。
   
  該項目由蘇彰德教授贊助,是學術界、公共博物館、專業文物修護團隊及私人捐贈者共同參與的世界級合作計劃,展示了各方對推動文化及科學卓越成就的共同承諾。
   
  計劃將招聘一名博士後研究員參與為期三年的研究項目,以香港藝術館的中國書畫藏品為重心,包括虛白齋、至樂樓及靜觀樓藏品。該研究員將隸屬港大文學院的Society of Fellows in the Humanities ,並與港大博物館研究碩士課程的馬文濤教授及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緊密合作共同進行研究,涵蓋中國書畫材料的分析,以進行斷代及鑑定,並包括為修復與保護所需而進行的材料檢測。此計劃作為連繫文物修護、科學分析與策展探索三者之間的橋樑,將有助於深化對中國文化遺產的理解與賞析。
   
  該博士後研究員計劃的申請詳情將於稍後公布。請參考港大招聘網站jobs.hku.hk/en/listing
 
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8時14分
即日新聞  

圖片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香港藝術館、文物修復辦事處及香港大學(港大)文學院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宣布啓動香港首項「中國書畫科學分析」博士後研究員計劃。圖示(左起)港大博物館研究碩士課程馬文濤教授、港大協理副校長(文化及對外事務)兼博物館研究碩士課程主任孔德立教授、文物修復辦事處總監謝建輝和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